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12章 双念坊的晨光与线影(下)(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万尾妖王的影新书》最新章节。
雨是后半夜开始下的,豆大的雨点砸在双念坊的瓦片上,噼啪声响里混着细碎的“沙沙”声——不是雨声,是虫爬的动静。
小石头第一个被惊醒,他抱着绣了一半的护身符缩在床角,左额角的旧疤突然发烫。窗外的花田里,孩子们挂的护身符正逐个熄灭,淡金色的光像被墨汁浸染般迅速变黑。
“夫人!虫!好多虫!”小花的尖叫刺破雨幕,她举着油灯冲进来,灯芯的光抖得像风中残烛。缠骨夫人掀帘而出的瞬间,浑身的血液几乎冻住——花田上空黑压压一片,蚀骨虫的翅膀振出嗡嗡的共鸣,每只虫都只有指甲盖大,通体漆黑,口器闪着幽蓝的光,落在护身符上,三两下就啃出个洞。
“拿线!”缠骨夫人嘶吼着扑向绣架,指尖被针尖扎出血也浑然不觉。她要赶在虫群爬进坊内前,把“万菊阵”的第一朵雏菊绣完。线轴滚落的声音、孩子们的哭声、虫群的振翅声搅成一团,就在这时,一个冰冷的声音毫无征兆地钻进每个人耳朵里,像冰锥扎进骨髓:
“永龟堂军团本开战。”
藏刚把最后一根镇魂幡的流苏系好,闻言猛地抬头,幡上绣的“镇”字突然渗出鲜血——这是军团本开启的征兆,当年阿芷爹就是在这三个字渗血后,带着弟兄们冲进了影主的炼核窟。
“是影主的残音!”丫丫的手指被幡面的血烫得缩了缩,“他死前留了后手,用蚀骨虫潮逼我们开军团本!”
虫群已经爬过门槛,最前面的几只落在小石头的绣绷上,瞬间啃穿了布面。小石头吓得大哭,却死死把绣绷抱在怀里:“不准咬我的花!”
缠骨夫人的绣针突然顿住,她看着虫群啃食绣品的模样,突然想起阿念当年被影主的爪牙抢走绣帕时,也是这样死死抱着不肯放。“都别哭!”她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血丝,“阿芷教过,线比虫牙硬!”
她抓起烧红的铁钳,夹住缠骨线往烛火里烤,线遇热化作金红色的液珠,滴在绣布上瞬间凝成花瓣形状。蚀骨虫落在上面,立刻发出滋滋的灼烧声,蜷成焦黑的团。“小花,把你的头发线拿来!”缠骨夫人吼道,“老堂主,药炉烧旺!把念芷花瓣全倒进去!”老堂主把一整筐念芷花瓣倒进药炉,沸腾的药汤突然炸开,金色的水汽直冲屋顶,在梁上凝成一张巨网,虫群撞上去就像撞进滚烫的糖浆,纷纷坠落。这是用全坊人的药渣和泪水熬的汤,比镇魂幡的威力更烈。
藏扛着镇魂幡冲进雨里,幡面扫过之处,虫群成片落下,却很快又有新的虫涌上来。“丫丫!东南角!”他喊道,那里的虫群最密,显然是虫卵聚集的方向。丫丫应着,甩出腰间的绣线——线的另一端系着小石头的护身符,此刻正泛着最后的光。
“接住!”她把线抛给藏,两人借着药汤水汽的掩护,在虫群里拉出一道金线,线过之处,虫尸铺成了条路。藏低头看了眼幡上渗血的“镇”字,突然咬破指尖,将血滴在字上:“阿芷爹说过,军团本的阵眼,得用守坊人的血开。”
血珠融进字里,镇魂幡突然暴涨三倍,幡面展开如盾,将虫群挡在三丈之外。但蚀骨虫还在从地里往外爬,泥土被拱得像沸腾的粥,藏知道,必须尽快找到虫卵的核心。
花田里,缠骨夫人的“万菊阵”已经绣了二十七朵。她的手指被虫咬得全是血洞,血滴在布上,正好成了花心的颜色。孩子们围着她坐成圈,每人手里都攥着根浸了药汤的线,线的另一头系在她的绣绷上——这是“共念阵”,用孩子的纯念力加固防线。
“还差三朵!”缠骨夫人的视线开始模糊,虫群的振翅声让她头晕,却死死盯着布上的空白处。突然,一只蚀骨虫落在她的手背,她没躲,反而猛地攥拳,将虫捏在掌心。虫的口器刺穿皮肤,剧痛中,她反而笑了:“阿念,你看,娘比当年勇多了。”
掌心的血渗进绣线,最后三朵雏菊竟同时绽放,金线顺着孩子们的线蔓延开,与药炉的水汽网连成一片。“成了!”老堂主的喊声带着哭腔,他看见万菊阵的光穿透雨幕,在天上凝成一朵巨大的雏菊,花瓣层层展开,每片花瓣上都映着张脸——有阿芷,有阿念,还有那些死在影主手下的弟兄。藏和丫丫顺着虫群的轨迹挖到锁魂塔地基下的密室时,正撞见最可怕的景象:影主的头骨被蚀骨虫啃得只剩半边,眼眶里却嵌着颗发绿的珠子,无数细小的虫卵正从珠子里涌出来。而珠子下面,压着块褪色的绣帕——是阿念当年藏的,上面绣着半朵雏菊,针脚歪歪扭扭。
“是影主的炼核珠!”丫丫的声音发颤,“他把残魂封在珠子里,用阿念的绣帕镇着,就等着今天借虫群复活!”
