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邯郸绝境,平原求援(2/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天朝魂》最新章节。
“压低身子!跟上!”李同低声催促,警惕地注视着四周。
毛遂紧跟在平原君身侧,呼吸平稳,眼神锐利地扫视着黑暗中的动静。他没有豪言壮语,但每一次险情预判、每一次果断的规避指令,都展现出与其自荐之勇相匹配的冷静与机敏。其他门客,包括最初质疑他的人,此刻也不得不承认,这个沉默的同路人,绝非庸碌之辈。
一路风餐露宿,昼伏夜出,穿越战火纷飞的魏境,跋山涉水。饥饿、寒冷、疲惫如影随形,更有数次险些与秦军斥候遭遇。队伍中有人病倒,有人心生怯意,但求援的信念支撑着他们咬牙前行。
终于,在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后,风尘仆仆的一行人,抵达了楚国的新都——陈郢(今河南淮阳)。楚国的宫殿巍峨华丽,与饱经战火的邯郸形成了刺眼的对比。街市繁华,歌舞升平,仿佛另一个世界。然而,这表面的平静下,暗流汹涌。秦国强大的阴影,同样笼罩在楚国上空,楚廷上下弥漫着对秦国的畏惧。
翌日,楚王宫,章华台。
楚考烈王熊完高居王座之上,他继承了楚怀王被秦国囚禁致死的惨痛教训(楚怀王熊槐被骗至秦国扣押,最终客死咸阳),又深知秦国武安君白起的凶名(此时白起已被秦昭襄王赐死,但其威名犹在),内心对秦国充满了深深的忌惮。
平原君赵胜,尽管形容憔悴,但贵族气度不减,向楚王慷慨陈词,痛陈利害:
“大王明鉴!秦乃虎狼之国,贪得无厌!昔日欺楚怀王于前(指怀王被囚),今又欲灭我赵国于后!长平之惨,天下震动!若赵国亡,秦必挟大胜之威,兵锋南下!唇亡齿寒,楚国岂能独善其身?今日赵之危急,实乃楚之明日之忧!唯今之计,唯有赵、楚合纵,戮力同心,共抗暴秦!方能救赵存楚,保天下安宁!请大王速发救兵,解邯郸之围!”
平原君言辞恳切,逻辑清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然而,楚王熊完听着,眉头却越皱越紧。他当然知道平原君说的有道理,但秦国太强大了!长平之战坑杀四十万的阴影如同梦魇。出兵?万一惹怒了秦国,引火烧身怎么办?他宝贵王位得来不易(其父楚顷襄王病逝后继位),实在不愿冒险。几位亲近的大臣,如令尹(相当于丞相)等,也多是主和派或畏秦派,低声在楚王耳边说着“秦强难敌”、“引祸上身”、“还需从长计议”之类的话。
时间一点点流逝。平原君舌灿莲花,几乎是声泪俱下地恳求。然而楚王时而点头,时而沉默,时而顾左右而言他,态度始终模棱两可,犹豫不决。谈判从清晨持续到日上三竿,又从日中拖到日影西斜,毫无进展,彻底陷入了僵局!
殿外台阶下,李同和那十九位精心挑选的门客,如同热锅上的蚂蚁,急得团团转。他们能听到殿内模糊的争论声,却无法得知具体情形。楚国宫廷侍卫持戟肃立,眼神冷漠,更增添了无形的压力。
“这可如何是好!君上进去这么久,一点消息都没有!”
“楚国畏秦如虎,看来是不肯出兵了!”
“我们千里迢迢,难道要空手而回?邯郸等不起啊!”
焦虑、失望、愤怒的情绪在十九人中间蔓延。他们虽然各有才能,但面对楚国君臣的沉默和恐惧,面对这涉及国家存亡的最高级别外交博弈,一时竟都束手无策,想不出任何破局的办法。他们的目光,不约而同地,投向了那个一直沉默地站在角落里,同样在等待着的人——毛遂。他能做什么?
