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0章 巷战观摩(三)(1/1)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我在抗日卖军火》最新章节。
参谋长见状,笑着点头:“魏德曼大使既然感兴趣,那我们就安排一场专项性能展示。贾主任,把场地设在城内的巷战工事区,用实战场景来检验装备,这样更直观。”
“是!” 贾建设立刻领命,转身召集士兵清理场地。魏德曼一行人紧随其后,沿着碎石路走向巷战工事区 ,这里仿照真实城镇搭建了高低错落的房屋、沙袋掩体和地下战壕,甚至还设置了模拟平民房屋的标识,完全还原了巷战中的复杂环境。
最先展示的是催泪弹和闪光弹。贾建设拿起一枚墨绿色的催泪弹,向众人介绍:“这是我们使用的催泪弹,弹体采用防滑树脂材质,士兵戴手套也能稳稳握持。
它的有效作用范围是 15 平方米,烟雾扩散速度很快,而且刺激性成分浓度可调节 。 对付负隅顽抗的敌人用高浓度,遇到有平民的场景就换低浓度,避免造成永久性伤害。”
随着士兵将催泪弹从窗口投入,几秒钟后,淡蓝色的烟雾便从房屋缝隙中涌出。贾建设伸手示意众人靠近:“大家可以感受一下,烟雾只在房屋内聚集,不会向外扩散太远,这样既能压制屋内敌人,又不会影响外围战友的行动。”
魏德曼凑近房屋,果然只闻到淡淡的刺激性气味,并未感到强烈不适,他不禁点头:“考虑得很周全,德军的催泪弹经常出现烟雾扩散失控的问题,这点值得我们学习。”
紧接着是闪光弹展示。一个士兵将一枚银色闪光弹扔向 10 米外的掩体,“嘭” 的一声轻响后,刺眼的白光瞬间照亮整个工事区,即便站在 20 米外的魏德曼,也下意识眯起了眼睛。
待白光消散,贾建设解释道:“这枚闪光弹的光强能达到 流明,持续时间 0.8 秒,刚好能暂时致盲敌人,又不会损伤视网膜。而且它的爆炸声压控制在 120 分贝,不会震伤士兵的耳膜 —— 巷战中,士兵的听觉和视觉同样重要。”
魏德曼的一名随从拿起闪光弹的残骸,发现弹壳底部刻着细密的纹路,贾建设补充:“这是防滑纹路,也是缓冲结构,落地时能减少弹壳破损的概率。我们做过测试,即便从 3 米高的屋顶掉落,它也能正常引爆。”
接下来展示的是 41 式轻机枪和自动枪榴弹。一名机枪手架起 41 式轻机枪,对着 500 米外的靶场连续射击,弹链顺畅供弹,枪口几乎没有明显跳动。
贾建设报出参数:“这挺轻机枪的理论射速是每分钟 600 发,实际战斗射速 300 发,采用 7.62 毫米口径弹药,有效射程 800 米。它的枪身重量只有 9.2 公斤,比你们的 MG34 轻了近 2 公斤,巷战中士兵可以单手携行转移,关键的是他在全天候包括北方寒冷地带也能正常使用。”
魏德曼走上前,试着提起轻机枪,果然比他熟悉的 MG34 轻便不少。他问道:“这么轻的枪身,连续射击时精度能保证吗?”
贾建设笑了笑,让士兵换了一个靶位,连续射击 10 发子弹 —— 弹孔在靶纸上形成了一个直径不足 10 厘米的圆。“我们在枪管上加装了可拆卸的制退器,还优化了枪托的缓冲结构,连续射击时的后坐力比 MG34 小 40%,精度自然有保障。”
随后是自动枪榴弹展示。士兵举起自动榴弹发射器,“通通通” 三发演习弹射出,精准命中 200 米外的碉堡模型,弹体炸开的橙色颜料覆盖了整个碉堡射击孔。
贾建设介绍:“这款自动枪榴弹的有效射程 250 米,破甲厚度 80 毫米,对付轻型装甲车或碉堡绰绰有余。而且它不用单独携带发射器,直接加装在步枪上就能使用,大大减轻了士兵的负重。”
最让众人期待的,还是 85 式单管火箭炮。一名士兵扛着火箭炮,对准800 米外的模拟工事扣下扳机,演习弹拖着橘色尾焰飞出,落地后扬起巨大的尘土,工事被直接掀翻。贾建设报出数据:“这款火箭炮的射程能达到 800 米,破片杀伤范围 50 米,重量只有 12 公斤,单兵就能携带。
。”
听到这里,魏德曼突然开口:“参谋长阁下,我知道苏联有一种‘喀秋莎’多管火箭炮,火力非常猛烈。贵军的这款单管火箭炮虽然灵活,但火力密度似乎不足 。
不知你们有没有多管型号的火箭炮?” 在他看来,单管火箭炮更适合单兵突袭,若要面对大规模敌人,还是多管火箭炮的压制力更强。
参谋长听完后,嘴角勾起一抹笑意,对贾建设吩咐:“把 36 管的 85 式火箭炮开过来,让魏德曼大使见识见识。” 很快,一辆军用皮卡车驶到工事区 。
车斗上架着一座 36 管的火箭炮发射架,黑色的炮管密密麻麻排列着,看起来简陋又笨重,与苏联 “喀秋莎” 的钢铁发射架相比,显得有些 “不起眼”。
魏德曼看到这一幕,眉头微微皱起,语气里带着一丝不以为然:“参谋长阁下,这款火箭炮的炮管这么多,发射时会不会出现卡壳?而且这种车的底盘这么轻,恐怕承受不住发射时的后坐力吧?” 他的随从也纷纷点头,显然对这款 “拼凑出来的装备” 不太看好。
参谋长没有解释,只是对贾建设点头:“开始试射。” 士兵们迅速调整火箭炮角度,对准 500 米外的空旷靶场。
随着贾建设一声令下,士兵按下发射按钮 ——36 枚演习弹几乎同时飞出,橘色的尾焰在空气中划出 36 道弧线,密集得像一片火焰雨。几秒钟后,靶场传来连续的闷响,烟尘滚滚而起,形成一道巨大的烟柱,即便隔着 500 米,也能感受到地面轻微的震动。
魏德曼和随从们瞬间僵在原地,脸上的不以为然被震惊取代。等烟尘散去,众人拿起望远镜查看靶场 —— 原本平整的地面上,布满了密密麻麻的弹坑,模拟工事被彻底摧毁,连旁边的树木都被气浪掀倒了好几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