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 谈第二点(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大明仙缘:我的皇孙在幕后》最新章节。

朱雄英回应道:“可这样的稳定,只是表面。”

“百姓沦为流民,并非本愿,而是生计难继,活路断绝。”

“如今新粮已出,国库渐丰,财政三策也已重订。”

“一旦工技振兴,朝廷对各地的掌控自然水涨船高。”

马皇后微微颔首:“雄英,你所言并非无理。”

“但四民之序,不同于军户制度,不能说废就废,一纸诏令便能更改。”

这位史册中以智慧与仁德着称的皇后,目光深远。

她看透了制度背后的深层脉络。

“士农工商,是明面上的秩序,源自古制,世代相传。”

“它被整个大明子民默认,奉为常理。”

“可孩子,你有没有想过——若你今日将这秩序推倒?”

“不出多久,必有新的等级取而代之。”

“譬如大秦,以军功定贵贱,有战功者尊,无功者卑。”

“那时武将显赫,凌驾众人之上。”

“若文武分途,又独重法家。”

“那法家门徒,便成了最高一等。”

“待到汉武之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儒者始兴,学子入仕,‘士’的地位由此确立。”

“儒学自此登堂入室,成为国之正统。”

“唐朝亦然,诗才为贵,文采飞扬。”

“可后唐李存勖宠幸伶人,戏子竟成上宾,地位反居百官之前。”

“及至大宋,士人掌权,士农工商之序终得定型。”

马皇后语气微顿,接着说道:“大元则不同,不分四民,只论族群。”

“我汉人列于末等,受尽欺压,尊严尽失。”

“民心尽失,不过六十年,便被你祖父逐回漠北。”

“大明承前朝之制,仍以士农工商为纲。”

说到这里,她停了下来,目光温和却深邃。

“你说要重用工匠,奶奶明白你的用心。”

“可你是否想过,一旦根基动摇,旧序崩解?”

“新秩序必将悄然成型。”

“士农工商,或许会变成士工农商,或士商农工……顺序颠倒。”

“若有帝王如李存勖一般,偏爱乐舞伶人。”

“那优伶之流,也会跃居顶端。”

“很久以前,天下学派林立,各家言论纷起。”

“每一家都渴望被世人推崇。”

“历史最终选择了儒家。”

“不仅因为儒家能包容万象,像大海容纳百川一般,把各种思想吸纳进自身框架。”

“更关键的是,它的理念更适合治理一个国家。”

“忠、孝、仁、义,教导人们敬重君主、关爱家国、奉养双亲、善待苍生。”

“它形成了一套深入人心的观念,早已渗透在日常生活的每个角落。”

刹那间!

马皇后目光沉静。

她身为一国之后,在朱雄英陈述见解之时,并未仅作倾听,而是以多年宫中阅历,缓缓道出心底所思。

这些道理,并非朱雄英未曾触及。

只是他尚未站在“帝王”的立场去审视世间。

而能真正立足于此视角者,普天之下,不过寥寥数人。

朱元璋。

马皇后。

朱标。

此时她所言,实则为这位皇孙点明了治世的根本之道。

“你是朱姓血脉。”

“更是正统长子。”

“往后看事,须得从最高处着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