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民生诉求下的反腐窝案(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县委办里的秋水长天》最新章节。

初冬,夔北街道,寒风裹着细雨,打在居民楼的窗户上,发出淅淅沥沥的声响。季秋水撑着伞,跟着社区主任老周,走在和平社区的巷子里,手里拿着一本厚厚的《民生诉求台账》—— 上面记满了居民反映的问题:“3 栋 2 单元楼道灯坏了”“5 栋下水道堵塞”“小区健身器材损坏”,不少诉求的备注栏里,写着 “已上报 10 天,未处理”“居民自行解决”。

“季书记,您看这台账,居民反映的都是小事,可就是没人管。” 老周叹了口气,指着 3 栋 2 单元的楼道口,“王大爷上周反映楼道灯坏了,社区上报到街道物业科,物业科说‘等下周统一采购灯泡’,这都等了 10 天,还是没动静,王大爷没办法,自己花 20 块钱买了灯泡换上的。”

走进王大爷家,客厅里的灯亮着,却显得有些昏暗。王大爷坐在沙发上,手里拿着一张皱巴巴的诉求单,上面写着 “楼道灯损坏,请求维修”,落款日期是 10 天前。“季书记,不是我小气这 20 块钱,是这事太气人了。” 王大爷的声音有些激动,“楼道灯坏了,晚上出门摔了怎么办?我们老两口年纪大了,眼神不好,每次上下楼都要扶着墙走。反映问题的时候,社区说‘很快就修’,结果等了 10 天,还是没人管,这不是拿我们老百姓的事当儿戏吗?”

季秋水的心沉了下去 —— 楼道灯维修、下水道疏通,这些看似小事,却关系到居民的日常生活。她又走访了 5 户居民,发现类似的情况不在少数:张大妈反映 “小区健身器材损坏”,等了半个月没人修;李大叔反映 “楼下垃圾桶满了”,等了 3 天还是没人清理;年轻妈妈小陈反映 “小区充电桩不够”,等了 1 个月还是没增加。

“为什么这么多民生诉求没人处理?” 季秋水回到街道办,立刻召开了民生诉求处理专题会。会上,物业科科长刘军支支吾吾地说:“季书记,不是我们不处理,是流程太繁琐 —— 居民反映问题,社区要先登记,再上报街道,街道审批后,再联系施工队或采购物资,整个流程下来,至少要 10 天,遇到采购流程复杂的,还要更久。”

“流程繁琐不是借口。” 季秋水的语气很严肃,“老百姓的事,再小也是大事。我们不能让‘流程’耽误了‘民生’,必须简化流程,提高效率,让居民反映的问题能及时解决。”

她当即决定:成立 “民生诉求快速处理小组”,由她亲自牵头,社区、物业科、城建办等部门人员组成,要求 “居民反映的民生诉求,24 小时内响应,3 天内办结,办结后及时回访”。同时,她还安排工作人员,对近 3 个月的民生诉求台账进行梳理,排查未处理的诉求,逐一解决。

“民生诉求快速处理小组” 成立后,工作人员很快梳理出了未处理的诉求,共 56 件,涉及楼道维修、垃圾清理、设施更换等。在处理 “和平社区健身器材维修” 时,工作人员发现,这批健身器材是 2 年前采购的,当时的采购合同由原街道党工委书记易公安签字审批,供应商是 “渝复县诚信体育器材公司”。

“奇怪,这批健身器材才用了 2 年,就坏了 3 台,质量也太差了。” 工作人员小王拿着采购合同,疑惑地说,“合同上写的是‘国标优质器材’,单价 8000 元,可现在市场上的国标器材,至少能用上 5 年,而且单价只要 6000 元。”

“民生诉求快速处理小组” 成立后,工作人员用三天时间梳理完 56 件未处理诉求,其中 “和平社区健身器材维修” 的台账引起了重点关注 —— 台账显示,这批 2021 年采购的 15 台健身器材,仅 2023 年就报修 12 次,维修申请均被 “需统一审批” 为由搁置。

工作人员小王拿着泛黄的采购合同走进季秋水办公室,合同首页 “渝复县诚信体育器材公司” 的公章旁,法定代表人 “张强” 的签名格外刺眼。“季书记,您看这合同漏洞太大了!” 小王指着 “设备清单” 页,“15 台健身器材,标注‘国标优质’,单价 8000 元,总预算 12 万元。但我查了同期市场报价,同型号国标器材单价最高 6200 元,15 台总费用顶多 9.3 万元,这一下就虚报了 2.7 万元!”

