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面条里的商机(2/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双生农女与官家闺蜜种田记》最新章节。
颜氏正沉浸在开发新产品的热情中,闻言低头看到小孙女亮晶晶的、充满期盼的眼睛,心里一软,伸手摸了摸她的脑袋:
“好,就知道你惦记着你阿爹!一会儿阿奶单独给你装一罐卤子,再包些炸好的面饼,让你顾九姐姐陪你去!”
“谢谢阿奶!阿奶最好啦!”舒玉高兴得跳了起来。
这边颜氏风风火火地带着一群妇人钻进灶房,开始了轰轰烈烈的“新品研发”。那边,元娘和刘秀芝也没闲着,两人凑到一起,低声商议起来。
“要是真卖,铺子里就得单辟个地方出来煮面浇卤,还得准备些精致点的碗筷。”元娘细声细气地规划着。
刘秀芝点头:“碗筷好说,我明天就去杂货市看看。就是这排期……眼下光是寿宴包子的订单就排到下月中了,罗家老夫人那边还要加订……这面要是做起来,人手怕是真的要转不开了。”她说着,目光不由得瞟向正在认真听颜氏吩咐的刘香、李娟那几个年轻媳妇。
元娘也注意到了,低声道:“娘既然让她们上手,想必也是要用的意思。我看刘香手脚稳当,李娟也细致,慢慢教着,应该能顶些事。”
“也只能这样了……”
刘秀芝叹了口气,既是甜蜜也是烦恼,“咱这家业……真是眼看着就越铺越大了!”
过了一会儿,灶房里飘出更加浓郁的、各种不同的油炸香气和勾人食欲的卤香味。颜氏端着一小盆炸得恰到好处、颜色金黄的面饼出来,又让周婆子捧出一瓦罐浓香四溢的番茄鸡蛋卤,仔细的篮子里放好。
“喏,就这些,够他俩吃一两顿了。”
颜氏把东西交给顾九,又叮嘱舒玉,“山上路不好走,仔细着点,别把卤子洒了。送了就赶紧回来,别耽搁!”
“知道啦阿奶!”舒玉脆生生应着,迫不及待地拉着顾九就往外走。
顾九一手稳稳提着篮子(,一手小心地护着舒玉。两人出了院子,往后山走去。
越往山上走,路越崎岖,树木也愈发茂密。但舒玉心里惦记着阿爹,脚步轻快,一点也不觉得累。好不容易爬到窑场,离得老远,就听见一阵洪亮又带着沙哑的笑声,那笑声里充满了巨大的喜悦和如释重负!
舒玉和顾九对视一眼,都加快了脚步。转过一个弯,只见窑口空地上,杨大江和钱师父两人正围着一堆刚刚出窑、还散发着余温的瓷器,笑得见牙不见眼!钱师父那被火燎得七长八短的胡子都快翘到天上去了,杨大江也是满脸烟灰,却掩不住那灿烂的笑容和眼里的光彩。
这一窑,显然又成了!而且看那堆瓷器的数量和品相,似乎比上一窑还要好!
“阿爹!钱爷爷!”
舒玉扬声喊道,像只快乐的小鸟扑了过去。
“哎!毛毛?你怎么又来了?”
杨大江见到女儿,又惊又喜,连忙弯腰想抱她,看到自己一手的灰,又讪讪地缩了回去。看到她身后的顾九和食盒,心里明白了八九分,又是感动又是心疼,
“山路难走,以后别老往这儿跑。”
钱师父也笑得满脸褶子:“小丫头来得正好!快看!这一窑的青花,釉色更匀了!胎子也更薄了!哈哈哈!老天爷赏饭吃啊!”
舒玉凑过去一看,果然!那些碗碟杯盏,比起上一窑,显得更加精致,釉面光滑温润,青花发色也沉稳了不少。
“钱爷爷太厉害了!阿爹也棒!”
