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徐庶入许都(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三国无双:开局召唤霍去病》最新章节。
徐州城外的晨光刚刺破云层,江东大军的营地里已响起急促的号角声。孙策身披银甲,手持虎头湛金枪,立于高台上望着远处曹军动向,昨夜斥候传回消息,曹操已命典韦率领三万豫州守军驰援徐州,河北大军也正星夜兼程赶来,不出两日便能抵达。若继续僵持,江东军恐陷入腹背受敌的困境。
“伯符,不能再等了!” 程普策马来到台下,声音带着几分急切,“典韦勇冠三军,三万豫州兵皆是精锐,再加上河北援军,我军虽胜,却也折损不少,若硬拼下去,怕是要吃亏!” 太史慈与黄盖也紧随其后,两人眼中虽有不甘,却也明白局势已不容乐观。
孙策紧握着枪杆,目光扫过营中士兵,这些将士刚经历连日苦战,甲胄上还沾着血迹,却依旧挺直脊梁,眼中闪烁着战意。他深吸一口气,最终咬牙道:“传令下去,即刻撤军!让后勤部先清点粮草与战利品,骑兵殿后,务必确保大军安全返回江东!”
“遵令!” 众将齐声应下,转身去安排撤军事宜。营地里瞬间忙碌起来,士兵们快速收拾营帐,搬运缴获的粮草,此次徐州之战,江东军不仅斩杀曹军数万,还缴获了十几万石粮草,以及徐州城内搜刮的无数金银细软,一箱箱金银被装上马车,在晨光下泛着耀眼的光芒。
“将军,所有战利品都已装车,共得粮草十五万石,黄金三千两,白银五万两,还有玉器、绸缎若干!” 后勤部将领前来禀报,语气中满是兴奋。孙策点了点头,翻身上马,虎头湛金枪向前一挥:“撤军!回江东!”
随着一声令下,江东大军有序撤离,骑兵在前开路,步兵与辎重部队紧随其后,殿后的骑兵警惕地盯着徐州方向,防止曹军追击。沿途百姓得知是孙策大军,纷纷走出家门,手持瓜果酒水相送,自孙策拿下江东后,轻徭薄赋,百姓安居乐业,如今又大败曹军,更是让他声望大涨。“孙将军威武!”“多谢将军为百姓除害!” 的欢呼声此起彼伏,孙策勒马挥手,心中豪情万丈,经此一战,他已不再是 “威震江东” 的小霸王,而是天下皆知的抗曹名将!
江东军撤离的消息,很快传到了许都司空府邸。曹操正坐在大殿主位上,手中捏着徐州战报,脸色铁青如铁。殿内鸦雀无声,郭嘉、程昱、贾诩、司马懿四位谋士垂首而立,连大气都不敢喘 —— 自昨日得知孙策撤军,曹操便怒火中烧,此刻更是到了爆发的边缘。
“废物!都是废物!” 曹操猛地将战报摔在地上,声音震得大殿梁柱嗡嗡作响,“五万兵马守不住徐州一日,典韦三万援军刚出发,孙策就撤军了!这不是明摆着欺负我曹军无人吗?!” 他起身来回踱步,玄色锦袍在风中飘动,眼中满是狠厉,“孙策小儿,竟敢夺我徐州,杀我将士,此仇不共戴天!他日我必率大军南下,踏平江东,将他碎尸万段!”
郭嘉连忙上前,拱手劝道:“主公息怒。孙策虽胜,却也只是侥幸,如今他撤军而走,说明其也惧怕我军援军。徐州虽失,却也让我们看清了江东的实力,日后再图江东,便有了应对之策。当务之急,是整顿徐州残余兵力,防止孙策卷土重来。”
“应对之策?” 曹操冷笑一声,目光扫过众人,“若不是曹仁那废物丢了樊城,损兵折将,我何至于抽调豫州守军去救徐州?如今倒好,樊城丢了,徐州也没守住,我曹操的脸,都被他们丢尽了!”
话音未落,殿外传来亲兵的通报声:“主公,曹仁与李典两位将军绑缚请罪,此时正跪在殿外。”
曹操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杀意,咬牙道:“让他们进来!”
