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文风整改的钉子户(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县委办里的秋水长天》最新章节。

县委大院的梧桐树在春风里摇曳,叶片像一片片翻动的绿浪。季秋水坐在三楼综合科最靠窗的位置,手边是一杯早已凉透的茶水。她翻开农业局送来的《春耕工作汇报》,一股油墨味扑面而来,却掩不住那满纸的“官香”。整整五页纸,正文用三号仿宋、1.5 倍行距排得满满当当,乍一看像块厚实的“政策板砖”,可细细一读,却只听见一排排空心砖落地的回声——

“一、总体思路

坚持高位推动、系统谋划、精准发力,以‘早、快、实’三字诀为抓手,锚定‘稳粮、优供、增效’三维坐标,构建‘党委统筹、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群众参与’的闭环工作体系,形成上下贯通、左右协同、内外联动的春耕备耕新格局……”

“二、重点任务

(一)在‘统’字上下功夫。强化顶层设计,成立县委书记、县长任双组长的春耕生产指挥部,下设综合协调、技术指导、督查考核、宣传引导、安全保障五个专班,实行‘日调度、周会商、月研判’机制,确保春耕工作推进到哪里,组织领导就跟进到哪里。

(二)在‘优’字上做文章。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聚焦良种、良法、良田、良机、良制‘五良融合’,打造10万亩绿色高质高效示范区、20万亩节水增粮示范区、30万亩全程机械化示范区,辐射带动全县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28万亩以上。

(三)在‘实’字上见成效。突出项目为王,整合涉农资金2.6亿元,撬动社会资本1.1亿元,实施高标准农田、农机深松整地、耕地轮作试点、化肥减量增效、病虫害统防统治等十大工程,做到任务清单化、时间节点化、责任具体化。”

“三、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保障。实行县级领导包乡镇、乡镇领导包村组、村组干部包地块的‘三包’责任制,签订责任状124份,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链条。

(二)强化资金保障。县财政设立3000万元春耕备耕专项资金,实行‘专人、专账、专款、专用’,确保资金跟着项目走、项目跟着进度走、进度跟着责任走。

(三)强化技术保障。组建‘专家+骨干+土秀才’三级技术服务团,开展‘百人联百村、千人进千户’活动,累计举办培训36期,发放技术资料5.2万份,实现技术服务全覆盖。

(四)强化督查保障。成立3个常态化督查组,采取‘四不两直’方式,围绕农资下摆、农机检修、墒情监测等关键环节开展滚动式督查,发现问题现场交办、限期销号。”

“四、特色亮点

创新‘党建+春耕’模式,在田间地头建立临时党支部47个、党员先锋岗286个,开展‘党旗飘在田埂上’主题党日活动,让党徽在春耕一线熠熠生辉;打造‘互联网+春耕’平台,上线‘云备耕’小程序,实现农资订购、作业调度、气象预警、补贴申领‘掌上办’,累计注册用户4.8万人,点击量突破21万次;推出‘金融活水助春耕’行动,协调农商行、邮储银行发放信用贷款1.45亿元,惠及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社2173家。”

“五、下一步打算

继续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事事紧抓不放’的执行力、‘人人笃行不怠’的精气神,推动春耕备耕由‘开门红’向‘全年红’转变,为加快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贡献XX力量。”

一行行字像精心打磨的汉白玉栏杆,光泽耀眼,却经不起指尖轻轻一敲——全是空心的。季秋水拿笔在页边空白处画了一道又一道红线:

“播种面积128万亩——数据来源?”

“良种覆盖率96%——去年库存多少?今年调运多少?”

“整合涉农资金2.6亿元——哪2.6亿?财政指标文号?”

“技术服务全覆盖——专家团名单?电话?”

“云备耕点击量21万次——PV还是UV?峰值在哪天?”

