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偶遇阿果出现铬(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机器变》最新章节。
秋阳把煤堆晒得发烫,石头蹲在土坡上数着新收的煤块,虎子扛着青铜镐从矿洞出来,汗珠子砸在地上,溅起细小的煤屑:“石头哥,今天又能多堆五十斤!阿牛琢磨的新撬法真管用,煤块碎的少多了。”
石头刚要应声,就看见五特从山路上走来,身后跟着王姨——她穿了件林晚新缝的粗布襦裙,脸色比两个月前红润多了,手里还挎着个竹篮,装着刚在后院摘的青菜。“二冬,今天咋没去青铜坊?”王姨笑着问,把竹篮递给他,“晚丫头说你爱吃清炒的野菜,让我给矿上的人带点。”
五特接过竹篮,指了指旁边的石头,对王姨说:“正好有件事想跟您商量。”他示意石头坐下,自己也蹲在煤堆边,“石头跟着我最久,踏实能干,对人也和善;林晚姑娘心细,性子也好,这两个月相处下来,您看他们俩……”
话没说完,王姨就明白了,眼里瞬间亮了:“二冬是想给他们俩牵线?”她看向石头,石头的脸一下子红到了耳根,攥着草绳的手都在抖。王姨忍不住笑,拍了拍石头的胳膊:“石头是个好小子,晚丫头要是能跟你,我放心。”
石头猛地抬头,声音有点发颤:“王姨……俺……俺怕委屈了林晚姑娘。”他以前是奴隶,现在虽然管着煤矿,可还是觉得配不上读过书、绣活也好的林晚。
“委屈啥?”五特拍了拍他的肩膀,“过日子看的是人心,你对林晚好,比啥都强。”王姨也跟着点头:“就是这话,晚丫头昨天还跟我说,石头哥帮她修鸡窝,怕她冻着手,自己把活儿都包了——这孩子心里有数着呢。”
正说着,林晚提着水壶过来,听见这话,脸一下子红了,转身就要走,被王姨拉住:“丫头别躲,跟你说正事呢。”林晚低着头,手指绞着衣角,小声说:“娘说了算。”
石头看着她泛红的耳朵,心里又热又慌,憋了半天,才挤出一句:“林晚姑娘,俺……俺以后肯定好好待你,不让你受委屈。”
五特看着两人的模样,忍不住笑:“那就这么定了,过几天选个好日子,就在宅子里办了。村里的李大叔和李婶平时帮着照看后院,到时候请他们来吃顿喜酒。”
婚礼办得简单,却热闹。赵姐蒸了两笼掺了白面的馒头,林丫帮林晚梳了头发,用红绳系了个简单的发髻。五特给石头和林晚各做了件新的粗布衣裳——是用他铸青铜换的银子买的细棉布,比平时穿的粗布软和多了。
村里的李大叔扛着一坛自酿的米酒来,李婶则带了块绣着并蒂莲的布巾,塞给林晚:“丫头拿着,往后好好过日子。”石头穿着新衣裳,站在院子里,看着林晚走过来,手都不知道往哪儿放,还是五特推了他一把,他才敢伸手,牵住林晚的手——她的手很软,带着点绣活留下的薄茧。
宴席就摆在院子里,石板桌上摆着炒野菜、蒸红薯,还有赵姐炖的鸡汤——是前几天虎子在后山抓的野鸡。四冬和三冬围着桌子跑,林丫给大家添酒,王姨看着新人,眼圈红红的,却一直在笑。石头端着酒碗,走到五特面前,咕咚一口喝干:“二冬,俺这辈子都记着你的恩。”
五特摆摆手:“往后好好过日子,把煤矿管好,就是对我最好的报答。”
婚礼过后没几天,五特就把虎子、阿牛、小三叫到一起,指着院子里堆的煤块说:“光卖原煤不行,镇上的人家嫌原煤烧起来烟大,咱们把煤做成煤坯子,掺点黄泥,压成方块,烧起来烟小,还耐烧。”
他蹲下来,和泥、掺煤,示范着把煤泥塞进木模里,压平,再倒出来,一个方方正正的煤坯就成了。“虎子力气大,负责和煤泥;阿牛手巧,管着木模压坯;小三心细,把做好的煤坯摆好晒干,别受潮。”五特把木模递给阿牛,“先做一百个试试,晒干了拉去镇上卖。”
三人学得认真,虎子和煤泥的时候,汗水顺着下巴往下滴,却一点都不偷懒;阿牛调整木模的松紧,压出来的煤坯个个整齐;小三把煤坯摆得间距均匀,还在旁边插了根竹竿,怕下雨时能及时盖茅草。赵姐和林晚也来帮忙,林晚的手巧,帮着把煤坯边缘的碎泥抹平整,石头则忙着统计数量,记在小本子上。
三天后,晒干的煤坯码成了小山。五特让石头套上牛车,拉着煤坯去镇上,还特意让虎子跟着——怕镇上的人不认识煤坯,不知道咋用。
到了镇上的集市,石头把煤坯摆开,刚喊了一声“卖煤坯喽”,就有人围过来,指着煤坯问:“这黑方块是啥?能烧吗?”
