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老林子里的狐仙债(1/1)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民间故事集第二季之东北仙家》最新章节。

民国初年,长白山下有个屯子叫靠山屯,屯子里有个叫赵老四的山货贩子。这人四十出头,精瘦精瘦的,眼珠子转得比陀螺还快,平日里专干些低买高卖的勾当。屯里人背后都叫他“赵四狐狸”,不只是因为他精明,更因他总能在老林子里收到些来路不明的好货。

这年入冬前,赵老四照例进山收货。走到老林子深处时,忽见一处以前从未留意过的山洞,洞口结着蛛网,却隐隐飘出一股奇异的香气。赵老四心下好奇,拨开杂草钻了进去。

洞不深,但异常干净,最里头竟摆着个小小的神龛,供着一位胡须斑白的老者画像,前面还摆着几样鲜果,那香气正是从这儿来的。赵老四眼尖,发现神龛旁堆着些上好的灵芝、老山参,个个品相极佳。

“这可是天上掉馅饼了!”赵老四心下大喜,全然不顾这是否是山精野怪之所,掏出麻袋就将那些山货尽数装走。临了,还觉得那盛果子的青瓷碗不错,顺手也揣进了怀里。

当夜,赵老四在镇上客栈里美滋滋地盘算着这批货能赚多少大洋。半夜,房门吱呀一声开了,一阵冷风灌入。赵老四惊醒,只见月光下站着个白衣白须的老者,面沉似水。

“无知凡人,安敢窃我供奉,扰我清修?”老者声音飘忽,带着寒意。

赵老四吓得缩进被窝,抖如筛糠:“仙...仙家恕罪!小人有眼不识泰山!货...货我明日就原样送还!”

“哼,念你初犯,且饶你一命。”老者冷声道,“吾乃修炼于此的狐仙,你今日所取之物,乃信徒所供,于我虽无大用,却关乎诚信。限你三日之内,备齐三牲礼酒,于原处焚香叩拜,偿还此债。否则...”老者袖袍一拂,一阵阴风刮得赵老四脸颊生疼,“必叫你鸡犬不宁!”

说完,老者化作一缕青烟散去。赵老四惊坐而起,才发现是一场梦,但枕边分明落着几根白色的动物毛发,屋内异香久久不散。

赵老四虽怕,但心疼钱财。三牲礼酒要花不少大洋,他心存侥幸:“一个梦罢了,怕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便压下恐惧,第二天果真没去偿还。

不料当夜家中就出了怪事。先是圈里的猪羊莫名躁动,互相撕咬而死;接着家里存的药材一夜之间全都霉烂生虫;最后他老婆半夜惊醒,看见窗外有团黑影,状如狐狸,眼冒绿光,对着她龇牙咧嘴,当场吓掉了魂,一病不起。

赵老四这才知道厉害,连忙备齐三牲礼酒,慌慌张张跑到那山洞前,摆开供品,磕头如捣蒜:“狐仙老爷恕罪!小人知错了!东西如数奉还,另备薄礼,求仙家高抬贵手,放过小人一家吧!”

他磕了半天头,洞里才飘出那个冰冷的声音:“孽债已生,岂是区区供奉可抵?你心生贪念,违约失信,本应严惩。念你尚有悔意,现给你一个戴罪立功的机会。”

“仙家请讲!小人万死不辞!”赵老四连忙道。

“此去西南二十里,有一乱葬岗,岗上有株老槐树。树下埋着一坛‘不义金’,乃前朝贪官所藏。你将其取出,十日后山外会有驼队经过,其首领额有刀疤,姓胡。你将此金交于他,便算抵了你的债。切记,不可私取分文,不可窥视坛中之物,否则必遭横祸!”

赵老四听得又怕又喜。怕的是乱葬岗邪乎,喜的是竟得知一坛金银的下落。他连连应承,战战兢兢地回家了。

十天后,赵老四依言来到约定地点,果然等到一队人马,为首的是个额带刀疤的彪形大汉,自称姓胡。赵老四捧着那沉甸甸的坛子,心里像有只猫在抓。交出前,他终究没忍住贪念,心想:“我就看一眼,拿一小锭,狐仙未必知道。”便偷偷掀开坛盖一角。

