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 那就把盘子,做大一点儿!(2/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大明仙缘:我的皇孙在幕后》最新章节。

不过数载,他已能通晓经典,遍览史籍。

如今若论学问之广,朝中许多饱学之士亦难与之比肩。

而她在旁伴读多年,眼界见识也随之大增。

先前见朱雄英断言天下大势,已觉不凡。

如今再听他说出“儒学何时成为国学”这一转变的关键节点。

言语虽少,却直指核心。

每一句都踩在历史脉络的关节之上。

她不禁心生赞叹。

“公羊学说……”她轻声重复,眸光闪动。

既像是自语,又似试探。

“你可明白,为何汉武帝会采纳董仲舒之议?”

朱雄英神色从容。

他知道,这不仅是提问,更是祖母对他学识的一次审视。

但他心中已有成算。

随着思绪不断沉淀,他对这千年文脉的理解,也越来越深。

士农工商的格局,马皇后提到的那些深层缘由,朱雄英心知肚明。四民秩序根深蒂固,短期内难以撼动。

可有一点不容忽视。

这四类身份的划分,追根溯源,正是儒学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产物。

正因如此,如今朝堂上的种种困局,其根源不在制度本身,而在支撑它的思想体系——儒学。

若能从儒学内部破局,走出一条全新的路径,便足以扭转乾坤。

一旦这条道路被开辟出来,哪怕满朝文武群起而攻之,天下大儒口诛笔伐,万千学子议论纷纷,也无法再阻挡半步。

原因只有一个。

这正是朱雄英所坚持的核心所在:扩大根基。

把儒学这个“盘子”不断做大,使其包容万象,最终让所有人置身其中,再也无法抽身反对。

当那一天到来时,谁还能站出来质疑?

那种境界,令人望之如仰高山,心生敬服。

但这条路,极难走通。

尽管如此,朱雄英目光坚定,毫无迟疑。

他望向马皇后,那双眼睛始终注视着他,充满探询与期待。

他挺直身躯,声音清朗地说道:

“汉武帝需要一种思想,来统一整个大汉的精神世界,让他手中的权柄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董仲舒所持的公羊之学,看似仅立两点,却恰好契合了帝王所需的一切。”

“其一,不同于秦时儒者主张复周礼、行分封,它高举‘大一统’旗帜。”

“普天之下,皆为王土;四海之内,皆为臣民。”

“其二,提出‘大复仇’之义。”

“以德报怨,何以待恩?孔子有言:以直报怨。”

“更有古训:九世之仇,亦可讨还!”

话音落下,他略作停顿。

马皇后眼中已泛起光芒,轻轻点头,示意他继续讲下去。

朱雄英微微颔首,接着道:

“那时的大汉,长期受匈奴压迫,只能以和亲换取安宁。汉武帝刘彻早已愤懑于心。”

“但他要发动北伐,必遭朝中重臣阻挠。”

“毕竟此前国策奉行黄老之道,讲究无为而治,务在安养生息。”

“可到了武帝之时,国力已复,天下丰足。”

“他认为,是时候改变了。”

“于是亲召董仲舒入宫,问以天人三策。”

“最终,大一统与大复仇的理念,成为国家主导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