【本章启示】 谈判陷入僵局,源于楚国对秦国根深蒂固的恐惧和患得患失的心理。平原君虽晓之以理,却未能彻底击破楚王心防。这警示我们:说服他人,尤其是在涉及重大利益和固有恐惧时,仅有逻辑和道理往往不够。需要找到情感共鸣点,更需要关键时刻施加恰当的“压力”或展现无路可退的决心,才能打破僵局。 勇气和智慧的结合,是破局的关键。
4:按剑登阶,舌战定乾坤(公元前257年初冬,楚国章华台)
主要事件: 毛遂在殿外等候多时,见谈判无果,当机立断,手按剑柄,拾级而上,不顾侍卫阻拦闯入殿中。他直面楚王,以凌厉的气势和犀利的言辞质问楚王,痛斥其犹豫不决之害,并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自喻,点明楚不出兵则自身难保。楚王被其气势所慑,亦为其道理折服,最终同意合纵,歃血为盟。
时间一点点流逝,殿内的争论声渐渐低落,只剩下楚王模棱两可的沉吟和楚国大臣们低沉的嗡嗡议论。殿外十九人心中的绝望如同冰冷的潮水,一点点淹没希望。
就在这时,一直沉默如同磐石的毛遂,猛地睁开了眼睛!那双眼睛里,没有绝望,只有破釜沉舟的决心和燃烧的火焰!他清楚地知道,平原君已仁至义尽,常规的外交辞令无法撼动楚王的怯懦。此时此刻,赵国存亡系于一线,不能再等了!
“锵啷!”
一声清越的金属摩擦声陡然响起!在陷入低沉压抑的宫殿内外显得格外刺耳!
只见毛遂右手五指猛地紧握腰间的佩剑剑柄!那柄也许从未真正用于实战的剑,此刻仿佛感应到了主人的意志,发出一声低鸣。他没有拔剑,但那按剑的姿态本身,就充满了一往无前的决绝和凌厉的杀气!
“先生!不可!”李同惊骇地想拉住他。
但毛遂动作更快!他已如离弦之箭,三步并作两步,猛地踏上通往楚王御座的台阶!他步履沉稳有力,每一步都仿佛踏在殿堂的寂静之上,发出咚咚的闷响,震得殿内所有人都愕然抬头!
“站住!何人敢闯大殿!”台阶两侧的楚国侍卫如梦初醒,厉声呵斥,挺戟欲拦。
“退下!”毛遂一声断喝,如同平地惊雷。他目光如电,扫过侍卫,那凛然不可侵犯的气势,竟让久经训练的侍卫动作一滞!就在这一刹那的停顿,毛遂已如游龙般闪身而上,几个大步便已跨上殿堂,直接站到了平原君的身旁,与楚王考烈王仅数步之遥!
一时间,大殿内鸦雀无声!楚国大臣们目瞪口呆,平原君也震惊地看着身边这位突然闯入的门客。
楚王熊完更是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惊呆了!他从未见过如此胆大妄为之徒!竟敢持兵器(虽未拔出)闯入王庭,直面君王!他又惊又怒,指着毛遂喝道:“尔乃何人?!寡人与汝君议事,尔等下人安敢闯殿?!还不速速退下!”
毛遂毫无惧色,迎着楚王愤怒而惊愕的目光,再次握紧了剑柄(这个动作让楚王和旁边的侍卫都紧张起来),声音洪亮如同钟鸣,响彻大殿:
“大王!你之所以敢呵斥我毛遂,不过是仗着你楚国人多势众罢了!”他猛地环视四周虎视眈眈却不敢上前的侍卫,话锋一转,字字诛心:
“但此刻,十步之内,大王你的性命,就在我毛遂的手上!你的百万大军也救不了你!(原文:王之命悬于遂手。吾君在前,叱者何也?且遂闻汤以七十里之地王天下,文王以百里之壤而臣诸侯,岂其士卒众多哉,诚能据其势而奋其威。)”
这话如同冰水浇头,让楚王瞬间清醒,一股寒意从脚底直冲头顶!他惊恐地看着离自己如此之近的毛遂,看着他那紧握剑柄的手,再看看周围反应不及的侍卫——没错,十步之内,这个疯子如果真要拼命,自己确实危在旦夕!他那高高在上的君王威仪,在毛遂凌厉的气势和赤裸裸的现实威胁面前,瞬间崩塌!
毛遂要的就是这种效果!震慑的目的达到,他立刻转换策略,趁楚王心神剧震之际,将平原君未能彻底点透的利害关系,如疾风骤雨般倾泻而出:
“大王!我主平原君方才所言合纵抗秦,岂是为赵国一地之私利?乃是为楚国社稷安危着想!秦国白起,区区一个小竖子(此时白起已死,毛遂以此贬低秦将),凭恃蛮力,一战坑杀我赵卒四十万(长平之战),再战又烧毁楚国先王陵寝夷陵(指白起攻破楚国郢都后焚烧夷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