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臀部1-1-(2/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医宗金鉴】清代医术指南》最新章节。

上马痈和下马痈,分别生长在臀部下方折纹的左侧和右侧。多由膀胱经湿热,再加上情志不舒、忧愤郁结而引发。局部色黑塌陷的病情较重,高肿的病情较轻。

【注释】这种病症生长在臀部肌肉下方的折纹中,属于膀胱经湿热,又加上七情失调、忧愤凝滞而形成。初起时像粟米大小,是黄色脓液的小疱,逐渐产生灼热疼痛,伴有寒热往来。局部高肿、颜色红亮的为轻症,平坦塌陷、色黑坚硬的为重症。初起时服用荆防败毒散以退去寒热,接着服用内托羌活汤。脓势将要形成时,服用托里透脓汤。其余的内外治疗方法,都按照痈疽溃疡的门类进行处理。

内托羌活汤

羌活 黄柏(酒炒。各二钱) 黄芪(一钱五分) 当归尾 陈皮 篙本 连翘 苍术(炒) 甘草(炙) 防风(各一钱) 肉桂(三分)

水一钟,酒半钟,煎八分,食前服。

【方歌】内托羌活宣坚硬,燥湿能托臀下痈,归黄陈柏同甘草,蒿本连翘苍桂风。

荆防败毒散(见项部“脑疽”相关内容)

托里透脓汤(见头部“侵脑疽”相关内容)

涌泉疽

涌泉疽生长在尾骨前方,形状像伏着的老鼠,肿胀疼痛且质地坚硬。属于督脉湿热所致,溃破后病情凶险,年轻力壮者容易痊愈,年老体弱者难以康复。

【注释】这种病症生长在尾骨前方的长强穴,属于督脉的首个穴位,由湿热凝结而形成。初起时肿胀坚硬,疼痛明显,形状如同伏鼠,十天左右可以针刺排脓。

溃后流出白脓的为顺证,溃破迟缓且流出青脓的为险证,流出紫黑色水液的为逆证。内治方法与鹳口疽相同,溃破后的外治方法,按照痈疽溃疡的门类进行处理。年轻力壮的人患此症容易痊愈,年老气血衰弱的人,多会形成冷漏,难以痊愈。

脏毒

脏毒是毒邪注入肛门所生的病症,有内、外、虚、实的不同成因,多与嗜饮醇酒、过食肥甘厚味以及辛勤劳苦有关,发生在外部的属阳,在内部的属阴。

【注释】这种病症有外部、内部以及属阳、属阴的区别。

发生在外部的,是由于过饮醇酒、过食肥甘厚味,加上辛勤劳苦,导致湿热毒邪蕴结注入肛门,肛门两旁肿胀突起,形状如同桃李,伴有大便秘结,小便短赤,严重的肛门有重坠感且紧闭,气机不通,刺痛如锥刺,脉象数而有力,多为实证、热证,属阳证,容易治疗,适宜服用一煎散,通利大小便,用菩提露外搽。如果肿痛如前,没有完全消退,是脓液将要形成,适宜服用托里透脓汤。脓成后胀痛明显时,用针刺破排脓;脓排出之后,治疗方法同溃疡门。发生在内部的,多兼阴虚湿热,湿热下注肛门,在内部结聚形成壅肿,刺痛如锥刺,大便因虚而秘结,小便淋漓不尽,伴有寒热往来,夜晚尤其严重,脉象数而微细,属于虚证、湿证,属阴证,难以治疗,适宜服用五灰散,脓毒会自然溃破流出。脓液生成迟缓的,服用十全大补汤托毒外出,溃破后按照溃疡门的方法治疗。

一煎散

当归尾 穿山甲(炙,研) 甘草(生) 桃仁泥 皂角刺(各二钱) 川黄连(一钱五分) 枳壳(麸炒) 槟榔 天花粉 乌药 赤芍 生地 白芷(各一钱) 元明粉 大黄(各三钱) 红花(五分)

用水两钟,浸泡一夜,第二天早上煎至滚开一次,空腹服用,等到大便解下三、四次后,用稀粥来补养身体。

【方歌】一煎散消脏毒方,归甲甘连桃枳榔,天花皂刺红乌药,芍地元明芷大黄。

菩提露

熊胆(三分) 冰片(一分)

凉水一茶匙,调化开,搽于患处甚效。

【方歌】菩提露消积热痛,脏毒坚疼焮肿增,水调熊胆加冰片,搽于患处毒渐轻。

五灰散

血管鹅毛 血余 蜈蚣 穿山甲 生鹿角(各烧存性)

各等分研细,共合匀,每服五钱,空心温黄酒调下。

【方歌】五灰散用鹅管毛,血余蜈甲鹿角烧,脏毒肿痛肛门内,每服五钱黄酒调。

托里透脓汤(见头部“侵脑疽”相关内容)

十全大补汤(见“溃疡门”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