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云梦擒韩信(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天朝魂》最新章节。
云梦擒韩信——伪游云梦泽的千古悲鸣
1:洛阳夜谋(公元前201年冬,洛阳未央宫)
未央宫深处的温室殿,炭盆烧得噼啪作响,驱散了窗棂缝隙钻进的寒意,却驱不散帝王刘邦眉宇间那团厚重的阴云。他斜倚在铺着虎皮的御榻上,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光滑的黄杨木几案,发出沉闷的“笃笃”声。几案上摊着几卷帛书,墨迹未干,全是来自楚国(韩信封地)的密报——桩桩件件,都指向那个名字:韩信。
“陛下,”丞相萧何的声音打破了沉寂,带着一贯的沉稳,却也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忧虑,“楚王……近日确实有些逾矩。他收纳了项羽旧将钟离昧,匿于封地,此事朝野多有议论。更有甚者,他巡行县邑,动辄陈兵列阵,仪仗威仪,远超诸侯王制……” 萧何没有再说下去,但言下之意再明白不过:功高震主,拥兵自雄,这是人臣大忌!
刘邦猛地攥紧了拳头,指节因用力而发白。韩信!这个他一手提拔起来、却又让他寝食难安的军事奇才!遥想当年,汉中拜将,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还定三秦;背水一战,破赵降燕;垓下十面埋伏,逼死项羽……一幕幕惊心动魄的战役画面在刘邦脑海中飞速闪过。没有韩信,哪来他刘邦今日的龙椅?可成就越大,功劳越高,就像一把悬在头顶的利剑,越是让他坐立不安!
“收留敌酋钟离昧!私蓄精兵!僭越仪制!” 刘邦的声音低沉沙哑,带着压抑的怒火和深深的忌惮,“他韩信的胃口,难道仅仅满足于一个楚王?!他是不是觉得,这大汉的江山,是他施舍给朕的?!” 最后一句话几乎是咆哮出来,震得殿内烛火一阵摇曳。一股冰冷的杀意,在刘邦眼底一闪而过。
就在这时,一个清瘦的身影悄无声息地被内侍引了进来,正是曲逆侯陈平。他衣衫素净,眼神却如同深渊古井,深不见底。他躬身行礼,声音平静无波:“臣陈平,参见陛下。”
刘邦像抓住救命稻草般,急切地将几案上的密报往前一推:“陈平!你来得正好!韩信的这些行径,你怎么看?朝中已有人密告他谋反!朕不能坐视!”
陈平的目光飞快地扫过帛书,脸上没有任何意外的表情。他微微沉吟片刻,嘴角竟浮起一丝难以捉摸的弧度:“陛下,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楚王是否真反,此刻并非关键。关键在于,他拥有‘能反’的实力和声望,这就足以让陛下寝食难安,也足以让天下不安。”
刘邦心头一震,陈平的话一针见血,戳中了他最隐秘的恐惧!他需要的是一个理由,一个能让他光明正大除掉或者彻底剥夺韩信威胁的理由!
“那你说!朕该如何?” 刘邦身体前倾,目光灼灼地盯着陈平。
陈平抬起头,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声音压得更低:“陛下,韩信其人,智勇双全,行事谨慎。他深知陛下忌惮,故而在楚国虽有小过,却绝无公开反迹。若陛下骤然派大军讨伐,一则师出无名,恐天下非议,二则他占据楚地,兵精粮足,胜负难料……”
刘邦眉头紧锁:“那该如何?难道任由他坐大?”
“非也,”陈平嘴角的笑意加深,带着一种洞悉人心的狡黠,“陛下可还记得‘巡狩’的古制?当年舜帝南巡,诸侯朝觐。陛下何不效仿古礼,‘伪游云梦泽’?”
“伪游云梦?” 刘邦一时没反应过来。
“正是!”陈平眼中精光一闪,“云梦泽水陆通达,地处中原与荆楚交汇,乃古之名薮。陛下可颁诏天下,言冬狩巡幸云梦泽,大会诸侯于楚国边境之陈县(今河南淮阳)。此乃天子巡视疆土的常礼,名正言顺。韩信身为楚王,听闻陛下巡幸至其封地边界,按礼制,他必须亲赴陈县郊迎圣驾!”
刘邦的眼睛猛地亮了起来!就像黑暗中点亮了一盏明灯!“你是说……在他毫无防备、脱离军队庇护的情况下……”
陈平微笑着,轻轻点头,一切尽在不言中:“陛下只需轻车简从,不必带大军惊动。待韩信孤身前来迎驾,陛下只需一声令下,埋伏的武士一拥而上……迅雷不及掩耳!此为上策,不动刀兵,不扰地方,不损陛下威名,顷刻间削夺其兵权,解决心腹大患!”