只见坛内金光灿灿,满是金银元宝、珠宝首饰。赵老四看得眼花缭乱,呼吸都急促起来。他左右看看,迅速伸手抓了一把金瓜子揣进怀里,这才将坛子交给那胡姓首领。

首领接过坛子,深深看了赵老四一眼,那眼神锐利得仿佛能看透人心。赵老四做贼心虚,冷汗直冒,好在首领没说什么,带队离去。

赵老四摸着怀里的金瓜子,心下窃喜,以为占了天大便官。谁知回家后,噩梦才真正开始。

先是怀里的金瓜子变成了咬人的黑甲虫,蜇得他胸口又红又肿,奇痒无比。接着,他家院墙一夜之间爬满了枯死的藤蔓,形状犹如一道道符咒。每到半夜,必有凄厉的狐嚎绕宅不息,吵得全家不得安宁。更可怕的是,他老婆的病突然加重,胡言乱语,竟学起狐狸的叫声和动作。

赵老四知道是私藏金银的事发了,吓得魂飞魄散,连夜又跑到那山洞前哭求。可这次任他磕头磕得额头出血,洞里再无回应。

赵老四失魂落魄地往回走,半路遇上屯里最年长的萨满后人敖大爷。敖大爷见他印堂发黑,周身缠绕黑气,便拦住问其缘由。赵老四此时哪还敢隐瞒,一五一十全说了。

敖大爷听罢,跺脚叹道:“糊涂啊!赵老四!你招惹了修炼有成的狐仙,还敢贪他的东西?那狐仙让你转交‘不义金’,是借你手了却一段因果,也是考验你的心性。你倒好,不仅私藏,怕是还看了那坛中之物吧?”

赵老四哭丧着脸:“就...就看了一眼...”

“看了便是沾了因果!”敖大爷摇头,“那乱葬岗埋的都是横死之人,怨气极重。贪官的不义之财更是沾满秽气与诅咒。狐仙让你转交,自有深意。那姓胡的首领,八成也是狐族中人,特意来收取这污秽之物去化解的。你这一看一拿,秽气诅咒便转到了你身上!这叫‘贪金替罪’!狐仙这是在罚你呢!”

赵老四瘫软在地,抱着敖大爷的腿哀求:“敖大爷,您可得救救我啊!我知道错了!真知道了!”

敖大爷叹了口气:“狐仙最重诚信,你接连失信于他,难办啊...为今之计,只有表示最大的诚意。你需斋戒沐浴,于家中设下香案,摆上供品,日夜忏悔。再将你这些年做生意时坑蒙拐骗得来的不义之财,全部散给屯里穷苦人家,或修缮道路桥梁,一分不留!或许能有一线生机。”

赵老四为了保命,哪还敢不舍得。回家后立刻照办,把黑心赚来的家财散了个干干净净。他老婆的病竟真的慢慢好转起来,夜里的狐嚎也渐渐少了。

又过了七日,赵老四梦见那白衣老者再次现身,脸色稍霁:“念你散尽家财,确有悔改之心,暂饶你性命。然死罪可免,活罪难逃。你需于老林子入口处,为山中之民设立一处公平交易的茶棚,自己充当经纪,只取微利,不可欺诈,为期三年。期间若再有欺心之行,定取你性命!”

赵老四醒来,冷汗淋漓,却也知道这是狐仙给他的最后机会。此后,他果然在老林子入口处搭了个草棚,免费供进山采药、打猎的乡亲歇脚,并帮他们与外来商人公平交易,分文不取,只靠大家自愿给点饭食糊口。

说来也怪,自赵老四做了这诚信经纪后,靠山屯一带风调雨顺,山货产量竟比往年丰足许多。偶尔有黑心商人想来欺行霸市,总会莫名其妙地倒霉运,不是车轴断裂就是货物发霉,最后都灰溜溜走了。

三年期满那夜,赵老四又梦见了狐仙。老者抚须道:“三年诚信,业债已消。日后好自为之。”说完便化作一只巨大的白狐,转身消失在林海雪原之中。

此后,赵老四继续经营着那个茶棚,一辈子再没做过亏心生意,活到八十高龄无疾而终。那处茶棚后来渐渐发展成了一个小集市,至今犹在,老人们都叫它“狐仙市”,据说在那做生意格外公道,鲜有欺诈之事发生。

而关于那只白狐仙的传说,也在长白山下广为流传。有人说它早已修炼成仙,去了更深的山里;也有人说它还在暗中护佑着诚信守诺的山里人。只是那处神秘的山洞,再无人见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