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把他们通通掳走!(2/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三藩之变:大清帝国风云录》最新章节。

举着大顺旗的穷人窦志忠,跟含着金钥匙的王家父子,就在直隶干过仗。

阶级利益的斗争,从来都是你死我活。

吴应熊听懂了,感情窦志忠是想要杀了这个世仇啊。狗日的窦开山,原来“投名状”是要我来给他投的。

“窦兄弟啊,这老头都半截身子埋土里的人了,也翻不起什么波浪,要不算了吧。”吴应熊觉得没啥必要对着一个老头打生打死的。

这老头你说他抗清吧,算不上,但家人死在清廷手里倒是事实;说他拥清吧,也不见得,毕竟还终身不仕清呢。

读书人更多是讲究“家国情怀”,讲究先“家”后“国”的儒生思想。

毕竟读书人的楷模曲阜孔家都奉表投降了,人家王余佑作为一个普通读书人,终身不仕就已经算是有底线的了,你还想要人家在京畿之地造反啊?

“世子,我没那么小心眼。”

窦开山却是摇摇头。

“主要是这老头是修的是兵家,他编撰《乾坤大略》、《十三刀法》、《兵民经略图》等兵略,而且他教学生,都是文武兼修的。日后他们如果被清狗征召,可能会成为我军劲敌。”

窦开山一脸严肃地告诫吴应熊,大概意思就是“人才宁可毁掉,也不能留给敌人”。

这倒是很符合兵家一贯的行事风格。

吴应熊挠着脑袋,想着要怎么把“儒生对朝廷而言就是尿壶”的意思说给他听时,书院大门“吱呀”地大开,几人惊得赶紧躲到一旁避免被人发现。

从书院里走出一个背着行囊四十出头的中年人,后还有一个小老头出门相送。

“铸万啊,真的不再呆些日子么,过完年再走吧。”小老头望着眼前的年轻人,眼里满是不舍。

对这个小他十五岁的年轻人,小老头非常喜欢,欣赏他的锐气、欣赏他的“天地之道故平,不平以倾天下”的平等思想。

甚至透露出要收他为徒的想法,可年轻人还是拒绝了。

小老头可是北方大儒啊。

“感念王公招待,这半年在见麟求学,甄受益匪浅。只是甄仍想四处游历,看看这天下不平事,希望能为天下百姓,求得安宁大治之道。”

中年人深深向小老头鞠了个躬。

游学求知,已经打扰人家够久了,哪还有留在人家家里过年的道理。

“唉,罢了罢了,天下无不散之筵席,去吧。”小老头摆了摆手,一脸惋惜。

“易直,你替我送送铸万吧。”

站在老头身后弟子走前一步,向中年人拱手道:“唐兄,某送你出城。”

中年人想到这半年来老者对自己的点拨,心中感激不已,整理好衣冠后,又恭恭敬敬地对着老者一躬到地。

“先生,唐甄走了。”

几人声音不大,却被一旁啰里吧嗦劝解窦开山的吴应熊听到。

特别是听到“唐甄”和“铸万”这个名字,吴应熊更是猛地转过头,瞪大眼睛看着眼前的黢黑男子,眼里更是掩不住的震惊与狂喜。

随即转过头,一改常态,神情严肃地对窦开山说:“窦兄弟你说得对,人才不能留给清廷。”

还没等窦开山反应过来,便指着书院门口的中年男子道:

“跟着他们,不管用什么方法,通通掳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