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臀部1-1-(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医宗金鉴】清代医术指南》最新章节。

鹳口疽

鹳口疽生长在尾骨尖处,所属经脉为督脉,其病源是湿痰。初起时肿胀如同鱼的胃,溃破后创口像鹳鸟的嘴。年轻力壮的人容易痊愈,年老体弱者难以痊愈。

【注释】这种病症另一个名字叫锐疽,生长在尾骨尖的部位。刚开始肿胀的形状如同鱼的胃,颜色发红,坚硬疼痛,溃破后创口像鹳鸟的嘴,属于督脉经的病症,是由于湿痰流注结聚而导致的。有早晨怕冷、傍晚发热的症状,夜晚加重、白天减轻,溃破后流出稀薄脓液的是正气不足;有的流出稠厚脓液和鲜血的是邪气有余。

年轻力壮的人能够痊愈,年老体弱者创口难以收敛,容易形成漏管。初起时适宜用滋阴除湿汤来调和;已经形成而不能从内部消散的,用和气养荣汤来托毒外出;气血虚弱,溃破后收敛迟缓的,用滋肾保元汤来补益。如果治疗失当,拖延很久而不能收敛的,适宜服用先天大造丸,同时服用琥珀蜡矾丸,久而久之可以收敛。外治法按照痈疽肿疡、溃疡的门类进行处理。

滋阴除湿汤

当归 熟地 川芎 白芍(酒炒。各一钱) 陈皮 柴胡 知母 贝母(去心,研) 黄芩(各八分) 泽泻 地骨皮 甘草(生,各五分)

水二钟,姜三片,煎八分,食前服。

【方歌】滋阴除湿鹳口疽,退热消痰初起宜,四物陈柴知母草,泽泻黄芩地骨皮。

和气养荣汤

人参 白术(土炒) 白茯苓 丹皮 陈皮 熟地 当归 黄芪(各一钱) 沉香 甘草(炙。各五分)

水二钟,煎八分,食前服。

【方歌】和气养荣托锐疽,将脓煎服溃更宜,四君丹皮陈熟地,当归沉香共黄芪。

滋肾保元汤

人参 白术(土炒) 白茯苓 当归身 熟地 黄芪 山萸肉 丹皮 杜仲(各一钱) 肉桂 附子(制) 甘草(炙,各五分)

水二钟,姜三片,红枣二枚,建莲子七个去心,煎八分,食前服。

【方歌】滋肾保元溃后虚,敛迟脓清水淋漓,十全大补除芎芍,山萸附子牡丹皮。

先天大造丸

人参 白术(土炒) 当归身 白茯苓 菟丝子 枸杞 黄精 牛膝(各二钱) 补骨脂(炒) 骨碎补(去毛,微炒) 巴戟肉 远志(去心。各一两) 广木香 青盐(各五钱) 丁香(以上共研末,三钱) 熟地(酒煮,捣膏,四两) 仙茅(浸去赤汁,蒸熟,去皮,捣膏) 何首乌(去皮,黑豆同煮,去豆,捣膏) 胶枣肉(捣膏。各二两) 肉苁蓉(去鳞并内膜,酒浸捣膏) 紫河车(白酒煮烂捣膏,一具。以上六膏共入前药末内)

上为细末,捣膏共合一处,再加炼过白蜂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十丸,空心温酒送下。

【方歌】先天大造补气血,专治痈疽溃后虚,脓水清稀难收敛,参术归苓地首乌。补骨青盐骨碎补,枸杞黄精远菟丝,巴戟仙茅丁木枣,河车牛膝苁蓉俱。

琥珀蜡矾丸(见“肿疡门”相关内容)

坐马痈

坐马痈属于督脉经的病症,发生在尾骨稍上方,是由湿热凝结而成。高起肿胀、溃破迅速、流出稠厚脓液的为顺症;如果是弥漫性肿胀、溃破迟缓、流出紫黑色液体的则病情凶险。身体虚弱的人患这种病,容易形成漏管。

【注释】这种病症生长在尾骨稍上方,属于督脉经的病症,因湿热凝结而引发。高肿且溃破快、脓液稠厚的是顺症;若肿胀弥漫、溃破迟缓且流出紫水的则属凶险。体质虚弱者患此症,容易形成漏管。初起时适宜用艾炷隔蒜片艾灸,以宣通结滞,使其容易溃破、容易收敛,内服药物与鹳口疽相同。溃破后,内外治疗都按照痈疽溃疡的门类进行处理。

隔蒜灸法(见首卷“灸法”相关内容)

臀痈

臀痈属于膀胱经的病症,表现为坚硬而憋闷的肿胀,是由湿热凝结而成。由于发生在肌肉丰厚的部位,所以肿胀、溃破、收敛都比较迟缓。最理想的情况是局部颜色红活、高肿且疼痛明显。

【注释】这种病症由膀胱经湿热凝结而形成。生长在臀部肌肉丰厚的地方,肿胀、溃破、收敛都比较迟缓。初起时适宜用隔蒜片艾灸,服用仙方活命饮来消散;如果没有效果,就服用透脓散,待脓液成熟后用针刺破排脓。溃破后,内外治疗方法都按照痈疽溃疡的门类进行处理。

隔蒜灸法(见首卷“灸法”相关内容)

仙方活命饮

透脓散(俱见“肿疡门”相关内容)

上马痈、下马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