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进军孟拱河谷(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穿越民国,开启救国救民之路》最新章节。
孟拱河谷,南北走向,地势狭长,宛如一条蜿蜒的巨蟒,横亘在缅北的崇山峻岭之间。
南高江与孟拱河两条河流如同巨蟒的血脉,蜿蜒流淌其间,滋润着河谷内相对平坦肥沃的土地。
然而,这份自然的馈赠,此刻却化为了阻碍中国驻印军前进的天险。
河谷两侧,山势陡峭,悬崖峭壁随处可见,密不透风的原始森林覆盖着每一寸山地,巨大的乔木遮天蔽日,藤蔓如虬龙般缠绕,幽暗的林间弥漫着潮湿的瘴气和腐叶的气息。
这里是通往孟拱城的必经之地,是日军退无可退的一道屏障。
经历了杰布山惨败后,第十八师团残部仓皇逃窜至此,与从滇西紧急抽调过来的第五十六师团一部汇合,依托河谷两侧的有利地形,构筑了大量的工事。
钢筋水泥浇筑的永久火力点、密密麻麻的明碉暗堡、纵深配置的堑壕体系、遍布要道的雷区和铁丝网,将整个孟拱河谷打造成了一个看似固若金汤的防御体系。日军指挥官企图凭借这河谷天险,将中国驻印军的进攻锋芒彻底阻滞在这里,为他们重新调整部署、集结兵力争取宝贵的时间。
怒江对岸的第一集团军总指挥部内,李锦总司令的目光紧紧锁定在地图上的孟拱河谷。他清楚地知道,拿下这片河谷,就等于敲开了孟拱城的大门,整个缅北战局将迎来决定性的转折。经过慎重考虑,他将主攻孟拱河谷的艰巨任务,再次交给了能征善战、屡创奇功的孙立人和他的新一军。
“孙立人有勇有谋,新一军更是我军的尖刀,孟拱河谷这根硬骨头,非他们莫属。”李锦在电话中对陈瑜参谋长说道,语气中充满了信任。
孙立人军长接到命令后,深知此役的艰难程度远超以往。河谷地形狭窄,严重限制了大兵团的展开和机动,日军可以利用两侧高耸的山地,居高临下,进行层层阻击和火力封锁。任何一丝大意,都可能付出惨痛的代价。
在拉班镇临时设立的新一军指挥部内,孙立人召集了三位主力师师长——新38师师长李鸿、新30师师长唐守治、50师师长潘裕昆,以及军直属部队的指挥官们,召开了战前作战会议。
地图上,孟拱河谷的地形被标注得密密麻麻,每一个高地、每一条河流、每一条可能的通道,都被孙立人反复研究过。 “诸位,孟拱河谷,是日军的最后一道防线,也是我们通往孟拱和密支那的必经之路。”
孙立人的声音低沉而有力,目光扫过每一位将领,“日军在此经营多日,工事坚固,兵力亦不算少。河谷地形对我军极为不利,强攻硬打,只会徒增伤亡。”
他顿了顿,手指在地图上比划着:“我的计划是,兵分三路,对孟拱河谷实施立体攻势!” 将领们的目光都集中到了地图上。
“李鸿!”孙立人看向新38师师长李鸿。 “到!”李鸿起身立正。 “你率领新38师,沿河谷东侧山地展开,向北攻击前进!务必拿下东侧各制高点,肃清日军的山地阻击部队,从侧翼掩护我军主力的正面进攻!”
“是!保证完成任务!”李鸿沉声应道,眼神锐利。东侧山地地势最为险要,任务也最为艰巨,但他没有丝毫犹豫。
“唐守治!” “到!”新30师师长唐守治同样起身。 “你率领新30师,沿河谷西侧山地迂回,寻找日军防御的薄弱环节,实施渗透攻击!你们的目标是切断河谷内日军的后路,并相机夺取西侧的关键隘口,与东侧的新38师形成夹击之势!” “是!新30师绝不含糊!”唐守治语气坚定。
最后,孙立人的目光落在了50师师长潘裕昆身上:“潘裕昆!” “到!”潘裕昆身材魁梧,性格彪悍,此刻更是摩拳擦掌。 “你率领50师主力,配属军直属坦克营和机械化步兵营,沿河谷公路,正面强攻!”
孙立人的声音陡然提高,“你们要像一把铁锤,狠狠砸向日军的正面防线!吸引日军主力的注意力,为东西两侧的迂回部队创造战机!记住,要稳扎稳打,步步为营,不要贪功冒进,也不能给日军任何喘息之机!”
“请军座放心!50师就是那把最硬的铁锤!一定把小鬼子砸得粉碎!”潘裕昆猛地一拍胸脯,大声应道。
“很好!”孙立人满意地点点头,“三路大军,要密切配合,互相策应,形成一个拳头!正面强攻与两翼迂回相结合,务必撕开日军的防线,打通孟拱河谷!”