“咋不能烧?比木头耐烧多了!”五特从牛车上拿出两块煤坯,又找旁边卖柴火的借了两块木头,在空地上摆好,“大家看着,咱们做个试验。”他掏出火折子,先点燃木头,木头很快烧了起来,火苗虽旺,却烧得快,没一会儿就成了灰烬;接着他点燃煤坯,煤坯刚开始火苗不大,却慢慢烧得越来越旺,烟也比原煤小很多,烧了半柱香的时间,还在燃烧。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这煤坯烧一次,顶得上木头四次!”五特指着还在燃烧的煤坯,对围观的人说,“而且便宜,一文钱两个,比买木头划算多了。”
镇上的人都惊呆了,卖包子的张掌柜第一个掏钱:“给我来二十个!我家包子铺烧火费木头,这煤坯正好用!”接着,买的人越来越多,你十个我二十个,没一会儿,车上的煤坯就卖光了。还有人没买到,拉着石头问:“小伙子,明天还来不?俺们多要些!”
石头笑着点头:“来!明天多拉点,您早点来!”
回去的路上,虎子坐在牛车上,兴奋地说:“石头哥,这煤坯太好卖了!以后咱们天天做,肯定能多赚银子!”
石头也笑,心里却记着五特的话。回到宅子,他连忙找到五特,把卖煤坯的银子递过去:“二冬,都卖光了,还不够卖,镇上的人说明天还要。”
五特没接银子,推回给他:“这银子你拿着,以后煤矿的账都归你管——买奴隶、买工具、大家的饭食,都从这里面出,记好账就行。”他顿了顿,忽然拽着石头往院角走,声音压得低了些,“现在有件更要紧的事跟你说。”
石头见他神色严肃,连忙点头:“二冬您说,俺都听着。”
“我得走了。”五特的指尖蹭过袖口的铁屑,那是昨天铸青铜时沾的,此刻却凉得像冰,“要去很远的地方找金属铬,没有这东西,很多事都做不成。”他抬头看向正追着蝴蝶跑的三冬,九岁的身子站在秋阳里,看着比同龄孩子瘦小些,却笑得透亮,“我这一走,最少半年,什么时候能回来,连我自己都说不好。”
石头心里一沉,刚要开口,就被五特按住肩膀:“听我把话说完。这家里的事,我彻底交给你和林晚两口子。三冬还小,夜里总怕黑,你让四冬和林丫多陪着她,睡一个屋也好,别让她孤零零的。”他从怀里掏出个布包,里面是这些年攒下的碎银子,还有一张画着煤矿煤层的草图,“银子你收着,万一煤坯卖不动,就用这个应急;草图上标了哪片煤层厚、哪片容易挖,别让兄弟们白费力。”
“二冬,您带上俺吧!”石头急得声音都变了,“路上好歹有个照应,您一个人……”
“不行。”五特打断他,语气不容置疑,“你得留在这,守着家,守着三冬,守着矿上的人——这比跟着我有用。”他看着石头泛红的眼眶,伸手拍了拍他的后背,像以前无数次那样,“别告诉其他人我要走,也别让我跟他们告别,这场面太难受,我怕走不了。”
石头咬着牙,攥紧了手里的布包,指节都泛了白,好半天才憋出一句:“二冬,您放心,俺肯定看好家,看好三冬,等您回来。”
五特点点头,目光扫过院子——赵姐在摘后院的青菜,王姨坐在廊下缝补衣裳,林晚和林丫在晒煤坯,四冬牵着三冬的手,正把野花往她发间插。他默默记下村口石碑上的字:黑山西村。以后不管走多远,只要想起这个名字,就知道该往哪回。
“我走之后,教虎子他们武术别停,矿上人多,得有能镇住场的;赵姐要是问起我,你就说我去青铜坊住几天,别让她担心。”五特最后看了一眼三冬,那丫头正举着野花朝他笑,喊着“哥哥快来”,他却只是挥了挥手,转身往山路走。
走了几步,身后传来石头的声音:“二冬!您路上小心!俺们等着您!”
