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督查数据的"较真到底"(2/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县委办里的秋水长天》最新章节。

季秋水拿起账本,手指轻轻拂过那些空白的 “发放日期”:“刘会计,你有没有想过,这些空白的日期背后,是老百姓的期待?他们盼着分红过日子,我们却把没到手的钱算进收入,这不是骗他们吗?”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刘敏的眼圈红了:“季主任,我知道不对,可我只是个会计,上面怎么说,我就怎么做。要是我不按要求统计,镇领导要受批评,我也可能丢工作。我家里还有两个孩子要养,实在没办法啊。”

离开财政所时,正好遇到几个来问分红的村民。他们围着季秋水,七嘴八舌地说:“领导,我们的分红什么时候能发啊?”“是不是被人挪用了?”“我们等着钱给孩子交学费呢!”

季秋水耐心地安抚他们:“大家放心,我们一定会查清分红的情况,尽快给大家一个答复。”

看着村民们渐渐散去的背影,小王的心情格外沉重:“科长,我以前总觉得数据只是数字,没想到背后关系着这么多老百姓的生计。我们要是不较真,老百姓的希望就落空了。”

季秋水点点头:“所以我们必须把数据核实清楚,不仅是对县委负责,更是对老百姓负责。”

三、青山乡的 “两难困境”

第三天,他们去了青山乡。青山乡是个山区乡,路不好走,车子在蜿蜒的山路上颠簸了两个多小时才到达。乡长孙伟是个三十多岁的年轻人,脸上带着几分疲惫,看到季秋水一行人,连忙说:“季主任,您可算来了!关于分红的事,我正想向您汇报呢。”

在乡办公室里,孙伟拿出一份合作社的财务报表,叹了口气:“季主任,我们乡的合作社是去年成立的,主要种高山蔬菜。本来今年行情不错,能有不少分红,可没想到夏天一场暴雨,把蔬菜都淹了,损失惨重。现在合作社账上根本没钱,分红的事只能拖着。”

“那农业局要求你们统计‘预估分红’时,你们为什么不说明情况?” 季秋水问道。

孙伟苦笑:“怎么没说?我跟农业局的人说了好几次,可他们说‘先按预估数算,等以后有钱了再补’。还说要是我们乡拖了全县的后腿,年底考核要受影响。我也是没办法,一边是老百姓盼着分红,一边是上级要‘漂亮数据’,我夹在中间,真是左右为难。”

他拿出手机,打开一个村民微信群,里面满是村民问分红的消息:“您看,每天都有村民问我分红的事,我都不敢回复。有个大爷,儿子在外打工摔断了腿,就盼着分红治病,我每次见到他,都觉得对不起他。”

季秋水和小王跟着孙伟去了合作社的蔬菜基地。基地里的大棚大多已经坍塌,只剩下几根生锈的钢架,地里长满了杂草。几位村民正在地里清理杂草,看到孙伟带着人来,纷纷围上来。

“孙乡长,我们的分红什么时候能给啊?” 一位中年汉子问道,“我家孩子明年要上大学,就等着这笔钱交学费呢!”

孙伟的脸涨得通红,支支吾吾地说:“大家再等等,合作社正在想办法……”

“等?我们都等了大半年了!” 另一位村民激动地说,“当初让我们入股,说年底有分红,现在倒好,钱没见到,连个说法都没有!是不是你们把钱挪用了?”

季秋水连忙上前安抚:“大家别激动,我们是县里督查室的,这次来就是为了查清分红的事。合作社遇到了困难,我们会帮着一起想办法,争取尽快给大家一个交代。”

村民们的情绪渐渐平复下来,但眼神里的失望却难以掩饰。一位老大娘拉着季秋水的手,眼眶通红:“领导,我们信你。你一定要帮我们问问,我们这些农民,就靠这点钱过日子啊。”

离开青山乡时,天色已经暗了下来。车子在山路上行驶,小王看着窗外的夜色,轻声说:“科长,我现在才明白,基层干部真的不容易。他们不是故意要造假,是被‘数据压力’逼得没办法。”

季秋水点点头:“所以我们督查,不仅要查问题,还要帮基层解决问题。农业局只想要‘漂亮数据’,却没考虑到合作社的实际困难,没考虑到老百姓的期待。我们要做的,就是把这些真实情况反映上去,让数据回归真实,让老百姓的利益得到保障。”

回到县城后,季秋水连夜整理了抽访记录 ——12 户脱贫户的访谈录音、合作社的财务报表、村民的诉求清单,还有现场拍摄的照片,满满当当装了一个档案袋。她看着这些材料,心里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让数据回归真实,给老百姓一个交代。

第二天一早,季秋水就带着这些材料,再次来到农业局。这一次,她没有再给农业局 “解释的机会”,而是直接把材料摊在局长赵国华面前,语气坚定:“赵局长,这是我们在三个乡镇的调查结果。老百姓没拿到手的分红,被你们提前算入收入,这不是‘统计口径差异’,是数据造假!”

