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血战孟拱河谷(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穿越民国,开启救国救民之路》最新章节。
孟拱河谷的血战,已经进入了最残酷、最胶着的白热化阶段。
枪炮声、爆炸声、喊杀声、伤员的哀嚎声交织在一起,仿佛要将这片狭长的河谷彻底撕裂。
日军第十八师团残部,这支在太平洋战场上也曾称雄一时的“丛林之虎”,此刻虽然已是惊弓之鸟,却依旧凭借着河谷两侧连绵起伏的崇山峻岭,以及对地形的极端熟悉,构筑起了层层叠叠、难以逾越的死亡防线。 河谷两侧的山地,陡峭异常,几乎无路可走。密不透风的原始森林,宛如巨大的绿色迷宫,将每一寸土地都笼罩在幽暗之中。巨大的乔木遮天蔽日,盘根错节的藤蔓如同毒蛇般缠绕,地面上堆积着厚厚的腐叶,踩上去深一脚浅一脚,稍有不慎便会陷入泥潭或触发陷阱。湍急的南高江支流,在河谷底部奔腾咆哮,水流喘急,暗礁密布,成为了天然的屏障。
而日军,则利用这一切有利条件,在每一个制高点、每一道山脊、每一处断崖、每一片密林,都构筑了数不清的明碉暗堡。它们或伪装在茂密的树冠间,或藏匿于天然的岩洞深处,或半埋在厚厚的腐殖土下,枪口如同毒蛇的獠牙,悄无声息地指向中国驻印军前进的方向。雷区更是无处不在,混合着反步兵地雷、反坦克地雷,甚至还有诡计多端的跳雷和诡雷,稍不留意便会粉身碎骨。
新一军军长孙立人站在拉班以西一处临时搭建的观察所里,手中紧握着望远镜,眉头紧锁。镜片中,河谷两侧火光点点,硝烟弥漫,枪炮声清晰可闻。他深知,眼前的孟拱河谷,才是真正检验新一军战斗力的试金石,这必将是一场艰苦卓绝、拼尽全力的攻坚战,一场意志与钢铁的较量。
“传我命令!”孙立人放下望远镜,声音因连日的操劳而略带沙哑,却依旧透着不容置疑的威严,“李鸿!”
“到!”新38师师长李鸿的声音通过电台传来,沉稳有力。
“命你新38师,即刻出发,沿孟拱河谷东侧山地,实施迂回穿插!务必克服一切困难,拔除东侧各高地之敌,为主力部队打开侧翼安全通道,并伺机向日军纵深发展!”
“是!新38师保证完成任务!”李鸿毫不犹豫地回答。
“唐守治!” “到!”新30师师长唐守治的声音同样坚定。 “你新30师,沿河谷西侧山地,梯次推进!注意搜索前进,清除沿途日军据点,与东侧新38师保持协同,对河谷内之敌形成夹击之势!”
“是!新30师明白!”
“潘裕昆!” “到!”50师师长潘裕昆早已蓄势待发,语气中带着一丝迫不及待的杀气。
“你50师,配属军直属坦克营和装甲步兵营,沿河谷公路,作为全军矛头,实施正面强力突破!撕开日军防线,直插孟拱城下!记住,稳扎稳打,保持攻势,不要给敌人任何喘息之机!”
“请军长放心!50师这把铁锤,定能敲碎小鬼子的乌龟壳!”潘裕昆信心满满。 孙立人满意地点点头,最后补充道:“集团军直属的重炮师和火箭炮兵旅已经就位,将为我们提供强大的炮火支援!各部队务必加强通讯联络,及时呼唤炮火,步炮协同,减少伤亡!我就在这里,等着你们的捷报!”
“是!” 三道命令,如同三把利剑,指向了日军在孟拱河谷的心脏地带。几乎在命令下达的同时,河谷边缘早已严阵以待的中国驻印军第一集团军直属重炮师和火箭炮兵旅,率先发难!
“轰!轰!轰!”
仿佛是九天之上的惊雷被引到了人间,数十门大口径火炮同时怒吼起来!首先发言的是155mm重型榴弹炮,这些钢铁巨兽喷吐着橘红色的火舌,将一枚枚重达百公斤的炮弹,以惊人的抛物线轨迹,精准地砸向日军预先标定的前沿阵地、炮兵阵地和疑似指挥枢纽。
大地在剧烈颤抖,空气被撕裂,发出令人牙酸的尖啸。紧接着,口径稍小但数量更多的105mm榴弹炮也加入了合唱,密集的炮弹如同冰雹般覆盖了日军的防御阵地。
然而,真正的“战场屠夫”—T34型火箭炮营的怒吼,则彻底将这场炮火盛宴推向了高潮!数十门绰号为「管风琴」T34型火箭炮,以其特有的、令人头皮发麻「嗖嗖嗖」声,一次性将数百枚火箭弹倾泻而出!那场面,如同千万条火龙腾空而起!火箭弹拖着长长的、炽热燃烧尾焰划破天际,密密麻麻地如同决堤的洪水般,覆盖了日军阵地后方的集结区域和国道防御工事!爆炸产生的火光、浓烟和冲击波瞬间连成一片,仿佛整个河谷都被点燃了!
