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 那就把盘子,做大一点儿!(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大明仙缘:我的皇孙在幕后》最新章节。

“雄英,你当明白,此事阻力如山。”

“满朝官员,不会答应。”

朱雄英却笑了。

“您方才不是说,身为朱家子孙,所作所为,都该从皇室立场出发?”

“这次,我正是站在这个位置上看问题。”

马皇后轻叹摇头,“太难了,代价太大,未必值得。”

朱雄英目光如炬,“振兴百工,势在必行。”

她凝视着他,眼中浮起一丝温柔,语气却骤然转冷:

“科举之事,牵连甚广——朝廷命官、儒学宗师、天下学子,皆系于此。”

“儒家道统所在,你如何应对这般洪流?”

朱雄英直视前方,毫无退意。

声音平稳,却透着不可动摇的力量:

“那就把盘子,做大一点儿!”

又重复了一遍,一字未改:

“那就把盘子,做大一点儿!”

他的语气沉稳而坚决,仿佛已在脑海中推演千遍。

马皇后眉头微蹙,神情中掠过一丝不解。

“你这话……什么意思?”

朱雄英神色认真:“儒学本身,并非铁板一块。”

“正如您所说,它有包容之力。”

马皇后瞳光一颤,似有所悟。

他接着道:“回想春秋战国,百家争鸣。”

“法家讲规矩,道家论自然,墨家重实干,阴阳家析天象,儒家尊礼乐,农家务耕作,医家求养生。”

“诸子百家各执一说,彼此争鸣。彼时儒学尚未独占鳌头,尚有诸多学派影响力更甚。”

“秦国凭什么扫平六国?”

“凭的是法家制度的严密执行,凭的是墨家工艺的精进实用。”

“它的律令更为高效,它的器械更为精良,它的志向更为远大。”

“于是,大秦终成天下共主。”

“但秦政并非无瑕。始皇帝自己也察觉到了弊端,开始有意引入儒家思想来调和刚硬之法。”

“可当时的儒者,仍执着于恢复周代旧制。”

“念念不忘分封诸侯,不愿顺应集权之势。”

“这般不合时宜的主张,自然招致帝王反感。”

朱雄英讲述这段过往,语气平稳,条理清晰,仿佛信步于历史长河之中。

“等到天下初定,本当休养民力,偏偏皇位传承生变,始皇帝骤然离世。”

“继任者未能稳局,反使苛法愈演愈烈,民不聊生,揭竿而起者遍布四方。”

“随后楚汉争霸,最终汉王刘邦胜出,建立汉室。”

“高祖至景帝年间,朝廷推崇黄老之术,主张清净无为,让百姓自安其生。”

“直到汉武帝登基,局面才彻底改观。”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一道诏令,改变了整个帝国的精神方向。”

“董仲舒以公羊春秋立论,构建起一套适应中央集权的新儒学体系。”

“这套思想,成了后世千年治国理念的根基。”

“这是儒学第一次真正意义上成为国家正统学说。”

马皇后静静听着,目光微动,眼中浮现出一丝欣慰。

史册文字简练,往往数字之间藏着万千气象。

早年为了让朱元璋读懂这些深意,她曾彻夜相伴,逐句讲解。

即便自幼饱读诗书,仍有不解之处,只得请教刘三吾等宿儒。

而朱元璋,早年不过一介布衣,目不识丁。

一旦执掌江山,却如饥似渴地学习。

读书之勤,用功之深,历代帝王中实属罕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