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值班交接的 “责任闭环”(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县委办里的秋水长天》最新章节。

初秋的晨光透过县委综合科办公室的百叶窗,在水磨石地面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季秋水站在靠窗的文件柜前,指尖拂过刚装订好的《值班交接清单》样本,米白色的封面右下角印着小小的 “县委办综〔202X〕17 号” 文号,这是她上周带着小林、小赵熬了三个通宵才敲定的版本。

办公室里静得能听见中央空调的送风声,隔壁督查室传来打印机吞吐纸张的声响,间或夹杂着走廊里工作人员脚步匆匆的动静 —— 这是县委大院里最寻常的清晨,却藏着牵动全县运转的细微齿轮。季秋水翻开清单,钢笔字写的备注栏里,小林的字迹格外显眼。

“夔北街道改造项目信访件” 那一页,除了清晰记录的信访人姓名、身份证号、联系电话,还贴着一张半透明的便签,用不同颜色的笔标注着关键信息:蓝色是信访人首次反映时间(7 月 12 日),黑色是诉求核心(补偿款发放延迟),红色则是后续跟进节点 ——“7 月 15 日 14:30 联系夔北街道办副主任王建军,确认补偿款已拨付至财政专户,承诺 7 月 18 日前完成公示并发放,逾期可直接联系街道办信访专员李娜(138XXXX5678)”。

季秋水的指尖在便签上顿了顿,想起上个月小林刚接手值班工作时的模样。那时的交接本上满是潦草的字迹,“夔北街道信访事” 几个字后面跟着省略号,问起具体情况,小林只含糊说 “好像是拆迁的事,对方挺激动的”。可现在,连信访人提到的 “邻居家补偿款比自家多 2000 元” 这种细节,都被他在备注栏里用括号补充说明,还特意标注 “已核实邻居为困难户,享受额外补助政策,需在答复时一并解释”。

再往后翻,小赵负责的 “防汛物资盘点表” 更是细致得让人惊喜。表格里不仅列明了 1 号仓库的沙袋数量(2000 条,有效期至 2026 年)、2 号仓库的救生圈(150 个,充气阀完好率 100%),还在 “异常情况” 栏用加粗字体写着:“2 号仓库救生衣缺 5 件(规格为成人 XL 码),7 月 16 日 9:17 已通过 OA 系统向信息科提交补充申请,单号 HQ,信息科科员张萌回复‘3 个工作日内到货’,预计 7 月 19 日验收后补充入库”。表格下方还附着一张小小的验收流程图,用箭头标注着 “物资到货→核对规格数量→检查质量→填写验收单→录入系统→更新清单”,每一步后面都留着签名和日期的空白栏。

季秋水把清单轻轻放在办公桌上,目光扫过墙上的值班表。上个月暴雨预警那夜,就是因为小赵和小林口头交接时漏了 “1 号仓库抽水泵缺备用零件” 的事,导致后半夜仓库积水,差点淹了防汛物资。那天凌晨三点,她接到电话后冒雨赶到单位,看着两个年轻人手忙脚乱地找零件,小赵的裤脚全湿透了,小林的眼镜上满是水汽,嘴里还不停念叨 “昨晚交接时忘了说”。

从那以后,季秋水就琢磨着要改改值班交接的规矩。她先是带着两人翻遍了县委办过去五年的值班记录,把漏事、误事的案例整理成表格,光是 “口头交接遗漏关键信息” 这一项,就占了总案例的 62%。接着又去信访局、应急管理局取经,看人家是怎么规范交接流程的。信访局的老科长还特意拿出他们的 “信访件交接台账”,指着上面的签字栏说:“每一笔都要有人签字,每一步都要能追溯,这样才叫负责任。”

现在看到清单上的细节,季秋水心里暗自欣慰,但她没有立刻表扬。在县委办待了十二年,她比谁都清楚,制度落地不能只看纸面,更要经得起实战检验。她拿起办公桌上的红色电话,拨通了信息科副科长的号码:“张科长,麻烦帮个忙,等会儿让你们科的人给综合科打个电话,就说 3 号仓库的应急灯坏了,昨晚巡查时发现的,还没来得及修。”

挂了电话,季秋水看了眼墙上的挂钟,上午 11 点半,离中午值班交接还有半小时。她走到隔间门口,故意提高声音说:“小林、小赵,等会儿信息科可能会来电话说点事,你们留意着点,顺便跟下午值班的人交接清楚。”

小林正对着电脑整理文件,闻言抬头应道:“好的季科长!” 小赵则停下手里的活,拿出笔记本记了下来,还特意画了个小圆圈做标记 —— 这是季秋水教他们的习惯,重要的事要用特殊符号标注,避免遗漏。