好一个“擒贼擒王”!好一个“四两拨千斤”的毒计!刘邦豁然开朗,那股压抑的阴霾瞬间被一种混合着兴奋与冷酷的决断所取代。他猛地一拍几案:“善!大善!就依卿之计!速速拟诏,朕要巡狩云梦泽,会诸侯于陈!”
温室殿中的烛火摇曳(夜谋定计),照亮了帝王权术的冷酷(伪游云梦)。启示:当权力感到威胁(忌惮韩信),再辉煌的功勋(战神战绩)也可能成为催命符。真正的安全,有时源于低调的智慧(韬光养晦)。
2:陈县郊迎(公元前201年冬,陈县郊外)
冬天的陈县郊野,一片萧索。枯黄的野草在寒风中瑟瑟发抖,几棵光秃秃的老树顽强地伸展着枝桠,指向铅灰色的天空。一支规模不大却异常精悍的骑兵卫队,簇拥着一辆装饰着天子旌旗的华丽御辇,缓缓行进在通往陈县官道的黄土路上。旌旗猎猎,在风中发出单调的“啪啪”声。
御辇内,刘邦身披厚实的玄色大氅,闭目养神。手指却无意识地在大腿上轻轻敲击着,泄露了他内心远非表面的平静。车窗外,是曲逆侯陈平策马随行的身影,神色淡然,仿佛真是伴驾出游。只有刘邦和他自己知道,今日这看似寻常的郊迎之地,将上演一场决定帝国命运的重大转折。
“报——陛下!” 一名斥候飞马驰至御辇前,翻身下马禀报,“楚王韩信,已率楚地官员及亲随仪仗,在前方五里处筑土台,恭候陛下圣驾!”
刘邦猛地睁开眼,眼中精光一闪而过:“哦?他带了多少兵马?”
“回陛下,仅百余骑亲卫,皆着礼服,未披甲胄,也未持长兵刃,仅有佩剑仪仗。”斥候回答得异常清晰。
一丝难以察觉的放松和冷酷交织的神情掠过刘邦的脸庞。好!果然如陈平所料!韩信再谨慎,也绝不敢在天下诸侯面前,在迎接天子的郊礼上公然陈兵示威!他终究还是被这“君臣大义”的礼法套住了!
“继续前行!” 刘邦沉声下令。
五里之地,转瞬即至。远远地,已能看到一座新筑的土台,台前旌旗招展,人影绰绰。为首一人,身披锦绣王袍,头戴九旒冕旒,身姿挺拔如松,正是楚王韩信!他虽然位极人臣,封疆裂土,但在天子仪仗面前,他必须按照最隆重的礼节迎候。
刘邦的御辇在土台前约百步停下。韩信深吸一口气,整理了一下衣冠,脸上努力维持着作为诸侯王应有的恭谨与得体。他大步走下土台,步履沉稳,朝着御辇方向,双手高举玉圭,朗声道:“臣楚王信,恭迎陛下圣驾!吾皇万岁!”
声音洪亮,回荡在空旷的郊野上。他身后的楚国官员和百余亲随,齐刷刷跪倒在地,山呼万岁。场面庄严肃穆,无可挑剔。
刘邦在宦官的搀扶下,缓缓步下御辇。他脸上堆起温和的笑意,虚抬了抬手:“楚王平身!众卿平身!”
“谢陛下!” 韩信依礼起身,垂手侍立。
刘邦的目光看似随意地扫过韩信身后的队伍,心中却在冷笑。很好,百余人,没有重甲强弩。他向前走了几步,态度显得十分亲昵,拍了拍韩信的肩膀:“吾弟(刘邦常以兄弟情谊笼络功臣)近来可好?楚地风物,想必养人。” 这看似家常的寒暄,却是在麻痹对方,拉近距离。
韩信微微躬身:“托陛下洪福,臣一切安好。陛下巡狩辛苦,请入陈县行宫歇息……” 他话未说完,变故骤生!
就在刘邦拍他肩膀,两人距离拉近到咫尺,韩信全副心神还在应对天子寒暄,戒备之心降至最低的这一刻!
刘邦脸上那温和的笑意瞬间消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一片冰寒刺骨的冷酷!
他猛地撤身后退一步,同时口中发出一声短促而凌厉的暴喝:
“来人!拿下反贼!”
这声厉吼如同晴空炸雷,瞬间撕碎了郊迎现场虚假的祥和!
“哗啦——锵锵锵!”
刘邦身后那看似普通的数十名精锐武士,如同早已绷紧的弓弦松开,瞬间暴起!他们扔掉手中象征仪仗的旗杆、羽扇,纷纷亮出藏在宽大袍服下的铁锁链和绳索!动作迅捷如豹,狠辣如狼,从四面八方直扑韩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