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张主任的"放手一搏"(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县委办里的秋水长天》最新章节。
县委大院的梧桐树又抽出了新芽,春风拂过,带来一丝生机。季秋水抱着一叠文件匆匆走过长廊,不经意间瞥见张建军主任办公室的门缝里透出灯光。已经是晚上九点多,张主任又在加班。
这阵子,张主任确实格外忙碌。每天早上七点不到就到办公室,晚上常常十点才离开。有时季秋水来得早,能看见张主任正在泡方便面当早餐。办公室的灯光经常亮到深夜,有时保安老周巡夜时说,张主任办公室的灯都亮到凌晨。
"小季,来一下。"张主任的声音从办公室传来。
季秋水放下手中的文件,快步走了进去。只见张主任的办公桌上堆满了材料,有几份文件上还画满了红蓝铅笔的标记。墙角的文件柜里,整整齐齐码着各种资料。
"这是关于基层社会服务改革的方案,你帮我整理一下。"张主任指着桌上的一堆材料说,"这个改革涉及面广,我得把每个环节都理清楚。"
季秋水接过材料,大致翻看了一下。这个改革方案确实庞大,涉及县、乡、村三级服务体系的整合优化,包括服务窗口改革、数字化平台建设、人员考核机制等多个方面。
"张主任,这个方案风险不小啊。"季秋水忍不住说。
"是啊,"张主任苦笑着摇摇头,"县里几个部门都担心改革会影响自己的权力,有些老同志也怕改革会打乱现有的工作节奏。但是,如果不改革,我们县委办的工作效率永远提不上去。"
季秋水看着张主任略显疲惫的面容,突然明白为什么最近办公室里总有人议论纷纷。有人说张主任要放手一搏,有人说他这是在赌前途。原来,张主任这是准备全力推动这项改革。
"小季,"张主任突然严肃地说,"我知道你在担心什么。我这个县委办主任还不是常委,这次改革确实是一次冒险。但我觉得,既然在这个位置上,就要做点实事。如果连我们都怕风险,那基层的工作怎么推进?"
季秋水点点头,他想起李县长说过的话:当干部要有责任心、同理心、平常心。张主任这何尝不是一种责任担当?
第二天,县委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基层社会服务改革方案。会上,张主任详细汇报了改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张主任把投影仪的激光笔往桌上一放,端起保温杯喝了一口水,语气放缓却更笃定:“王部长、李局长,我把‘三化’拆成十件具体事儿,咱们一条条过。今天不画饼,说干就能干。”
他摁下遥控器,幕布上出现一张《基层社会服务改革十项清单》,每一项后面都标着预算、时间表、责任单位和风险点。
一、物理整合:把乡镇“七站八所”变成“一窗五区”
1. 选址:利用原计生办闲置的三层小楼,一楼改建成600㎡的“便民服务中心”,设“导办区、综合受理区、后台审批区、出件区、投诉调解区”五大功能区。
2. 窗口设置:打破部门壁垒,设置“无差别综合窗口”8个,每个窗口都能收所有部门的材料,通过“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让群众只排一次队。
3. 装修标准:统一灰白主色调,柜台高度80厘米,玻璃隔断改半开放,配叫号机、LED条屏、母婴室、轮椅通道,预算48万元,由机关事务中心统一招标。
二、人员重塑:“三定”到人
1. 定编:中心设主任1名(副科级),从现有乡镇事业编调剂;前台受理岗12名,采取“编随事走”,从原站所人员中公开竞聘,未上岗人员转岗至村代办点。
2 定薪:实行“基础工资+绩效+星级奖励”,前台每办一件五星好评事项奖励5元,每月封顶500元;差评倒扣。
3 定训:与县职教中心签三年协议,开设“全科社工”夜校班,每晚两小时,三个月一轮训,培训费每人1200元由县人才经费列支。
三、事项颗粒化:把“一件事”拆成“最小颗粒”
1. 全面梳理县乡村三级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共987项,按“个人生命周期”和“企业生命周期”归集为出生、入学、婚姻、置业、退休、开办、变更、注销八大类。
2 每个事项形成“一事一表一图”:一张《办事指南表》列明材料份数、来源、样表;一张《流程图》用红黄绿三色标注即办件、承诺件、联办件。样表全部上墙、上网、上小程序,扫码即得。
四、“最多跑一次”倒逼流程再造
1 材料瘦身:取消各类“奇葩证明”42项,改为告知承诺或部门核验;身份证、营业执照等11类证照由窗口人员通过数据共享直接调取,群众免提交。
2 时限压缩:即办件比例从原来35%提升到70%,承诺件平均时限由7.5个工作日压减到2.8个工作日。
3 出件方式:证照免费快递到家,首批与邮政签一年协议,每件政府补贴6元,预计年寄递量1.2万件,纳入财政预算7.2万元。
五、数字化底座:一屏观全县、一网通办
1 平台选型:放弃自建,直接租用省里“一网通办”云资源,县财政每年付租赁费38万元,省去机房、安全等硬件一次性投入200万元。
2 数据归集:把原来分散在民政、卫健、人社等7个系统的数据,通过接口接入“县数据中台”,对群众开放“个人全生命周期档案”,可一键授权窗口调用。
3 智能终端:大厅布设4台自助填表机、2台证照打印一体机、1台智能文件柜;24小时自助服务区装门禁刷脸进入,全年无休。
六、村级代办:把窗口搬到群众家门口
1 设点:全县390个行政村,每村设1个“红色代办点”,用党群服务中心闲置房间20㎡改造,配高拍仪、彩色打印机各1台,设备经费由县乡村振兴资金解决,每村一次性补助8000元。
2 选人:从村“两委”干部、网格员、返乡大学生中选聘代办员,每人每月补贴300元,由乡镇考核发放。
3 事项:首批下放老年人优待证、城乡居民参保登记、生育登记等32个高频事项,全县月均代办量预计9000件,群众不出村即可办成。
七、监督问效:让每一分钱、每一分钟都在阳光下
1 双随机督查:县纪委监委牵头,每月随机抽取10%办件电话回访,满意率低于90%的窗口亮黄牌,连续两次亮红牌,直接取消年度评优。
2 现场直播:大厅设2个“办不成事”窗口,对群众投诉全程录音录像,每天17:00自动生成“日清日结”报告推送至县领导微信群。
3 绩效公开:大厅大屏实时滚动显示各窗口办件量、满意度、超时件数,红黄绿三色预警;每月排名后三的窗口负责人要在全体职工会上做检讨。
八、财政保障:把钱花在刀刃上
1 资金池:由县财政统筹设立“基层服务改革专项资金”500万元,分三年拨付;其中设备购置180万、系统租赁114万、培训及绩效206万。
2 撬动社会:与农商行合作,对入驻中心的邮政、快递、保险、水电气等第三方服务企业实行“零租金”三年,条件是必须开放接口给政务平台共享数据。
3 成本核算:建立“单件成本”模型,每办一件事自动生成耗材、人工、邮寄等成本,年底根据实际办件量结算,结余资金50%留存中心作为绩效奖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