中午 12 点,值班交接时间一到,小赵先坐在了交接桌前。他把《值班交接清单》摊开,左手拿着笔,右手拿着上午的工作记录本,一条一条核对。小林站在旁边,手里攥着刚整理好的信访件台账,眼神紧紧盯着清单。

“信访件部分没问题,夔北街道那个已经备注清楚了,下午我再跟进一下街道办的答复进度。” 小赵的手指划过清单上的每一行字,突然停在了 “应急物资状态” 栏。这一栏里写着 “1 号仓库:沙袋 2000 条、抽水泵 3 台(备用零件齐全);2 号仓库:救生圈 150 个、救生衣 95 件(缺 5 件待补充)”,可翻遍了这一页,都没提到 3 号仓库。

小赵皱起眉头,抬头看向小林:“信息科上午 10 点 20 分给我打电话,说 3 号仓库的应急灯坏了,昨晚巡查发现的,还没修,怎么清单上没记?”

小林先是一愣,随即一拍脑袋,懊恼地抓了抓头发:“坏了!上午整理夔北街道的信访回复材料,忙忘了补记!” 他说着就去拿笔,却被小赵拦住了。

“先别急着写,” 小赵拿出手机,调出通话记录,“我当时问了信息科,他们说还没确定维修时间,咱们得先跟他们确认清楚,不然下午值班的人没法跟进。”

两人立刻拨通了信息科的电话,接电话的是科员陈萌。“陈姐,上午说的 3 号仓库应急灯,现在维修安排好了吗?” 小林握着电话,小赵则拿出笔记本准备记录。

“已经联系维修师傅了,师傅说下午 2 点过去修,大概需要 1 个小时,修完后我们科会去验收,预计明天上午能完成所有流程。” 陈萌的声音透过听筒传来,清晰而详细。

“那验收的时候需要我们科派人一起去吗?应急灯关系到夜间值班安全,得确保没问题。” 小赵补充问道,眼神里满是认真。

“不用不用,我们验收完会把结果报给你们,要是有问题再跟你们对接。” 陈萌笑着说,“你们现在这交接流程可真细致,以前哪会问这么细。”

挂了电话,小林立刻在清单 “应急物资状态” 栏下方补充记录,字迹工整有力:“3 号仓库应急灯故障(7 月 17 日 10:20 信息科通知),已联系维修师傅,下午 2 点维修,预计 1 小时完成,信息科验收后于 7 月 18 日上午反馈结果”。写完后,他又拿出红笔,在这句话旁边画了个五角星,标注 “优先跟进:7 月 18 日上午 10 点前确认验收结果”,还在清单末尾的 “待办事项跟踪表” 里添上了这一项,明确了 “跟进人:小林(7 月 18 日)、验收反馈接收人:小赵(7 月 18 日)”。

躲在办公室门后的季秋水,把这一切看得清清楚楚。她看着两个年轻人没有丝毫推诿,而是立刻补全信息、明确责任,心里涌起一股暖意。记得刚带他们的时候,小林总觉得 “交接就是走个过场”,小赵也常说 “小事不用记那么细”,可现在,他们已经真正明白,县委办的工作没有小事,每一个细节都可能关系到全县的稳定。

第二天上午 8 点半,综合科的科务会准时召开。季秋水把《值班交接清单》放在会议桌上,让小林和小赵把昨天的交接过程给大家讲了一遍。会议室里静悄悄的,其他同事都认真地听着,时不时在笔记本上记录。

“大家看看,” 季秋水拿起清单,声音不高却很有分量,“以前我们交接,总想着‘把事交出去就行’,记的都是‘已经办完的事’,可那些‘没办完的事’、‘需要跟进的事’,往往才是最关键的。就像 3 号仓库的应急灯,要是昨天漏记了,下午值班的人不知道,晚上值班时万一发生紧急情况,后果不堪设想。”

她顿了顿,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现在的交接清单,不仅记‘已办的事’,还追‘未办的事’,更明确了‘谁来办’、‘什么时候办完’、‘办得怎么样’—— 这才是‘责任闭环’。我之前就跟大家说过,我们县委办是全县的‘中枢’,值班交接不是‘交差’,是‘交责任’。你多记一笔,就能让下一个人少走弯路;你多问一句,就能避免一场潜在的风险。”

坐在角落的老科员老芮轻轻点头,他想起去年冬天,就是因为值班交接时漏了 “县委书记第二天要去偏远乡镇调研” 的通知,差点让书记的行程出了岔子。要是当时有这样细致的清单,根本不会出那种纰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