……

空白处很快被问号占满,像一群扑棱着翅膀的小飞蛾,在灯下盘旋。她端起那杯凉透的茶,抿一口,苦味顺着舌尖一路滑到心里——这苦味不是茶叶的,是文字的:看似浓香滚烫,实则早已失了温度。

“小赵,”她把材料推给对面正在整理文件的赵雨桐,“联系农业局办公室,让他们补充具体数据。播种面积、良种覆盖率、农资下摆进度、农机调度台账,哪怕给一张Excel截图也行。”

小赵接过材料,面露难色:“科长,农业局那边说这是按往年模板写的,领导都没说有问题,还说我们管得太宽了。”

季秋水没说话,只是抬眼望向窗外。梧桐叶的影子投在玻璃上,像一张被揉皱的纸。她想起去年秋天,自己刚调来综合科时,老芮拍着她的肩膀说:“小季,你以前在报社写深度报道,现在写公文,得学会把‘辣味’藏在‘甜味’里。”可甜味裹得多了,辣味就被稀释得闻不见。

“模板?”季秋水冷笑一声,“模板是死的,地是活的。他们拿去年的模板糊弄今年的春耕,就不怕种子在地里造反?”

第二天一早,季秋水带着小赵直奔农业局。农业局的办公楼新刷了漆,门口“乡村振兴示范单位”的铜牌在阳光下闪闪发亮。但她们没去办公室,而是绕到后院,那里有一排上世纪八十年代建的平房,是农资仓库。

仓库门锁着,窗户用报纸糊得严严实实。季秋水敲了半天,一个穿着褪色蓝工装的管理员才慢吞吞地开了门。仓库里弥漫着霉味和杀虫剂刺鼻的气息,一袋袋种子码得像小山,但最上面几层的包装袋上,生产日期赫然印着“2023年3月”。

“这些种子是去年剩下的,今年还没清理……”管理员支支吾吾地说,手指不自觉地搓着衣角。

小赵蹲下身,撕开一袋玉米种子,里面的籽粒干瘪,指甲一掐就碎。“这还能发芽?”她小声问。

管理员做了个噤声的手势:“领导说考核要好看,先放这儿。等新种子来了,混着装车,谁也看不出来。”

季秋水没说话,只是掏出手机,对着过期种子的包装袋连拍十几张。包装袋左上角印着农业局的标志,右下角印着“XX县良种补贴专供”。

回到办公室,季秋水把照片和调研笔记整理成《春耕工作存在的3个具体问题》:

问题一:过期种子仍存仓库,数量与去向不明

? 现场核实:县农资仓库3号库堆放玉米、水稻种子共计1 847袋(40 kg/袋),生产日期全部为2023年3月—2023年7月,已超过保质期8—12个月。

? 风险后果:若按往年惯例“混装下摆”,将直接降低出苗率8%—15%,影响播种面积预估2.6万亩。

? 责任缺口:仓库台账未记录过期种子的清理计划,亦无报废审批流程,仅在角落标注“待处理”。

问题二:春耕补贴资金违规流向亲属门店

? 资金流向:2023年县级春耕良种补贴共1 200万元,其中68万元通过“德海农资有限公司”发放,该公司法人刘得为农业局局长王德海配偶之弟。

? 违规表现:德海农资2023年进货记录显示,60%以上为临期或过期农资,却按正品价格申领补贴;银行流水显示,20万元“购车款”由刘得账户直接转入王德海配偶个人账户。

? 群众影响:同期抽样10户种粮大户,仅3户知晓补贴须凭券购买指定门店农资,其余7户从未领取实物或折扣。

问题三:关键数据缺失,播种面积与农资下摆底数不清

? 汇报缺项:材料中宣称“全县粮食播种面积128万亩”,却无分乡镇、分作物明细;声称“良种覆盖率96%”,既无种子调运单,也无农户签收记录。

? 现场抽查:随机调取3个乡镇农资配送单,仅1个乡镇能提供到户签收表,另2个乡镇无法提供任何原始凭证。

? 连锁后果:农机调度方案按128万亩编制,若实际面积误差超过5%,将造成机具缺口30台套,延误播期3—5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