五特没回头,只是挥了挥手,脚步没停。秋风吹起他的粗布衫,露出九岁瘦弱的肩膀,却扛着比这具身体重百倍的牵挂——他必须把家弄好,把能安排的都安排好,才能放心去找金属铬,才能让三冬以后有个安稳的将来。
第二天一早,石头去奴隶市买奴隶,路过五特的房间时,门是虚掩的。他推开门,里面收拾得干干净净,桌上放着张纸条,上面是五特歪歪扭扭的字——毕竟这具身体的手,还没完全习惯握笔:“好好过日子,勿念。”
石头把纸条叠好,揣进怀里,走到矿上,虎子他们正等着他安排活。“干活吧。”石头拿起青铜镐,递给新来的奴隶,声音有点哑,却透着坚定,“二冬说了,咱们把煤矿管好,把家守好,他就会回来。”
虎子用力点头,扛起青铜镐走进矿洞;阿牛把木模摆好,开始和煤泥;小三则拿着小本子,认真地记着今天的煤坯数量。阳光洒在煤堆上,泛着黑亮的光,牛车拉着煤坯往镇上走,车轮压在土路上,留下深深的痕迹——那是他们的日子,一点点往前过,带着希望,等着五特回来。
王姨坐在院子里,看着三冬和四冬玩耍,手里缝着给五特的棉衣——虽然不知道他什么时候回来,可她想着,等他回来,天气肯定冷了,得有件暖和的衣裳穿。林晚则在旁边绣着帕子,上面绣着个小小的“冬”字,想着等五特回来,给他擦汗用。
石头每天都把账记好,晚上的时候,就拿出五特写的纸条,看了又看。他教虎子他们武术,虎子学得最认真,说等二冬回来,要保护他;阿牛琢磨出了新的煤坯模具,一次能压两个,做得又快又好;小三则和镇上的掌柜们熟了,他们都愿意提前订煤坯,银子也给得爽快。
煤矿的规模越来越大,奴隶从十二个变成了二十个,煤坯每天能卖上千个,家里的银子也越来越多。赵姐在后院种了更多的菜,还养了十几只鸡,每天都能捡鸡蛋,给三冬和四冬补身体。三冬夜里再也不喊着找哥哥了,因为四冬和林丫总陪着她,给她讲山上的故事,哄着她睡。只是偶尔看到山路上的行人,她还是会拉着石头的衣角问:“石头哥,哥哥是不是快回来了?他说要给我买糖的。”
石头总会蹲下来,摸了摸她的头:“快了,二冬肯定在回来的路上了,等他回来,肯定给你带最好吃的糖。”
只有他知道,每次说这话时,怀里的纸条都会硌得胸口发疼——他不知道五特能不能找到金属铬,不知道他路上会不会遇到危险,只能守着这个家,守着这句承诺,等着那个九岁的身影,重新出现在山路上。
北风卷着碎雪,往衣领里钻。五特把粗布衫裹得更紧些,九岁的身子在深雪里陷出浅浅的坑,每走一步都要费极大的力气。他已经离开黑山西村半个月,翻过三座山,渡过两条河,金属铬的踪迹依旧渺茫,随身携带的粟米饼只剩最后一块——还是林晚临走前,掺了芝麻和糖,给他烤的。
越往深山走,路越难行。这天傍晚,寒风里忽然混进些微弱的呜咽声,像小猫的叫,又像受伤的兽。五特攥紧腰间的青铜匕首——那是他用第一炉铁打的,刃口磨得发亮,是他唯一的防身武器。循着声音往山谷里走,积雪越来越厚,呜咽声也越来越清晰。
转过一道弯,眼前的景象让他猛地顿住脚。
谷底的背风处,雪薄些,露出枯黄的草。一个小姑娘蜷在雪地里,穿的单衣破得露出棉絮,冻得发紫的手紧紧抓着半根枯树枝。她想站起来,腿却软得发颤,刚直起一点身子,就重重摔在雪上,只能用手撑着地面,一点一点往前爬——爬向不远处,那丛结着红果的灌木。
五特走过去时,她还在爬,手指在冻硬的土地上划出细痕,指甲缝里渗着血,却像没知觉似的,眼里只有那点红果。“你要吃这个?”五特蹲下来,声音因为连日赶路,有些沙哑。
小姑娘猛地抬头,露出张和他差不多大的脸,脸颊冻得通红,却带着警惕,像受惊的小兽。她不说话,只是往后缩了缩,手却还指着那丛红果,喉咙里发出“呜呜”的声音。