日军苦心经营多年坑道工事也在如此恐怖的饱和式轰击下剧烈坍塌,无数日军士兵甚至来不及反应便被活活震死掩埋!残肢断臂,武器装备,泥土石块,被巨大气浪掀飞到半空,又如同下雨般落下。
整个孟拱河谷,瞬间变成了一座人间炼狱! 如此猛烈而持久的炮火准备,持续了整整四十分钟。孙立人刻意延长了炮击时间,就是要最大限度地摧毁日军的防御工事和抵抗意志。当最后一轮炮弹落下,硝烟弥漫,整个河谷都笼罩在一片呛人的烟雾之中时,进攻的信号弹终于划破了依然有些昏暗的天空,拖着鲜艳的红色尾迹,冉冉升起。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总攻开始!” 随着各级指挥官的命令,新一军的三路大军,如同蓄势已久的猛虎,向着日军的防线扑去! 河谷西侧山地,新30师的士兵们,如同灵巧的猿猴,在陡峭湿滑的山坡上艰难地攀爬、推进。他们的目标,是一处被日军称为“鹰嘴崖”的险要高地。鹰嘴崖,因山顶巨石酷似鹰嘴而得名,地势极为险要,三面都是近乎垂直的悬崖峭壁,仅有一条狭窄陡峭的山脊小道通往山顶,易守难攻。
日军在此构筑了大量坚固的防御工事,利用悬崖上的天然洞穴和人工开凿的射击孔,配置了数挺重机枪、十余挺轻机枪以及大量的掷弹筒和手榴弹,组成了一张密不透风的死亡火网,死死地封锁住了通往山顶的唯一通道。
“师座,前方就是鹰嘴崖!部队被压制在山腰,无法前进!伤亡太大了!”一名参谋气喘吁吁地跑到新30师师长唐守治面前报告,脸上沾满了泥土和硝烟。 唐守治此刻就在距离鹰嘴崖不远的一处临时观察所里,他放下手中的望远镜,镜片上已满是灰尘。他看到,自己的士兵如同潮水般一波波冲向那条狭窄的山脊通道,却又在日军密集的火力下,如同被割倒的麦子般纷纷倒下。鲜血染红了狭窄的山脊,惨烈的景象让这位身经百战的将军也忍不住目眦欲裂。
“他娘的!”唐守治猛地一拳砸在身边的岩石上,手上顿时渗出血迹,“命令118团,继续组织进攻!告诉团长,就算是用人堆,也要给我堆上鹰嘴崖!”
“是!” 然而,日军的火力实在太猛,118团连续组织了五次冲锋,均被日军凶狠地打了回来,官兵伤亡惨重,连团长也在带头冲锋时被流弹击中,身负重伤。 唐守治心急如焚,如果拿不下鹰嘴崖,新30师的整个侧翼就暴露在日军的火力威胁之下,后续的迂回任务更是无从谈起。
他咬着牙,再次拿起望远镜,仔细观察着鹰嘴崖的地形,希望能找到一丝破绽。 “师座,你看!”一名眼尖的参谋突然指着鹰嘴崖侧面一处极为陡峭、几乎被茂密藤蔓完全覆盖的崖壁,“那里!好像……好像可以上去!” 唐守治顺着参谋手指的方向看去,只见那处崖壁虽然陡峭,但似乎有一些凹凸不平的岩石可以落脚,而且被藤蔓遮掩,极其隐蔽,日军很可能没有在此布防。
“有了!”唐守治眼中闪过一丝精光,“传我命令!让工兵连立刻上来!”
很快,新30师工兵连连长周保国,一个脸上带着几道伤疤,眼神坚毅的汉子,跑步来到唐守治面前:“师长!工兵连报到!” “周保国!”唐守治指着那处崖壁,语气凝重,“看到那里没有?我要你,带你的人,在那里给我开辟出一条能过人的路!不惜一切代价!”
周保国顺着师长的手指望去,脸色微微一变,那处崖壁的险峻程度,超出了他的想象。但他没有丝毫犹豫:“请师长放心!保证完成任务!”
