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进军孟拱河谷(2/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穿越民国,开启救国救民之路》最新章节。

李锦听着汇报,眉头紧锁。他知道孙立人和新一军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孟拱河谷之战的艰难程度,超出了预期。

日军的抵抗意志之顽强,也让他有些意外。 "给孙立人发电,"李锦沉吟片刻,对陈瑜说道,"告诉他,我军将士英勇作战,捷报频传,殊堪嘉勉!孟拱河谷之战事关重大,务必不惜一切代价,尽快打通通道!集团军预备队将随时听候调遣,为新一军提供支援!"

"是!"

随后,李锦又补充道:"命令第七军周胜的第1装甲师,立即做好战斗准备!所有坦克、装甲车、自行火炮,进行最后的检查和保养,加满燃油,弹药备足!一旦孟拱河谷通道打开一个缺口,就让他们立刻投入战斗,作为突击力量,直插孟拱城下!"

"是!"陈瑜领命而去。 李锦走到窗前,望着远方云雾缭绕的群山,心中默默祈祷。他深知,拿下孟拱河谷,孟拱城便指日可待,整个缅北的反攻战役也将迎来最关键的时刻。他相信孙立人和新一军的将士们,一定能够克服重重困难,啃下这块硬骨头,将胜利的旗帜插上孟拱城头!

孟拱河谷的血战仍在惨烈进行,枪炮声如同永不停歇的闷雷,震撼着缅北的群山。

新一军将士们在孙立人军长的指挥下,正逐山逐洞地与负隅顽抗的日军进行着殊死搏斗。河谷两侧的山地间,到处都是断壁残垣、弹坑焦土,空气中弥漫着令人作呕的血腥味和硝烟味。

然而,就在这片焦土之上,怒江对岸的第一集团军总指挥部内,李锦总司令的目光却早已穿透了战场的硝烟,投向了缅北更深远的战略棋局。

孟拱河谷固然重要,但它只是通往最终胜利的一道关卡。李锦的心中,始终萦绕着一个名字——密支那。

密支那,这座位于伊洛瓦底江西岸的城市,是缅甸北部当之无愧的“心脏”。它不仅是伊洛瓦底江上游最重要的河港,更是贯穿缅甸南北的铁路枢纽。一旦控制了密支那,就等于掐断了缅北日军与缅甸腹地的联系,切断了他们最重要的补给线和退路。

同时,密支那拥有一个日军经营多年的大型机场,是日军在缅北最重要的空中力量投送基地。拿下密支那机场,就能彻底消除日军对中国驻印军后方补给线的空中威胁,并将其转化为中国军队的前进机场,为后续的反攻提供强大的空中支援。

其战略价值,不言而喻。日军自然也深知这一点。在密支那,他们不仅部署了第18师团残部、第56师团一部,还有从缅甸各地抽调来的守备部队,总兵力超过万人。依托城市建筑、河流山川和外围的坚固工事,日军构建了一个立体的、多层次的防御体系,企图将密支那打造成一个坚不可摧的“北方堡垒”。

强攻?李锦的脑海中闪过这个念头,但立刻被他否定了。日军在密支那经营日久,防御工事极为坚固,兵力也相当雄厚。如果正面强攻,即便最终能够拿下,驻印军也必将付出极其惨重的代价,而且时间上也不允许。孟拱河谷的战斗已经牵制了大量主力,他需要一个更巧妙、更大胆、更出其不意的方案。

“奇正结合……”李锦站在巨大的地图前,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目光紧紧盯着“密支那”三个字,陷入了沉思。

所谓“正”,便是以堂堂之阵,吸引敌人的注意力,使其无暇他顾;所谓“奇”,则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直捣敌人的心脏! 一个大胆甚至可以说是冒险的计划,在他心中逐渐成型。 数日后,第一集团军的命令通过加密电台,分别传向了两个不同的方向。

一份,发往滇西,传至中国驻印军第二集团军司令梁卫国中将手中。命令内容简洁明了:“着梁卫国将军,即刻率第二集团军主力,对密支那外围日军防线发起猛烈攻击,务必要造成大举进攻之势,吸引日军注意力,减轻我军正面战场压力。”

另一份,则是发给集团军特种作战司令部,以及新组建不久、一直处于高度保密状态的伞兵突击营。

这份命令,则更为详尽和隐秘,其核心内容,是一项代号为“眼镜王蛇”的绝密作战计划——空降奇袭密支那机场!