季秋水接过合同,指尖划过 “验收报告” 页 —— 验收人员仅签了 “合格” 二字,未附任何检测报告。她突然想起三个月前参加县纪委监委警示教育会时,通报的 “工程领域行贿人员名单” 里,“张强” 的名字赫然在列,当时他因涉嫌向多个民生项目行贿,已被留置审查。

“小王,立刻查三个事:一是 2021 年健身器材采购的完整流程,包括招标记录、资金流向;二是张强公司的工商注册信息,看是否有易公安或其亲属的关联痕迹;三是调取近三年老码头路面维修、小区充电桩建设的项目档案。” 季秋水的声音透着凝重,“这不是简单的虚报,可能是系统性的利益输送。”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三天后,小王带着一叠厚厚的调查材料回来,脸色凝重得能滴出水:“季书记,查出来了,这是个连环套!”

他先摊开健身器材采购的银行流水:“2021 年 10 月,街道按合同向张强公司支付 12 万元后,张强当天就分两笔转账 ——5 万元转到易公安妻子的堂弟李某名下,备注‘货款代收’;另外 3 万元转到一个空壳公司‘渝复县恒通商贸有限公司’,而这家公司的实际控制人,是易公安的小舅子!剩下的 4 万元,才是张强公司的实际成本,采购的根本不是国标器材,而是山东某小作坊生产的‘三无产品’,连基本的承重检测都没做,所以两年就频繁损坏。”

更惊人的是招标流程 —— 小王调出当时的招标记录,发现参与竞标的 3 家公司中,除张强的公司外,另外两家 “渝复县健乐器材公司”“渝复县康体设备公司”,法人代表分别是张强的侄子和妹夫,三家公司实为 “关联企业”,形成 “围标串标”。“易公安当时作为街道党工委书记,主导招标流程,故意设置‘供应商需具备 3 年以上本地服务经验’的门槛,把外地正规厂家排除在外,确保张强公司中标。”

接着,小王又拿出小区充电桩建设的档案:“2016 年,街道计划新增 20 个充电桩,预算 20 万元。原街道办副主任李刚负责这个项目,他直接指定张强公司承接,合同单价 1 万元 / 个,远超市场价 6000 元 / 个,虚报 8 万元。事后,张强分两次向李刚行贿共 5 万元,一次通过现金交给李刚的司机,一次转账到李刚儿子的留学账户,备注‘生活费’。更过分的是,他们还约定,张强公司垄断小区充电业务,每度电加价 0.3 元,利润按 3:7 分成,仅 2017 年,李刚就分得‘分成款’4.2 万元。”

老码头路面维修项目的腐败更触目惊心 ——2017 年,该项目预算 35 万元,易公安和李刚与张强勾结,将实际施工成本压到 18 万元,通过 “虚报工程量”(如将 1000 平方米路面报成 1500 平方米)、“使用劣质材料”(用风化砂石代替沥青)等方式,套取 17 万元。其中,易公安分得 8 万元,李刚分得 5 万元,张强留 4 万元。“这就是为什么路面不到 1 年就出现 20 多处裂缝,居民 2018 年以来反映了 7 次,每次都被易公安以‘自然损耗’为由压下,甚至让物业科伪造‘维修记录’,掩盖质量问题。”

小王还拿出一份关键证据 —— 张强公司的内部账本,上面详细记录了向易公安、李刚的行贿明细:2017-2021 年,张强共向易公安行贿 4 笔,合计 32 万元(含健身器材 10 万元、路面维修 8 万元、老纺织厂改造 10 万元、社区服务中心建设 4 万元);向李刚行贿 3 笔,合计 14.2 万元(含充电桩 5 万元、路面维修 5 万元、分成款 4.2 万元)。账本每页都有张强的签名,还附着部分银行转账回执复印件。

“季书记,这些证据链已经完整了 —— 招标围标、虚报预算、利益输送、伪造验收,他们把民生项目当成了‘提款机’!” 小王的声音带着愤怒,“就因为他们贪腐,居民的健身器材坏了没人修,充电桩不够用,走路还得绕开路面裂缝,这太不像话了!”