“好!”唐守治拍了拍他的肩膀,“注意隐蔽!我会让118团继续佯攻正面,吸引日军的注意力!”
“是!” 周保国立即挑选了三十余名经验丰富、身手敏捷的工兵,带上攀登绳索、开山斧、工兵铲和少量炸药,如同壁虎般,悄然向那处悬崖摸去。他们利用茂密的植被作为掩护,在日军眼皮底下,一点点地靠近目标。
到达崖壁下,周保国一挥手,士兵们立刻散开,开始作业。有的用开山斧和工兵铲,小心翼翼地清除那些过于茂密、可能暴露目标的藤蔓;有的则寻找岩石的缝隙,将特制的登山钢锥敲入其中,固定好攀登绳索;有的则负责警戒,密切注意上方日军的动静。
日军的注意力完全被正面118团的佯攻所吸引,密集的枪声和爆炸声掩盖了工兵们作业的轻微声响。但即便如此,危险依然无处不在。一块松动的石头滚落,或是一丝不经意的声响,都可能招来灭顶之灾。
周保国亲自带头,第一个沿着刚刚固定好的绳索向上攀爬。他的动作轻盈而敏捷,如同一只真正的岩羊。锋利的岩石划破了他的手掌和膝盖,鲜血直流,但他浑然不觉,只是咬着牙,一点点向上挪动。
身后,士兵们一个接一个,如同一条悬空的长蛇,沿着这条用生命和勇气开辟出的“天路”,艰难地向上攀登。 经过近两个小时惊心动魄的攀爬,周保国和三十余名工兵终于成功抵达了鹰嘴崖的顶端,日军阵地的侧后方!他们没有丝毫停留,立刻隐蔽起来,检查武器,做着最后的攻击准备。
周保国对着身后的士兵们做了个手势,示意准备就绪。然后,他猛地起身,高举驳壳枪,大吼一声:“兄弟们!跟我冲!拿下鹰嘴崖!”
“杀啊!” 三十余名工兵,此刻化身为最勇猛的突击队员,端着冲锋枪和上了刺刀的步枪,如同从地狱中冲出的恶鬼,向着毫无防备的日军阵地发起了突袭! 日军士兵们正全神贯注地应付着正面的进攻,哪里会想到背后突然杀出一支中国军队?顿时陷入一片混乱!
“八嘎!什么人?!” “敌袭!敌袭!” 惊慌失措的叫喊声此起彼伏。周保国一马当先,手中的驳壳枪喷吐着火舌,将一名正在操作重机枪的日军士兵当场击毙。工兵们如同猛虎入羊群,与日军展开了激烈的近身肉搏。狭小的山顶阵地上,刺刀的碰撞声、枪械的射击声、士兵的嘶吼声、手榴弹的爆炸声,响成一片。
正面佯攻的118团见侧后方得手,士气大振,在新任代理团长的带领下,再次发起了猛烈的冲锋! 腹背受敌的日军,抵抗意志迅速瓦解。
经过近一个小时惨烈的白刃格斗和逐点清剿,新30师终于成功攻占了这处易守难攻的“鹰嘴崖”高地!然而,周保国和他手下的三十余名工兵突击队员,最后只剩下不到十人,浑身是伤,疲惫不堪,但他们的眼神,却闪烁着胜利的光芒。
唐守治登上鹰嘴崖,看着漫山遍野的尸体和伤员,以及那几个幸存的、如同血人般的工兵,眼眶不禁有些湿润。
他默默地走到周保国身边,郑重地敬了一个军礼:“好样的!你们是新30师的骄傲!”
与此同时,河谷东侧山地,新38师的进攻也在同步进行。与新30师遭遇的地形略有不同,东侧山地虽然同样险峻,但相对而言,可供迂回穿插的小道更多一些。
新38师师长李鸿,是一位极其注重战术和士兵生命的指挥官。他深知硬冲硬打代价太大,因此充分发挥了新38师全部换装美式装备后的火力优势和训练优势。
“各团注意!以营为单位,分割包围当前之敌!各营以连、排为战术集群,交替掩护,梯次跃进!充分利用M1加兰德步枪的精准火力和BAR自动步枪的压制能力!遇到暗堡,不要盲目冲锋,呼唤M7‘牧师’自行榴弹炮抵近射击!或者由火焰喷射器小组和工兵负责清除!”
