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民生诉求下的反腐窝案(2/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县委办里的秋水长天》最新章节。

在邻县纪委监委的协助下,刘清成被连夜带回渝州市主城区。起初,他坚称 “与易公安、陈书安只是工作往来”,但当办案人员播放易公安、陈书安的供述录像,出示土地征收时他签字确认的 “低价出让文件” 时,他的心理防线彻底瓦解:“2017 年土地征收,是我提议压低补偿标准的,陈书安负责协调街道,易公安负责安抚村民,最后开发商给了 150 万好处费,我分了 60 万……2021 年我还通过陈书安,向易公安要过 2 万元‘过节费’……”

短短 28 天,专案组就查清了这起涉及 “2 名县处级(陈书安,刘清成)、1 名副处级(易公安)、1名科级(李刚)” 的四级干部反腐窝案,涉案总金额高达 232.2 万元,其中:

易公安:收受现金及财物合计 86 万元(含健身器材 10 万、路面维修 8 万、老纺织厂 10 万、社区服务中心 4 万、土地征收 40 万、其他 14 万);

陈书安:收受现金及财物合计 66 万元(含易公安 10 万、土地征收 50 万、其他 6 万);

刘清成:收受现金及财物合计 62 万元(含土地征收 60 万、其他 2 万);

李刚:收受现金及财物合计 18.2 万元(含充电桩 5 万、路面维修 5 万、分成款 4.2 万、其他 4 万)。

2023 年 12 月,县纪委监委发布通报:易公安、李刚被开除党籍、开除公职,涉嫌贪污、受贿犯罪问题移送司法机关;陈书安被取消退休待遇,涉嫌犯罪问题移送司法机关;刘清成被免去邻县副县长职务,开除党籍、开除公职,涉嫌犯罪问题移送司法机关。通报还曝光了 “围标串标、虚报预算、克扣补偿款” 等具体犯罪手法,在渝复县引发轩然大波。

“难怪我们反映的问题石沉大海,原来他们把民生钱都贪了!” 和平社区居民王大爷拿着通报,气得手发抖,“150 万土地补偿款啊,那是我们 58 户村民的养老钱,他们怎么敢这么黑!”

老码头商户张大叔更是愤怒:“路面维修偷工减料,我家孩子去年还摔了一跤,缝了 5 针,当时还以为是意外,现在才知道是他们贪腐导致的!”

反腐窝案曝光后,季秋水立刻在夔北街道召开了干部教育警示大会。会上,她通报了易公安、李刚等人的腐败案例,组织干部们观看了警示教育片,让大家深刻认识到 “民生无小事,腐败零容忍”。

“易公安、李刚等人,把民生工程当成谋私的工具,把老百姓的利益抛在脑后,最终落得身败名裂的下场,这是咎由自取!” 季秋水的声音铿锵有力,“我们作为基层干部,要时刻牢记‘为民服务’的初心,把老百姓的事当成自己的事,绝不能触碰腐败的红线。”

警示大会后,季秋水结合反腐窝案暴露的问题,对街道的民生服务机制进行了全面改革,制定了 “三条原则”,每条原则都融入了反腐防治措施:

(一)“24 小时响应,流程透明化”—— 杜绝 “暗箱操作”

建立 “民生诉求线上平台”,居民可通过微信小程序、电话、社区窗口等渠道反映问题,平台自动记录诉求内容、时间、责任人,全程可追溯,避免 “诉求被压下”;

24 小时内,由 “民生诉求快速处理小组” 对诉求进行分类,明确责任部门和责任人,通过平台派单,责任人需在 1 小时内确认接单,逾期未接单的,平台自动提醒,并记录在干部考核中;

公开诉求处理流程和进度,居民可通过线上平台实时查询,避免 “流程不透明,暗箱操作”。

(二)“3 天内办结,质量可追溯”—— 防止 “豆腐渣工程”

对于维修、清理等简单诉求,3 天内必须办结;对于采购、建设等复杂诉求,3 天内制定详细方案,明确办结时间,并向居民公示;

建立 “民生项目质量验收机制”,所有涉及采购、建设的民生项目,必须成立由街道干部、居民代表、专业人员组成的验收小组,验收合格后才能交付使用,验收报告需存档,便于后续追溯;

设立 “质量举报热线”,居民发现民生项目质量问题,可随时举报,街道将对举报问题进行调查,若发现存在腐败、质量问题,严肃追究责任人责任。

(三)“事后回访,满意度挂钩考核”—— 避免 “形式主义”

诉求办结后,1 天内由街道纪检监察室进行回访,询问居民满意度,回访记录纳入干部考核,满意度低于 80% 的,责令责任部门重新处理,并查找原因;

每月对民生诉求处理情况进行公示,包括 “响应率、办结率、满意度”,接受居民监督;

建立 “干部廉政档案”,将民生服务表现与廉政考核挂钩,若干部在民生服务中存在 “吃拿卡要、推诿扯皮” 等问题,记入廉政档案,影响评优评先和晋升。

新机制推行后,夔北街道的民生服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居民反映的问题,再也不用等半个月,而是能得到及时处理:

王大爷再次反映 “楼道灯坏了”,通过线上平台提交诉求后,10 分钟就收到了物业科的确认信息,当天下午,维修人员就上门更换了灯泡,第二天,街道纪检监察室还进行了回访,询问王大爷的满意度。“现在反映问题,又快又好,再也不用自己花钱解决了!” 王大爷笑着说。

张大妈反映 “小区健身器材损坏”,3 天内,维修人员就上门修好了损坏的器材,验收小组还对器材质量进行了检查,确保器材能正常使用。“以前坏了没人管,现在不仅修得快,还保证质量,太满意了!” 张大妈说。

年轻妈妈小陈反映 “小区充电桩不够”,街道在 3 天内制定了 “充电桩增加方案”,公开招标供应商,邀请居民代表参与验收,半个月后,10 个新的充电桩就安装好了,小陈再也不用为 “充电难” 发愁了。

更让人欣慰的是,新机制中的反腐防治措施,有效杜绝了 “腐败问题” 的发生。有一次,物业科科长刘军(新上任的)想在 “垃圾桶采购” 中指定供应商,被 “民生诉求快速处理小组” 发现后,立即制止,并对刘军进行了廉政谈话,将其行为记入廉政档案,起到了很好的警示作用。

年底,县纪委监委对夔北街道的民生服务改革进行了调研,对季秋水制定的 “三条原则” 给予了高度评价:“夔北街道的民生服务机制,将反腐防治融入民生服务的每个环节,既解决了居民的实际问题,又防止了腐败问题的发生,值得在全县推广!”

季秋水在民生服务总结里写道:“所谓‘快速’,藏在 24 小时的办结时限里、线上平台的派单速度里、回访的满意度里 —— 把‘群众急’变成‘我们急’,才能让民生服务‘暖到心’。而所谓‘廉洁’,藏在透明的流程里、严格的验收里、严肃的考核里 —— 只有守住廉政底线,才能守住民生初心,让老百姓真正感受到政府的温暖和担当。”

夕阳下,季秋水站在和平社区的巷子里,看着居民们在修好的健身器材上锻炼,看着孩子们在新增的充电桩旁给电动车充电,看着老人们在明亮的楼道里散步,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她知道,民生服务改革的路还很长,但只要坚持 “为民服务、廉洁从政” 的初心,就一定能让夔北街道的居民们住得更安心、过得更舒心,让每一位居民都能感受到 “政府始终在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