不多时,两名穿着布衣、浑身绑着绳索的人缓缓走进大殿。曹仁左臂的伤口尚未愈合,纱布上仍渗着血迹,脸色苍白如纸;李典也面色憔悴,身上的布衣沾满尘土,两人一进大殿,便 “扑通” 一声跪倒在中央,声音沙哑地齐声道:“罪将曹仁、李典,见过司空!”
曹操坐在主位上,手指紧扣案几边缘,指节泛白,目光如炬般盯着两人,怒火几乎要从眼底溢出:“李典!某素知你处事谨慎,才让你随曹仁前往樊城,盯着他莫要冲动!如今曹仁轻敌冒进,丢了樊城、折了兵马,你为何不阻止他?”
李典伏在地上,额头抵着青砖,声音带着难以掩饰的悲愤与无奈:“司空明鉴!末将自始至终都在劝阻曹仁将军,从他执意要攻新野,到他摆出八门金锁阵,末将再三进言,说刘备虽弱却不可小觑,需谨慎行事,可曹仁将军根本不听,还说末将是怕了刘备…… 事已至此,末将愿与曹仁将军一同领罪,任凭司空处置!”
曹操闻言,重重哼了一声,目光转向曹仁,语气稍缓却依旧冰冷:“胜败乃兵家常事,几万兵马、几座城池,孤还丢得起。孤真正在意的,是刘备,那织席贩履之徒,过去只会躲在别人羽翼下,如今竟能识破你的阵法,这才是最让孤意外的!”
曹仁身子一颤,连忙抬头,脸上满是羞愧与不甘:“禀司空!破我八门金锁阵的并非刘备!是他新拜的军师,名叫徐庶,末将的阵法刚摆开,他便看出了破绽,还派赵云带五百精甲从生门杀入、景门杀出,一举破了阵法!”
“徐庶?” 曹操眉头紧锁,低声重复着这个名字,眼中满是疑惑,“此人是何来历?孤为何从未听过?”
大殿内的谋士们也纷纷交头接耳,郭嘉、贾诩、司马懿等人皆面露茫然,这徐庶仿佛凭空出现,此前在中原与荆州一带,从未有过名声。就在这时,程昱从人群中走出,上前一步拱手道:“司空,此人末将认识。徐庶乃襄阳名士,早年曾因替友报仇,杀了当地恶霸,后化名逃难,隐居在荆州隆中一带。此人不仅精通兵法战策,还擅观星象、断吉凶,胸中韬略远超常人。”
曹操眼中闪过一丝惊讶,追问道:“哦?竟有这般能耐?他的才华,比你如何?”
程昱毫不犹豫地回答:“胜我数倍!”
“不可能!” 曹操猛地一拍案几,青铜酒樽都被震得晃动,酒液洒出大半,“你跟随孤多年,屡献奇策,怎么会有人比你强数倍?”
程昱神色严肃,再次拱手:“司空,末将所言句句属实,绝非妄言。那徐庶的才华,不仅胜我数倍,甚至可达数十倍!若给他足够的兵马与时间,必能成为一代名相!”
曹操沉默了,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案上的战报,心中翻江倒海,刘备过去只有关羽、张飞、赵云、张辽等猛将,虽勇猛却无谋士统筹,始终成不了气候;如今添了徐庶这等奇才,岂不是如虎添翼,要龙生双翼了?他猛地抬头,眼中闪过一丝狠厉:“如此人才,绝不能为刘备所用!程昱,你有何办法,能将徐庶召到许都,为某效力?”
程昱躬身道:“司空,徐庶此人有一软肋,至孝。他幼年丧父,与母亲相依为命,如果能找到其母,把他母亲请到许都,或许能让徐元直前来。”
曹操眼前一亮,眼中闪过一丝阴狠,立刻说道:“程昱!此事就交给你了!务必找到徐庶母亲,好生‘请’来许都。然后写一封书信给徐庶,就说他若不归降为我效力,我便将他母亲架在火上,活活烤死!记住,信要写得狠,人却要暗中照料好,别真伤了她,孤要的是徐庶的人,不是他的恨!”
“属下领命!” 程昱拱手退下,即刻去安排人手。曹操看着阶下的曹仁与李典,语气缓和了几分:“你二人起来吧。樊城之失,虽有过错,但念在你二人多年征战有功,暂且免去死罪,戴罪立功。日后随孤出征,务必夺回樊城,将功赎罪!”