他环视众人,最后强调:“我军的优势在于火力和士气!集团军李总司令已经下令,将直属重炮师一部及火箭炮兵旅调归我军指挥,为我们提供强大的炮火支援!反炮兵雷达连也将全程监控日军炮兵动向,让他们有来无回!各部队务必充分利用炮火优势,减少士兵伤亡!”
“是!”众将齐声应和,士气高昂。
与此同时,在李锦总司令亲自协调下,集团军直属的重炮师第1团和拥有“战场屠夫”之称的火箭炮兵旅,已经克服重重困难,将一门门155mm重型榴弹炮和多管火箭炮部署到了杰布山后方的隐蔽炮兵阵地。
这些钢铁巨兽炮口高昂,直指孟拱河谷方向,只待一声令下,便会将死神之吻倾泻到日军的阵地上。
反炮兵雷达连的官兵们也已架设好精密的仪器,屏幕上闪烁着各种复杂的数据波形,可以捕捉到日军任何一丝炮火发射的痕迹,并迅速计算出其炮兵阵地坐标。
一切准备就绪,只待总攻时刻!随着孙立人一声令下,新一军对孟拱河谷的全线进攻正式打响!刹那间,整个孟拱河谷仿佛被投入巨石沸水,瞬间陷入一片熊熊燃烧般疯狂厮杀之中!震天动地的炮声率先打破沉寂!后方炮兵阵地上,数十门155mm重型榴弹炮齐声怒吼起来!
"轰!轰!轰!"
炮弹带着尖锐刺耳的呼啸声,划破长空,如同愤怒的雷霆,狠狠地砸向河谷内日军预设的前沿阵地、炮兵阵地和指挥枢纽!紧接着便是火箭炮兵旅恐怖的齐射!
"咻咻咻咻——!"
密集如雨般的火箭弹拖着长长的尾焰,如同蝗虫过境般覆盖了日军的防御纵深,爆炸形成的火光和浓烟瞬间连成一片,将整个河谷都笼罩其中!
大地在剧烈颤抖,仿佛末日降临!日军苦心经营的工事在如此猛烈的炮火面前,变得如同纸糊一般脆弱!钢筋水泥碉堡被炸得粉碎,堑壕被夷为平地,铁丝网和雷区被大面积清除,日军士兵在炮火中哀嚎、奔逃、被掩埋…… 炮火准备持续了整整半个小时,将日军的前沿阵地几乎翻了个底朝天。
当炮火延伸的信号弹升空时,早已蓄势待发的50师主力,在潘裕昆师长的亲自指挥下,以M4谢尔曼坦克为先导,沿着公路,向着日军的前沿阵地发起了排山倒海般的猛烈冲击!
"冲啊!" "杀啊!"
震耳欲聋的喊杀声如同滚滚惊雷,在河谷中回荡。数十辆谢尔曼坦克喷吐着火舌,履带碾过焦黑的土地和日军的尸体,如同钢铁洪流般向前推进。坦克上的75mm主炮不断开火,摧毁着日军残存的火力点。
跟在坦克后面的步兵们,利用坦克的掩护,时而匍匐前进,时而快速跃进,M1加兰德步枪、BAR自动步枪、汤姆逊冲锋枪和勃朗宁轻机枪的火力交织成一张密不透风的火网,向前倾泻而去。
然而,日军并未完全被炮火打垮。幸存的日军士兵从残存的掩体和被炸塌的工事废墟中钻了出来,依托有利地形,开始疯狂抵抗。轻重机枪的子弹如同暴雨般泼洒过来,掷弹筒和步兵炮也开始向冲锋的中国军队还击。反坦克炮更是隐藏在隐蔽的角落,时不时地打出致命一击,试图阻挡坦克的推进。
"注意反坦克!"潘裕昆站在一辆装甲车顶部,手持望远镜,高声指挥着,"坦克部队,压制敌方反坦克火力点!步兵,肃清两侧残敌!"
一辆冲在最前面的谢尔曼坦克不幸被日军一发隐蔽的反坦克炮击中侧面薄弱装甲,"轰"的一声巨响,坦克燃起了熊熊大火,车组成员牺牲。
"他娘的!给我找出来!干掉它!"潘裕昆目眦欲裂,怒吼道。
伴随坦克进攻的自行火炮迅速调整炮口,根据观察哨指示的方位,对着那片可疑区域进行了急促射。几声爆炸后,日军那门嚣张的反坦克炮彻底哑火了。
工兵部队冒着枪林弹雨,迅速前出,在雷区中开辟通道。他们用爆破筒清除铁丝网,用扫雷器和手工排雷的方式,为后续部队打开前进的道路。每前进一步,都伴随着激烈的战斗和鲜血的付出。
潘裕昆沉着冷静,不断调整部署,命令部队交替掩护,梯次进攻,利用强大的火力优势,一点点蚕食日军的阵地。 与正面的激烈攻防战相比,河谷东西两侧山地中的战斗,则呈现出另一种残酷而胶着的景象。
新38师和新30师的士兵们,正在与依托山地密林负隅顽抗的日军展开艰苦卓绝的拉锯战。
新38师师长李鸿将师部设在一个相对靠前的山头上,用望远镜密切观察着各团的进攻情况。东侧山地,山峰林立,道路崎岖狭窄,甚至根本没有路。
日军利用茂密的丛林和天然的岩洞,构筑了无数难以发现的暗堡和火力点。他们熟悉地形,善于伪装,常常躲在暗处,对中国军队的进攻士兵进行冷枪射击和伏击。
"报告师座!112团在进攻203高地时受阻!日军火力点隐蔽得很好,部队伤亡较大!"参谋焦急地报告。
李鸿眉头紧锁,放下望远镜:"命令112团暂时停止进攻,组织爆破小组,给我把那些乌龟壳一个个敲掉!告诉陈鸣人团长,不要急,稳扎稳打,注意搜索警戒,防止小鬼子反扑!"