五特这才发现,她的嘴唇肿得厉害,嘴角还有干涸的血痂——像是冻裂的,又像是被人打过。他顺着她的目光看向红果,那是山里常见的火棘果,红得发亮,却酸涩得很,冻过之后更是硌牙。“这个不好吃,会扎嘴。”五特从怀里掏出最后一块粟米饼,递过去,“吃这个,软和。”
饼还带着点体温,裹在油纸里,没受潮。小姑娘盯着饼,咽了口唾沫,却没接,只是怯生生地看他,又低头看自己的腿——她的裤腿破了个大洞,露出的脚踝肿得老高,像是崴了,又像是冻坏了。
“腿不能爬,会冻坏的。”五特把饼放在她手边,伸手想去碰她的脚踝,却被她猛地躲开。他收回手,放缓声音:“我不碰你,我帮你生堆火,暖和暖和。”
谷底有枯树枝,五特捡了些,掏出火折子——是石头给他的,里面的火绒填得很足。火折子吹亮时,小姑娘明显吓了一跳,往后缩了缩,却又忍不住往火堆的方向凑了凑。火苗舔着树枝,发出“噼啪”的响,暖意慢慢散开,她冻得发紫的手指终于有了点血色。
“吃吧,我不抢你的。”五特指了指粟米饼,自己则靠在火堆边,拿出水壶——里面的水早就冻成了冰,他放在火堆边烤着。
小姑娘盯着他看了半天,见他真的没动,才慢慢伸出手,抓起粟米饼,小口小口地啃。饼里的芝麻香混着糖味,她吃得很慢,像是怕吃完就没了,眼泪却顺着脸颊往下掉,砸在饼上,晕开小小的湿痕。
“你家在哪?”五特看着她脚踝的肿包,“怎么一个人在这里?”
小姑娘咬着饼,摇了摇头,还是不说话,只是指了指自己的喉咙,又摆了摆手。五特愣了愣,才明白——她不能说话。
水壶里的冰化了些,五特倒出一点温水,递到她面前:“慢点吃,喝点水,别噎着。”
她接过水壶,小口喝水,眼神里的警惕少了些。五特看着她的单衣,想起三冬——三冬现在穿的是赵姐缝的棉袄,里面填着新的棉絮,暖和得很。他把自己的粗布衫脱下来,递过去:“穿上,别冻着。”
这件衫子是林晚做的,针脚很细,里面填了薄棉。小姑娘看着他只穿一件单衣,摇了摇头,把衫子推回去。“我不冷,我火力壮。”五特说着,故意挺了挺胸膛——其实他也冷,只是这具身体里的灵智核能稍微调节体温,比普通人耐冻些。
她还是不肯穿,只是把衫子叠好,放在旁边,继续啃饼。五特没再劝,只是往火堆里添了根树枝,问:“你是来找东西的吗?”
小姑娘啃饼的动作顿了顿,点了点头,指了指山谷深处,又做了个“挖”的动作。五特心里一动:“你找石头?黑色的,硬邦邦的石头?”他想起自己找的金属铬,常藏在黑色矿石里。
小姑娘眼睛亮了,用力点头,又指了指自己的腿,做了个“摔”的动作,然后就开始爬——原来她是为了找矿石,摔了腿,只能爬着走。
五特心里像被什么东西扎了一下。他想起三冬,三冬要是摔了腿,早就哭着找他了,可这个小姑娘,却一个人在山里爬,只为了找块石头。“你找那种石头做什么?”
小姑娘放下饼,在雪地上画起来——画了个小房子,然后画了个生病的人躺在床上,最后画了块黑色的石头,箭头指向病人。五特看懂了:“你家人病了,需要那种石头治病?”
她用力点头,眼泪又掉了下来,在雪地上砸出小小的坑。
火堆边的树枝快烧完了,五特又去捡了些,回来时,看见小姑娘正把剩下的半块饼往他手里塞。“你吃吧,我不饿。”五特推回去,“我还要赶路,你要是腿不好,我送你回去?”
小姑娘摇了摇头,指了指山谷深处,又指了指自己的腿,意思是她还没找到石头,不能回去。五特看着她红肿的脚踝,皱了皱眉:“你这样爬,走不出山谷的,会冻死在这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