季秋水的拳头攥得发白,指节泛青。她立刻拨通县纪委监委案件监督管理室主任的电话,将调查到的 “围标串标证据、银行流水、关联企业信息、内部账本” 等 17 项证据一一汇报,最后补充道:“这不是个案,是涉及多项目、多人员的系统性腐败,必须彻查!”

县纪委监委当即启动 “提级办理”,由纪委副书记牵头成立专案组。此时,被留置的张强正处于 “心理防线松动期”,专案组结合季秋水提供的证据,连夜提审张强。当办案人员将健身器材采购的银行流水、关联企业工商信息、内部账本复印件摆在他面前时,张强的心理防线彻底崩溃。

“我说…… 我全说!” 张强的声音带着哭腔,不仅承认了向易公安、李刚行贿的事实,还供出了更惊人的内幕 ——2015 年老纺织厂改造项目中,易公安为了让张强公司中标,曾找到时任渝复县副县长的陈书安 “打招呼”,事后易公安从张强给的 10 万元好处费中,拿出 4 万元送给陈书安;2018 年社区服务中心建设项目,陈书安又帮易公安协调 “增加预算”,易公安再次行贿 6 万元,累计向陈书安输送 10 万元。

“还有刘清成!” 张强突然抬头,“2018 年夔北街道土地征收,刘清成当时是分管国土的副县长,他和陈书安、易公安合谋,把 120 亩集体土地按‘工业用地’低价出让给开发商,克扣村民补偿款 800 万元,三人分了 150 万元,其中刘清成分得 60 万元,陈书安 50 万元,易公安 40 万元!我当时帮他们跑腿送过一次现金,所以知道这事!”

县纪委监委根据张强的供述,迅速固定证据 —— 调取 2017年土地征收的补偿款发放记录,发现 120 亩土地的补偿标准确实低于同期市场价,涉及 58 户村民,每户平均少拿 13.8 万元;查询陈书安的银行流水,2017-2021 年有两笔合计 10 万元的 “匿名转账”,来自易公安妻子堂弟的账户,与张强供述的行贿时间完全吻合;找到当年参与土地征收的村干部,证实曾被易公安要求 “不要向村民透露补偿标准细节”。

证据确凿,县纪委监委第一时间向渝州市纪委监委汇报,请求对县处级干部陈书安、刘清成启动审查调查程序。

某日上午 9 点,县市监局局长易公安正在召开 “食品安全专项整治” 会议,会议室门突然被推开,两名市纪委监委工作人员出示 “留置通知书”。易公安的脸瞬间从 “严肃” 变成 “惨白”,手里的会议议程掉在地上,声音发颤:“我…… 我是市管干部,你们是不是搞错了?”

“易公安,2017 年和平社区健身器材采购,你通过围标串标让张强公司中标,收受贿赂 10 万元;2018年老码头路面维修,你虚报工程量套取 8 万元……” 工作人员当场念出 3 项关键罪证,易公安的额头渗出冷汗,瘫坐在椅子上,再也无力狡辩。

留置室里,易公安起初还想 “丢车保帅”,只承认收受张强 10 万元,试图隐瞒与陈书安、刘清成的勾结。但当办案人员拿出他妻子堂弟向陈书安转账 4 万元的银行凭证、土地征收补偿款的差额明细时,他终于崩溃,供述了完整的犯罪事实:

“2014年老纺织厂改造,我找陈书安帮忙协调招标,事后从张强给的 10 万元里拿了 4 万给他;2017 年社区服务中心建设,陈书安帮我把预算从 25 万提到 30 万,我又送了 6 万……2018年土地征收,刘清成说‘这是块肥肉’,让我和陈书安配合压低补偿标准,最后分了我 40 万……” 易公安的声音越来越小,“我知道错了,我不该拿老百姓的救命钱……”

与此同时,退休在家的陈书安正陪着孙子在小区散步,市纪委监委工作人员找到他时,他还故作镇定:“我都退休了,还查我干什么?” 直到办案人员出示易公安的供述录音、银行转账记录,他才沉默下来,最终交代了收受易公安 10 万元、与刘清成共同贪污土地补偿款 50 万元的事实。

最具冲击力的是对刘清成的查处。此时的刘清成已调任邻县副县长,正以 “招商引资领导小组组长” 的身份,在县工业园区接待外地客商。当市纪委监委工作人员走进洽谈室,出示 “留置通知书” 时,刘清成的脸瞬间涨红,又变得惨白。客商们面面相觑,场面一度陷入尴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