“谢司空不杀之恩!” 曹仁与李典连忙叩首,起身时,曹仁左臂的伤口又开始渗血,却也不敢声张,只能强忍着疼痛退到一旁。
五日后,樊城城外,尘土飞扬,一支大军正缓缓驶来。为首的将领身披银甲,手持长枪,正是益州上将廖化,身后的三万益州军阵列整齐,随军的粮车与钱箱一眼望不到头,十万石粮草、数千箱钱财,皆是刘璋支援刘备的物资。
刘备得知消息,欣喜不已,亲自带着关羽、张飞、赵云、张辽与徐庶出城迎接。刚到城外,刘备便快步上前,握住廖化的手笑道:“廖将军远道而来,辛苦了!益州的支援,真是解了我军的燃眉之急啊!”
廖化连忙拱手回礼:“刘皇叔客气了!我家州牧说了,抗曹大业不分你我,益州愿与皇叔并肩作战,共讨曹贼!” 关羽、张飞等人也纷纷上前见礼,帐外顿时一片热闹景象。
就在众人熟络交谈之际,一名亲兵气喘吁吁地从远处跑来,手中高举着一封书信,冲到徐庶面前单膝跪地:“军师!许昌来的急信,说是给您的!”
徐庶心中一紧,连忙接过书信,拆开信封时手指都在颤抖。信纸展开,上面的字迹虽陌生,却字字如刀:“徐庶,汝母已被我擒至许都大牢。汝若三日内归降,母子尚可团聚;若执意助刘备逆贼,便将汝母架于火炉之上,活活烤死!”
“天呐!母亲啊!孩儿不孝,连累您受苦!” 徐庶看完信,猛地瘫坐在地,手中的信纸飘落,泪水瞬间浸湿了衣襟。
众人皆惊,刘备连忙上前扶起他:“元直,怎么了?信中说些什么?” 关羽、张飞等人也围了上来,眼中满是担忧。
徐庶哽咽着说道:“主公…… 我小弟许康已逝,母亲年过六旬无人供养,本就艰难…… 如今曹操抓了母亲下狱,说我若不归降,就要活活烧死她!” 他说着,猛地起身朝刘备躬身一拜:“恕我无礼!主公,我必须前往许昌,以自身赎母!” 话音未落,转身就要走。
“先生且慢!” 刘备连忙拉住他,“曹操奸恶,此信或许是离间之计!他即便再狠,也未必敢对六旬老人下此毒手!容我想想办法,派人行刺也好,赎买也罢,定能将老夫人救出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关羽按住腰间青龙偃月刀,怒目圆睁:“曹操老贼,竟敢用此卑劣手段!军师莫慌,某愿带三千兵马,连夜奔袭许都,定将老夫人救回!”
张飞也握紧丈八蛇矛,大声附和:“俺也去!顺便杀了曹操老贼,替军师报仇!” 赵云、张辽也纷纷请命,就连刚到的廖化都上前一步:“军师,我益州军也愿出一份力,随诸位将军前往许都!”
徐庶却连连摆手,泪水直流:“不可!万万不可!母亲在曹操手中,若是强行营救,他定会迁怒于母亲!我若去许都,至少能见到母亲,保她一时安全;我若不去,母亲真有个三长两短,我此生都难安啊!” 他说着,又要挣脱刘备的手离去。
刘备紧紧拉住他,眼中满是不舍:“元直,你再想想!这或许真的是曹操的奸计,就是要让你离开我啊!”
“主公,我想过了!” 徐庶泣不成声,“就算是奸计,我也要去!母亲在北方,冀州早已归曹,他要拿捏母亲,易如反掌!我身为人子,岂能坐视母亲受难?主公,容我告辞吧!” 他对着刘备深深一鞠,长袖触地,满是愧疚。
刘备看着徐庶决绝的模样,心中万般不舍,却也知道留不住他,只能高声喊道:“来人!备马!我要亲自送元直先生一程!”
一行人来到樊城城外的树林,晨雾尚未散尽,林间的树木枝繁叶茂,遮挡了远方的视线。徐庶翻身上马,对着刘备再次拱手:“主公,就此别过!望主公日后保重,成就大业!” 说罢,催马就要离去。
“元直!” 刘备望着他的背影,声音带着哽咽,“若有难处,定要设法传信!我定会想办法救你母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