"是!" 112团的士兵们在付出不小的代价后,终于摸清了几个主要暗堡的位置。他们组织了数支由老兵组成的爆破小组,携带炸药包和手榴弹,在轻重机枪的掩护下,如同壁虎般在陡峭的山壁上攀爬,利用树木和岩石的掩护,一点点接近日军的暗堡。
一名爆破手在接近一个暗堡时,不幸被日军发现,一颗子弹击中了他的腿部。他闷哼一声,摔倒在地,鲜血瞬间染红了裤腿。他咬着牙,拖着伤腿,艰难地向前爬行了几米,用尽最后一丝力气,将炸药包塞进了暗堡的射击孔,拉燃了导火索,然后猛地向旁边一滚。
"轰!"一声巨响,暗堡被炸上了天。那名爆破手也被气浪掀飞,英勇牺牲。
"为战友报仇!冲啊!"
目睹这一幕的士兵们双眼赤红,爆发出震天的怒吼,如同潮水般冲向203高地,最终成功将其占领。
类似的战斗,在东西两侧的山地中,每一个山头、每一道山脊、每一片丛林里,都在反复上演。新一军的士兵们不得不逐山逐洞地进行清剿,每前进一步都异常艰难。
李鸿和唐守治两位师长都亲临一线指挥,他们穿梭在各个团、营之间,鼓励士兵们发扬顽强战斗精神,注意战术配合,尽量减少伤亡。
"弟兄们!坚持住!拿下这个山头,我们就能看到孟拱城了!"
"想想牺牲的战友!我们不能让他们白死!"
军官们的吼声,士兵们的厮杀声,武器的射击声,手榴弹的爆炸声,交织在一起,谱写着一曲曲悲壮而激昂的战歌。
战斗异常惨烈,双方在各个山头展开了反复的争夺,阵地数次易手,伤亡都极为惨重。山坡上,尸横遍野,鲜血染红了岩石和泥土,空气中弥漫着浓烈的血腥味和硝烟味。
日军为了守住这些至关重要的山地制高点,几乎到了疯狂的地步。他们不仅依托工事顽抗,甚至组织了所谓的"肉弹"突击队——一些被军国主义思想彻底洗脑的日军士兵,身绑炸药包,伪装成伤兵或者平民,企图趁中国军队不备,与坦克和步兵同归于尽。
一次,在新30师进攻一个无名高地时,三名日军"肉弹"士兵趁着夜色,悄悄地接近了新30师的前沿阵地。然而,新一军的士兵们在经历了无数次战斗后,警惕性极高。一名哨兵及时发现了他们异常的举动,厉声喝道:"什么人?站住!" 三名日军士兵见身份暴露,立刻发出绝望的嘶吼,拉燃导火索,疯了一样冲向中国军队的阵地。
"是肉弹!快躲开!"哨兵大吼着,同时举枪射击。 附近的士兵们反应迅速,纷纷向两侧躲避,并对着冲来的日军"肉弹"猛烈开火。密集的子弹瞬间将三名日军士兵打成了筛子,他们身上的炸药包还没来得及靠近目标,就在距离阵地十几米远的地方爆炸了,只造成了轻微的冲击波和几名士兵被弹片擦伤。
"他娘的!小鬼子真是疯了!"一名士兵心有余悸地骂道。 这种极端疯狂的战术,虽然给新一军造成了一些心理上的冲击,但在训练有素、警惕性极高的新一军士兵面前,并没有取得太大的效果,反而更加激起了中国军队将士们的愤怒和杀敌决心。
怒江对岸的第一集团军总指挥部内,气氛同样紧张。李锦总司令几乎是寸步不离地守在作战地图前,时刻关注着孟拱河谷的战局进展。
参谋们不断将从前线传回来的战报汇总、分析,然后向李锦汇报。 "报告总司令,新一军正面50师已突破日军第一道防线,正在向纵深推进,但遭到日军顽强抵抗,进展缓慢。"
"东侧新38师在攻占203、205等高地后,在301高地受阻,日军抵抗极为疯狂。" "西侧新30师进展相对顺利,已控制部分西侧要点,但伤亡亦不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