赵国华看着材料,脸色从红变青,最终叹了口气:“季主任,我承认,我们错了。我们也是为了县里的荣誉,没想到会造成这么大的影响。我现在就组织人员重新统计,按‘实际到账’的原则,修正数据。”

季秋水看着赵国华,语气缓和了一些:“赵局长,荣誉固然重要,但老百姓的信任更重要。数据可以不完美,但不能不真实。我们现在修正数据,虽然可能影响评选,但能保住老百姓的信任,这才是最重要的。”

赵国华点点头,拿起电话:“我现在就通知各乡镇,重新统计低收入增收数据,务必保证真实准确!”

看着赵国华忙碌的身影,季秋水心里松了一口气。她知道,这只是第一步,接下来,还要帮合作社解决困难,让老百姓尽快拿到分红,让 “真实数据” 背后,是老百姓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一周后,农业局重新提交了《全县低收入增收督查报告》。新的报告显示,全县脱贫户人均增收为1180元,比最初的1500元少了320元。

季秋水在审核通过后,在报告的末尾加了一段批注:

"数据可以不完美,但不能不真实——1180元的真实增长,比1500元的虚假数字更有说服力。所谓'真实',不是追求'漂亮数字',是敢于暴露'不完美'——老百姓要的不是'纸上增收',是'口袋里的真金白银'。"

她把修正后的报告送到县委书记李建国办公室。李建国看完后,连连点头,"做得好,秋水!你这股'数据较真'的劲,保住了咱们县的'诚信招牌'。"

几天后,市脱贫攻坚督查组来到渝复县检查工作。当他们看到这份修正后的报告时,给予了高度评价,"渝复县不搞数据造假,实事求是反映成果,这种做法值得全市学习!"

督查组还决定把这份报告作为"真实督查"的范本,印发给全市各县区参考。

这天下午,小王拿着修正后的报告,来到季秋水办公室。

"科长,我想跟您谈谈。"小王的表情有些凝重。

季秋水放下手中的工作,"怎么了,小王?"

"以前我总觉得'数据差不多就行',没必要太较真。"小王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通过这次事件,我才明白,差一分钱都是对老百姓的不负责。"

季秋水欣慰地笑了,"小王,你能有这样的认识,说明你已经真正理解了督查工作的意义。记住,我们的工作不是为了追求表面的完美,而是为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终让老百姓受益。"

她站起身,走到窗前,望着外面的景色,"督查工作就像一盏灯,照亮的是真相,温暖的是民心。我们要做的,就是让这盏灯一直亮下去。"

小王重重地点了点头,"科长,您放心,我一定会记住今天的教训,做一个较真、负责的督查人。"

随着"真实督查"范本在全市推广,渝复县督查室的工作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认可。季秋水也接到了更多重要的督查任务。

这天,她正在办公室整理材料,李建国书记突然来访。

"秋水,有个重要任务要交给你。"李建国的表情严肃,"市里准备在我们县试点'智慧督查'系统,利用大数据技术提高督查效率和精准度。我想让你牵头负责这个项目。"

季秋水有些意外,"李书记,这是对我们督查室的信任,我们一定全力以赴!"

李建国满意地点头,"我相信你们的能力。记住,技术是手段,真实是灵魂。无论工具如何先进,我们督查工作的初心不能变——为老百姓办实事,为县委决策提供准确依据。"

送走李书记后,季秋水站在窗前,思绪万千。她知道,这又是一个新的挑战,也是一个新的机遇。

"小王,召集大家开会!"季秋水转身对门口的小王说道,"我们有新的任务了!"

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她的脸上,照亮了她坚定的眼神。季秋水知道,她的督查之路还很长,但只要坚持"较真到底"的原则,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没有完成不了的任务。

在这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新时代,季秋水和她的团队,正以崭新的姿态,迎接每一个新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