第4章 茶馆的灵魂(2/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爱情六十四封》最新章节。

她坐在茶桌前,拿起那杯没喝完的单丛茶。茶汤已经凉了,可兰花香还在,入口虽然少了热饮时的甘醇,却多了一丝清爽。她想起陈老师的话,“先养己心,再谈其他”,忽然就懂了——她一直忙着向外求,求客流,求利润,却忘了向内看,看自己的心是不是安定,是不是还爱着茶。

墙上的挂钟滴答响着,窗外的雨渐渐小了,阳光透过云层,在地上投下一道淡淡的光。林知意拿起那本加盟手册,轻轻合上,放进了抽屉最里面——不是永远不看,是她知道,现在的她,不需要靠妥协来活下去。

第二天,“颐园”的门没开。林知意给自己放了一天假。

她回了趟老家,安安看到她,立刻扑进她怀里,抱着她的脖子不肯撒手:“妈妈,你怎么这么久不来看我?”她抱着女儿,在她的小脸上亲了又亲,眼眶又热了。她陪安安在院子里画画,安安画了一幅“妈妈的茶馆”,画里有竹林,有茶桌,还有一个笑着泡茶的女人,旁边站着个小女孩。

“妈妈,你看,我把你画得好漂亮!”安安举着画给她看,眼里满是骄傲。

林知意看着画,心里像被灌满了温水,暖暖的。她拿出家里的旧《茶经》,坐在院子里的藤椅上翻着,阳光落在书页上,字里行间的“茶之出”“茶之煮”,忽然变得生动起来。她给母亲泡了一杯自己带来的普洱,母亲喝了一口,笑着说:“还是我女儿泡的茶好喝,比外面的香多了。”

那一刻,她忽然就明白了——茶的香,从来不是靠华丽的包装,是靠泡茶人的心意。

第三天早上,林知意早早地来到了“颐园”。她打开门,让新鲜的空气涌进来,然后开始收拾茶馆。她把桌上的加盟手册彻底收了起来,把博古架上的茶罐一个个擦干净,重新摆好;她撤掉了开业时为了吸引打卡客、特意买的网红摆件——那些亮晶晶的装饰,其实和“颐园”的安静格格不入;她在茶桌上铺了块新的棉麻茶席,浅灰色的,像清晨的雾。

水烧开了,她没有急着等客人,而是给自己泡了一杯绿茶。她坐在窗边,看着外面的竹林,阳光透过竹叶的缝隙洒下来,落在茶盏里,像碎金。她慢慢注水,手腕轻轻转动,水流细而匀,没有一丝慌乱。茶汤泡好了,她端起茶杯,先闻香,再品茶,绿茶的清冽在嘴里散开,带着点春天的气息。

茶馆里安静极了,只有水流的声音,和偶尔风吹过竹林的“沙沙”声。她忽然觉得,这样的冷清,也没什么不好——至少,她能好好地和茶待在一起,能好好地和自己待在一起。

快到中午的时候,门被推开了。进来的是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背着一个画夹,手里还拿着一支画笔。他看了看茶馆,笑着说:“姑娘,我路过这里,看到外面的竹林不错,想进来喝杯茶,顺便歇歇脚,行吗?”

林知意站起身,笑着点头:“当然可以,您快坐。您想喝什么茶?我给您泡。”

“随便什么都好,清淡点的就行。”老人在茶桌前坐下,放下画夹。

林知意给老人泡了一杯龙井,茶汤清亮,香气淡雅。老人喝了一口,眼睛亮了:“这茶泡得好,有股子鲜劲儿,比我上次在景区喝的好多了。”他看了看茶馆,“你这地方真安静,不像别的店那么吵,坐在这儿,心里都松快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林知意笑了笑,没有多说什么,只是安静地坐在一旁,陪着老人喝茶。老人拿出画夹,对着窗外的竹林画了起来,笔尖在纸上滑动,偶尔抬头喝口茶,脸上满是专注的平和。

那天下午,又来了一位客人——一个穿着西装的年轻男人,看起来很疲惫,领带松松地挂在脖子上。他走进来,犹豫地问:“请问,这里可以坐一会儿吗?我想静静。”

“可以的,您坐。”林知意给她泡了一杯熟普洱,普洱的醇厚能安神。

年轻男人喝着茶,靠在椅背上,闭上了眼睛。过了一会儿,他睁开眼,对林知意说:“谢谢你,姑娘。我最近项目赶得紧,天天加班,心里烦得很,刚才路过这里,看到你这店很安静,就进来了。喝了这杯茶,感觉好多了。”

林知意看着他,轻声说:“要是觉得累,就多坐会儿。”

那天,茶馆里只有两位客人,营业额也不多,可林知意的心里,却前所未有地踏实。她不再盯着账本上的数字,不再焦虑有没有客人来,只是专注地泡好每一杯茶,用心对待每一个进来的人。

后来的日子里,“颐园”依旧不算热闹,却渐渐有了些固定的客人。那位老画家,每天都会来坐一会儿,喝杯茶,画会儿画;那位年轻的设计师,每周会来两三次,每次都点一杯普洱,安静地待上半小时;还有附近学校的老师,偶尔会来这里备课,说这里的氛围适合看书。

林知意依旧会早早地来茶馆,给自己泡一杯茶,在茶香里开始一天。她会研究不同茶叶的冲泡方法,记录下每一次的心得;她会在茶馆里播放轻柔的古琴曲,音量低到几乎听不见,却能让人心里安定;她不再刻意推销茶叶,只是客人问起时,才轻声讲解,语气里没有功利,只有对茶的喜爱。

有天晚上,关店前,林知意泡了一杯茶,坐在窗边看着外面的夜景。路灯的光落在竹林上,竹叶泛着淡淡的光。她想起陈老师说的“先养己心,再谈其他”,想起自己当初的迷茫和焦虑,忽然就笑了。

她知道,“颐园”不会一下子变得火爆,她也可能还要面对房租的压力,面对现实的难题。可她不再害怕了——因为她找到了茶馆的灵魂,也找到了自己的初心。

茶烟袅袅里,她轻轻抚摸着手里的紫砂壶,壶身温润,像握着一颗安定的心。她终于懂了,静水流深,慢不是落后,是把心沉下来,等茶入味,等客来,也等自己慢慢成长。这条路或许走得慢,但她知道,方向是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