李鸿的命令通过电台,清晰地传达到每一个基层作战单位。
新38师的士兵们,展现出了极高的战术素养。他们不再是一窝蜂地向前冲,而是以班、排为小组,利用地形地物,交替掩护,互相支援。狙击手们隐蔽在暗处,如同死神的眼睛,精准地点名那些敢于暴露的日军机枪手和观察员。BAR自动步枪手则负责提供压制火力,以其较高的射速和可靠性,将日军的火力点死死地钉在工事里。M1加兰德步枪手们则充分发挥其“八大粒”的威力和精准度,对日军进行精确射击,一个个点射,不断杀伤日军有生力量。
遇到日军依托坚固工事负隅顽抗的暗堡,新38师的士兵们也不再是单纯地组织人浪冲锋。他们会迅速隐蔽,同时通过步话机,呼唤后方伴随进攻的M7“牧师”105mm自行榴弹炮上前。
这些具有良好机动性的钢铁怪兽,会在距离日军暗堡数百米的距离上,直接抵近射击!105mm榴弹炮平射的威力,足以将最坚固的钢筋水泥碉堡炸得粉碎! 对于一些位置刁钻、自行火炮难以抵达的暗堡,工兵们则会在火力掩护下,携带火焰喷射器或者塑性炸药,匍匐前进。一旦靠近,便是一条长长的火龙,或者一声惊天动地的爆炸,将暗堡内的日军彻底化为焦炭或掩埋。
战斗中,新38师涌现出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一名年轻的BAR自动步枪手,为了掩护战友摧毁一个顽固的日军暗堡,独自吸引日军的火力,身中数弹,依然坚持射击,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一个工兵小组,在炸毁日军一个核心暗堡时,引线意外提前点燃,小组长毫不犹豫地将两名战友推开,自己则与暗堡同归于尽。
李鸿师长始终战斗在第一线,他不断地调整部署,鼓励士兵,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将新38师的战斗力发挥到了极致。虽然进展依旧缓慢,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鲜血的代价,但新38师就像一台精密的战争机器,有条不紊地、持续不断地向前推进,一点点蚕食着日军的阵地,拔除着一个个顽固的据点。
相较于东西两侧山地的艰难推进,河谷公路正面,以50师为主力的攻击集团,则呈现出另一番钢铁洪流般的壮阔景象!
在潘裕昆师长的亲自指挥下,数十辆M4谢尔曼坦克,如同披坚执锐的远古巨兽,组成了数个突击集群,沿着相对平坦的公路,向着日军的纵深阵地发起了排山倒海般的猛烈冲击!坦克炮不断喷射着火舌,75mm口径的穿甲弹和高爆弹,精准地摧毁着日军的反坦克炮阵地、机枪掩体和防御工事。并列机枪和高射机枪则如同愤怒的火鞭,扫向公路两侧企图靠近的日军步兵。
履带碾过焦黑的土地、被炸断的树木和日军士兵的尸体,发出沉闷而恐怖的声响。 跟在坦克后面的,是乘坐着半履带装甲车和卡车的装甲步兵营士兵,以及大量徒步冲锋的50师步兵。他们利用坦克的掩护,快速跃进,肃清残敌,巩固阵地。
轻重机枪、迫击炮、火箭筒,构成了绵密的地面火力网,与空中不时掠过的美军“雷电”式攻击机相互配合,对日军进行着立体式的压制和打击。
日军深知,一旦公路被突破,他们在孟拱河谷的防线就会彻底崩溃。因此,他们集中了残存的所有反坦克力量,包括反坦克炮、反坦克步枪、“人肉炸弹”(绑着炸药包的自杀式袭击者),以及“三式”反坦克手雷,对50师的坦克部队进行了近乎疯狂的反扑!
“轰!”一辆冲在最前面的谢尔曼坦克,被日军隐藏在公路旁草丛中的一门47mm反坦克炮击毁了履带,瘫痪在原地。
车组成员试图弃车逃生,但立刻被日军的机枪火力压制在坦克底下。
“反坦克炮!左侧!快干掉它!”潘裕昆在指挥车上大吼。 不等50师的反坦克小组反应,早已部署在侧翼的军直属反坦克炮营M1 57mm反坦克炮和巴祖卡火箭筒小组率先开火!
“咻!”“轰!”数枚火箭弹和穿甲弹呼啸而至,将那门刚刚击毁谢尔曼坦克、尚未转移的日军47mm反坦克炮连同炮手一同炸上了天!
与此同时,数名日军“肉弹”士兵,身上绑着炸药包,发出歇斯底里的嚎叫,从公路两侧的丛林中冲了出来,疯了一样扑向中国军队的坦克和步兵。
“是肉弹!开火!快开火!” 轻重机枪同时扫射,将冲在最前面的几名“肉弹”打成了筛子,炸药包在距离坦克还有十几米远的地方爆炸,只掀起了一阵尘土。但还是有漏网之鱼,一名日军“肉弹”趁着混乱,翻滚到一辆半履带装甲车旁,拉燃了导火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