李锦的计划是,由第二集团军在密支那正面发动猛烈的佯攻,将日军主力牢牢吸引在防线前沿。与此同时,派出一支精锐的空降部队,利用夜色和美军运输机的掩护,秘密伞降至密支那机场附近,实施突然袭击,一举夺取机场这个关键目标。

一旦机场得手,便可迅速通过空运投入后续部队和重武器,将奇袭部队转变为一支强大的突击力量,直插密支那市区,配合正面进攻的第二集团军和可能从孟拱河谷方向赶来的援军,形成三面夹击之势,彻底歼灭密支那守敌。 这个计划风险极高。空降作战在当时的中国军队中,是一项从未有过的尝试。

士兵们缺乏经验不说,运输机的数量、导航的精准度、伞降的安全性,以及敌后作战时可能面临的孤立无援,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了变数和危险。一旦暴露,或者奇袭失败,这支部队很可能会全军覆没。

但李锦深知,高风险往往伴随着高回报。如果“眼镜王蛇”计划成功,那么密支那将在短时间内被攻克,整个缅北战局将迎来决定性的转折,中国军队将以最小的代价,打通这条至关重要的国际生命线。

这不仅仅是军事上的胜利,更是对国内抗战军民士气的巨大鼓舞! 执行此次空降奇袭任务的,是集团军特种作战司令部下属侦察引导团的一个精锐连,以及刚刚组建完成的伞兵突击营全体官兵,总兵力约800余人。

这支队伍,是从全军范围内精挑细选出来的精英,个个身经百战,并经过了为期数月的高强度特种作战和伞降训练,可以说是李锦手中的一把“利剑”。

而指挥这支“利剑”执行此次九死一生任务的,正是特种作战旅旅长,有着“影子”之称的江枫少将。江枫是黄埔9期毕业,后又赴德国学习特种作战,精通各种潜入、侦察、突袭战术,以冷静、果断、大胆着称,是李锦麾下最得力的特种作战指挥官之一。

行动开始前一夜,怒江对岸,第一集团军总指挥部灯火通明。

李锦特意召见了江枫少将。 指挥部内气氛肃穆,只有墙上挂钟的滴答声。李锦亲自为江枫倒了一杯水,看着眼前这位眼神锐利如鹰、身形挺拔如松的年轻将领,语气凝重:“江枫,‘眼镜王蛇’计划,就交给你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江枫“啪”地立正,敬礼:“请总司令放心!保证完成任务!”

李锦点了点头,走到地图前,指着密支那机场的位置:“密支那机场,是日军在缅北最重要的据点之一,防卫必然十分森严。你们此次行动,关键在于‘隐秘’和‘突然’。一定要利用夜色,悄无声息地渗透进去,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是!”江枫沉声应道,“我们的侦察引导连会提前进行侦察和标记,确保主力伞降的准确性。伞兵突击营会在最短时间内夺取并控制机场跑道和周边要点。”

李锦看着他,眼中充满了信任,但也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担忧:“我知道,这次任务九死一生。你和你的士兵们,都是我军的精英,是国家的栋梁。装备方面,我已经下令,把最好的都给你们。”

江枫的目光扫过桌上堆放的一些新式装备:除了标配的汤姆森冲锋枪、M1卡宾枪、勃朗宁轻机枪外,还有最新式的巴祖卡火箭筒,足以对付日军的轻型装甲车和坚固工事;大量的塑性炸药,用于爆破和摧毁目标;甚至还有几具刚刚从美军那里“争取”到的实验型微光夜视仪,虽然数量稀少,操作复杂,但在夜间作战中,无疑能提供巨大的优势。

“谢谢总司令!”江枫的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你们的任务,是在黎明前,不惜一切代价,夺取密支那机场,并坚守至援军到达。”

李锦的声音变得异常坚定,“援军,我已经安排好了。新一军在肃清孟拱河谷外围之敌后,将立刻抽调精锐一部,由孙立人亲自率领,向密支那方向秘密迂回。同时,一旦机场可用,运输机将立即运送后续部队和重武器支援你们!”

江枫立正:“请总司令放心!只要还有一个人在,机场就不会丢!”

李锦走上前,拍了拍江枫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道:“江枫,记住,你们不是孤军奋战!整个集团军都在看着你们!全国人民都在期盼着你们的胜利!为了打通滇缅公路,为了驱逐日寇,为了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务必……凯旋!”

“是!保证凯旋!”江枫的声音铿锵有力,回荡在指挥部内。他再次敬礼,转身大步离去,背影决绝而坚定。

几乎就在江枫离开指挥部的同时,滇西方向,第二集团军司令梁卫国中将也接到了李锦的命令。这位身经百战的老将军深知肩上的责任重大。

佯攻,要做就要做得像真的一样,才能骗过狡猾的日军,为江枫的“眼镜王蛇”计划创造有利条件。

“传我命令!”梁卫国在指挥部内,对着参谋们下达了一连串的命令,“全军将士,明日拂晓,对密支那外围日军防线,发起全线总攻!炮兵旅先行炮火准备,给我狠狠地砸!告诉各师师长,拿出真本事来,打得越激烈越好!要让小鬼子相信,我们是铁了心要从正面拿下密支那!”

“是!” 一时间,滇西方向,第二集团军的各级部队如同上紧了发条的机器,开始高速运转起来。士兵们检查武器弹药,工兵们构筑炮兵阵地,通讯兵们调试电台线路……大战前夜的紧张气氛,弥漫在每一个角落。

第二天拂晓,天刚蒙蒙亮,密支那外围的日军防线前沿,突然爆发出惊天动地的炮声!第二集团军的佯攻,准时打响! “轰!轰!轰!” 数以百计的各式火炮,包括美式105mm榴弹炮、75mm山炮以及中国军队自产的迫击炮,如同愤怒的巨兽,向着日军的阵地倾泻着怒火!密集的炮弹如同冰雹般落下,炸得日军阵地火光冲天,碎石横飞!