舒玉毫不吝啬地送上彩虹屁,然后献宝似的从顾九提的篮子里端出那个小瓦罐,揭开盖子。
瞬间,一股浓郁诱人的、带着酸甜气息的番茄鸡蛋浓香弥漫开来,强势地冲散了窑口的烟火气。
“咦?这是啥?这么香?”钱师父的注意力立刻被吸引了过去,鼻子使劲嗅了嗅。
杨大江也咽了口口水:“闻着怪好闻的嘞?咋这么浓香?”
“这是阿奶新做的超级好吃的面!”
舒玉得意地宣布,指挥着顾九把炸面饼拿出来,“钱爷爷,阿爹,你们快尝尝!用开水一泡,或者煮一下,浇上这个卤子就行!可好吃啦!”
顾九已经麻利地找来碗和热水。将炸面饼放入碗中,浇上滚烫的开水,盖上盖子稍微焖了一会儿。然后掀开盖,将浓稠的番茄鸡蛋卤浇上去,搅拌均匀。
那金灿灿的面饼吸饱了汤汁,变得柔软却依旧韧韧的,混合着红黄绿相间的卤子,热气腾腾,香气扑鼻!
杨大江和钱师父早就被勾得馋虫大动,也顾不上烫,接过碗就大口吃了起来。
“唔!好吃!”
“这面……筋道!这卤子,酸甜开胃!香!”
两人吃得头也不抬,呼噜呼噜,几口下去碗就见了底,额头上都冒出了细汗,一脸满足。
“怎么样?好吃吧?”舒玉期待地问。
“好吃!太好吃了!”杨大江抹了把嘴,意犹未尽,“你阿奶这手艺真是绝了!”
钱师父也连连点头:“这味儿好!比干啃饼子强百倍!要是大冷天吃上一碗,浑身都舒坦!”
舒玉看着他们喜欢的样子,心里比吃了蜜还甜,趁机把家里打算把这面拿去铺子里卖,定价可能不便宜,主要卖给县城里富户的想法说了出来。
杨大江听完,憨厚地笑了笑:“你阿奶和你二婶主意正,她们觉得能行,那准没错!”
钱师父咽下嘴里满满的面,抹了把胡子上的汤汁,啧啧称奇:
“卖!必须卖!就冲这味儿,十五文一碗都不贵!那些有钱的老爷太太们,就好这口新鲜劲儿!肯定抢着买!”
得到了一致好评,舒玉心里更踏实了。她好奇地凑到新出窑的那堆瓷器前看了看,大多是碗、盘、碟之类的生活用具,胎质细腻,釉面光滑,比起之前的陶器,简直是天壤之别。她拿起一个白瓷盘子,盘子中心用青料简单勾勒了几笔兰草,别有一番韵味。
看着这光滑洁白的盘子,舒玉的小脑袋瓜里忽然又冒出一个念头:钱爷爷能把盘子烧的这么光滑好看,要是……要是能烧得再大点,再平整点,会不会就是瓷砖?贴在墙上或者铺在灶台上?那该多好打扫啊!肯定比现在这泥坯灶台干净亮堂多了!
她被自己这个大胆的想法弄得心里痒痒的,眼睛亮晶晶地看向正埋头苦吃的钱师父,张了张嘴,却又把话咽了回去。
钱爷爷现在正痴迷着烧碗烧盘呢,而且这瓷砖……听起来好像比碗盘难烧多了吧?该怎么跟钱爷爷开口呢?直接说“钱爷爷您能给我烧点贴墙的瓷片片”吗?他会不会觉得这孩子在异想天开?
舒玉捏着那只光滑的盘子,小眉头微微蹙起,陷入了新的“琢磨”之中。山风吹过,带来窑火的温度和新出窑瓷器特有的气息,也吹动了小女孩额前柔软的碎发。她看着远方郁郁葱葱的山岭,又看看手里洁白的瓷盘,只觉得眼前的世界充满了各种奇妙的可能,等待着她去发现,去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