藏举起镇魂幡,幡面的金光与珠子的绿光撞在一起,发出刺耳的裂帛声。“阿念的帕子,凭什么压着!”他嘶吼着挥幡砸向珠子,却被一股巨力弹开,撞在石壁上。蚀骨虫潮更凶了,爬满他的后背,啃得衣袍滋滋作响。
“用这个!”丫丫突然想起什么,从怀里掏出个油布包——是缠骨夫人塞给她的,里面是阿念暗格里的纸条,“缠骨夫人说,阿念的字里有他的气!”
她将纸条点燃,灰烬撒在镇魂幡上,幡面突然剧烈震动,“镇”字的血珠滴落在绣帕上。绣帕像活过来似的,残破的雏菊突然舒展,与幡上的字合二为一。影主的头骨发出一声凄厉的尖啸,炼核珠瞬间布满裂痕,虫卵失去源头,纷纷化作脓水。
虫群开始溃散,藏瘫坐在地,后背的伤口火辣辣地疼,却看见绣帕飘到他面前,上面的半朵雏菊旁,竟慢慢显露出另一半——是阿芷的笔迹,针脚细密,正好补上阿念没绣完的地方。
雨停了,晨光从密室的缝隙里照进来,落在绣帕上。藏轻轻捡起它,发现帕子背面用金线绣着行小字,是阿芷爹的笔迹:“线不断,家就不散。”双念坊的花田里,万菊阵的光还未散去,孩子们正蹲在地上捡蚀骨虫的尸骸——老堂主说这虫壳磨成粉,能做最好的染料。小石头举着补好的护身符跑过来,左额角的疤彻底消失了,帕子上的雏菊沾着露水,亮得像新绣的。
缠骨夫人坐在绣架前,给最后一朵雏菊收针。她的手缠满绷带,却笑得比谁都亮:“看,三十朵齐了。”绣布上,三十朵雏菊围着朵大花,大花的中心,是阿念和阿芷的名字,用金线绣得紧紧挨在一起。
藏把那方合二为一的绣帕铺在花田里,阳光晒得布面发烫,帕子上的雏菊竟慢慢晕染开来,化作真正的念芷花,在田埂上开得遍地都是。丫丫数着花瓣,突然笑了:“你看,阿芷和阿念的花,比我们绣的好看。”
老堂主拄着拐杖走过来,药炉里飘出淡淡的药香,混着花香格外清冽。“军团本是开了,”他看着满地的花,“但赢的不是阵,是线。”
远处,孩子们又开始绣新的护身符,绣针穿梭的声音像春蚕啃叶,温柔又坚定。缠骨夫人摸着绣架上的“万菊阵”,突然听见耳后传来熟悉的童声,像极了阿念:“娘,线没断哦。”
她回头,阳光里仿佛有个小小的身影跑过,手里举着朵雏菊,衣角飘起的弧度,和当年阿念跑向她时一模一样。入秋后的第一个赶集日,双念坊的木门被叩响时,藏正在教孩子们绣“防虫符”。敲门的是个背着竹篓的老汉,裤脚沾着泥,竹篓里装着些干瘪的草药,最上面压着张泛黄的布——布上用歪歪扭扭的线绣着个“安”字,针脚松垮,却看得人心里发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