炮击持续了近一个小时后,梁卫国一声令下:“攻击!” 早已摩拳擦掌的第二集团军步兵们,在冲锋号声中,如同潮水般冲向日军的阵地!

“杀啊!为了祖国!冲啊!”

喊杀声震天动地,士兵们顶着日军的枪林弹雨,奋不顾身地向前冲锋!他们时而匍匐前进,时而利用弹坑和掩体交替掩护推进,与日军在前沿阵地展开了激烈的拉锯战!

虽然是佯攻,但士兵们依旧付出了不小的伤亡,攻势却一波接着一波,显得异常猛烈和真实。

密支那城内,日军密支那守备队司令官、第18师团步兵旅团长冈田资少将,在指挥部内焦躁地踱步。前沿阵地传来的战报一份比一份紧急,中国军队的攻势异常凶猛,似乎真的要在密支那与皇军决一死战。

“八嘎!这些支那人是疯了吗?”冈田资面色铁青,他看着地图上被炮火染红的前沿阵地,咬着牙下令,“命令各部队,死守阵地!决不能让支那人前进一步!把预备队调上去!一定要顶住!”

日军的注意力,就这样被梁卫国指挥的第二集团军牢牢地吸引在了密支那的正面防线,他们做梦也没有想到,一把致命的“尖刀”,已经在夜幕的掩护下,悄然刺向了他们最核心的“心脏”。

夜色如墨,浓得化不开。数十架美军C-47运输机,在云层之上,如同幽灵般悄无声息地向着密支那方向飞行。这些钢铁巨鸟的机舱内,搭载着执行“眼镜王蛇”计划的800余名伞兵突击队员。

机舱内光线昏暗,只能隐约看到士兵们模糊的轮廓。没有多余的话语,只有沉重而均匀的呼吸声,以及飞机引擎单调的轰鸣。伞兵突击营的士兵们,都穿着特制的跳伞服,胸前和背后各背着一个沉甸甸的伞包,里面除了伞具,还有几天的干粮、弹药和必备的作战物资。

他们有的闭目养神,有的则借着从舷窗透进来的微弱月光和星光,擦拭着手中的武器,眼神坚毅,闪烁着寒光。 江枫站在机舱前部,透过舷窗,凝视着下方被夜色笼罩的无边丛林。他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但紧握的双拳,暴露了他内心的紧张。

这是中国军队历史上的第一次大规模空降作战,他和他身后的士兵们,正在开创历史。 他们都知道,这次任务意味着什么——九死一生。但没有人退缩!为了打通滇缅公路,为了祖国的抗战大业,为了身后四万万同胞的期盼,他们义无反顾,甘愿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去铺就一条通往胜利的道路!

“各单位注意!各单位注意!”机舱内的通讯器里,传来了机长低沉的声音,“距离目标区域还有三十分钟!请做好跳伞准备!检查伞具!重复!检查伞具!”

“哗啦!” 机舱内顿时响起一片金属碰撞和伞具带扣紧的声音。士兵们互相帮助,仔细检查着彼此的伞具背带、开伞索和备用伞,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这是他们的生命保障,容不得半点马虎。

江枫深吸一口气,拔出腰间的驳壳枪,打开保险,对着通讯器下令:“侦察引导连,准备第一个批次空降!记住你们的任务:精确着陆,快速隐蔽,建立着陆场标识,提供实时敌情!” “侦察引导连明白!”

“伞兵突击营,第一、第二、第三连,依次跟进!着陆后,立即按照预定方案,向机场发起攻击!拿下指挥塔、控制区和主要跑道!火力支援连,负责压制敌炮火和重火力点!”

“明白!”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每一秒都如同在煎熬。C-47运输机群开始降低高度,穿过厚厚的云层。下方,密支那的轮廓在夜色中若隐隐现,机场方向,还能看到几处零星的灯火。

“五分钟准备!” “站起来!挂钩!”江枫高声命令。 士兵们迅速起身,将伞包上的钢索挂到机舱顶部的滑轨上。

舱门缓缓打开,一股强劲的冷风夹杂着淡淡的硝烟味涌入机舱,吹得人几乎站立不稳。

“绿灯亮!跳!” 随着江枫一声令下,早已蓄势待发的侦察引导连士兵们,如同矫健的猎豹,一个接一个地跳出了机舱,消失在茫茫夜色之中。

紧接着,伞兵突击营的士兵们,也开始按照顺序,勇敢地跃出舱门! 漆黑的夜空中瞬间绽放出数百朵洁白的伞花,如同夜空中突然绽放的星辰,带着中国军人的勇气和希望,向着密支那机场的方向飘去。 一场决定缅北战局走向的关键战役,即将在密支那这片土地上,拉开帷幕。

江枫紧随其后,跃出了机舱,冰冷的夜风吹拂着他的脸颊,但他的眼神却如同最炽热的火焰,燃烧着对胜利的渴望和对侵略者的怒火。他知道,他们这八百勇士,将是刺破黑暗的第一道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