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猛虎帐下说猛虎,张辽孤身入险营(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重生三国:吕布,一戟破万法》最新章节。

拂晓时分.

虎牢关的风夹着细碎的尘,像返潮的兽皮在城檐上轻轻起伏。

敌楼内,沙盘上三道细线犹自未干,像昨夜才从人心里刮出来的脉络。

吕布负戟而立,指节在戟柄上轻轻一敲,声音极轻,却把帐中人的呼吸都扣到了一处。

“今日闭门不战,午后‘请战’三家。”他开口,声沉如石,“但请战不是要打,是要量。量什么?量心、量名、量法。——先讲一只虎。”

“虎?”张辽挑眉,眼里亮了一寸。

吕布抬手在沙盘上画了三个小弧:“猛虎有三能:潜、跃、噬。潜,是不动如石;跃,是动如风矢;噬,是入肉不见血。今日我们要用的是‘潜’与‘噬’。潜于门内,噬在话里。张辽。”

“在。”张辽上前一步,披风开合,腰刀未解。

“你为使,孤身入三营。”吕布道,“袁本初处,你只抬一字:‘名’;曹孟德处,你只抬一字:‘法’;刘玄德处,你只抬一字:‘义’。字要重,话要轻。轻到像风,重到能压弯一张脸。”

陈宫在侧微笑,袖中掩着昨夜未干的墨香:“此去是险营。主公的‘虎论’,便是张将军的行路灯。三家不同,言路亦不同。张将军,记得,‘名器’属袁,‘法器’属曹,‘义器’属刘。你手里没有刀,只有秤、尺、斗——秤称名,尺量法,斗量义。”

吕布点头:“秤与尺与斗,夜里再送。白日里,你先让他们自己把肩膀伸过来。”

高顺抱拳,面上无波:“陷阵营照定数扰粮不伤人,夜间护张将军归路。”

张辽笑了笑,抱拳一揖:“得令。”

【断史回声:任务推演——‘孤使三营’:风险级别B;触发变量:袁绍自尊、曹操谨法、刘备辞冠。建议:对袁‘激其面’,对曹‘尊其法’,对刘‘借其义’。回撤路径:中军南栅门、西侧堑沟、井栏遮身。】

——

午时将近,关门紧闭。

张辽着素甲,肩披薄斗篷,手执一根短旗,旗上只有两字:“请战”。

两名亲随远远相随,又在第一道暗哨处停住——这次他孤身一人,马色青黑,鬃毛被风一压,像笔尖蘸黑墨。

第一站,袁绍中军。

袁营外哨兵见他标旗,先是哗然,继而肃目。一个虎胡将校横刀拦马,喝问:“何人!”

“并州张辽,奉温侯命,请贵营‘三合演武’。”张辽语气温和,双手前递短旗,马并不靠近,只在丈外止住,像故意留下一段“礼”的距离。

拦马者正要再喝,帐中传令:“放行!”张辽入营,半里,旌旗层叠,大帐高起,袁绍端坐其上,玉带斜垂,眉目冷,上首孔融持杯,下首公孙瓒骑靴未脱,靴跟沾着昨夜泥。

张辽抱拳:“温侯闭门整军,特遣张某来请贵营名将,三合演武,取名不取命,以壮诸军士气。”

“取名不取命?”袁绍冷笑,声里带薄,“你家温侯昨日辱三英,今日又来戏我?”

张辽目光不动,轻声道:“‘戏’字太重。虎牢之下,人心是粮,名分是盐。今日张某只持一秤,奉将军之命来‘称名’。秤不偏,人不怒;名不稳,军不齐。袁公,诸侯议盟主,天下看谁肩可承重。肩无力,则名空,空名压人,自压垮。”

袁绍眼角一跳,指尖在案上轻敲,似被“肩可承重”四字刺中。公孙瓒嘿然:“你说‘称名’?那便请战,我白马义从先行!”话里带火,靴跟轻轻一蹭地。

孔融却笑,摇扇:“张将军言‘盐’妙。盐多则苦,盐少则腐,得其宜者鲜。”言虽笑,视线旁斜,打量袁绍的脸色。

袁绍抬手,压了压火:“既是‘演武’,我帐下文丑先上三合。”他缓缓吐气,似要把方才那口憋在胸间的酸意压下去,“你回与吕温侯言——前锋之名,我袁某要定。”

张辽拱手:“秤放在阵前,谁上,秤自知。”他退身,转出大帐。出门的一刻,他侧耳,听见帐中有人低声:“‘前锋之名’四字,可是路?”另一个人答:“名为路,路也可作套。”笑声微冷,如针刺帘。

出帐,风更紧了一分。张辽翻身上马,直取第二站——曹营。

——

曹操营门整肃,两块木牌稳稳立着:“军中有法”“闲言莫入”。门卒目不斜视。

张辽勒马于外,抱拳朗声:“并州张辽,请见孟德公。奉温侯命,约斗三合,取名不取命。”

门卒不动,片刻后荀彧自内出,衣袖整齐,目光温淡:“文远久仰。主公请你营外暂憩。”他抬手,帐幄里移出一张案、一只壶,清水沏茶,茶洒于尘,无一滴溅乱。

张辽笑:“孟德公谨法,果然。”他不待荀彧引,直言道,“张某此来,家将军命我‘量法’。法若太利,伤手;法若太钝,割不断乱麻。孟德公今日若应战三合,法在‘矩’;若不应,法在‘守’。张某借此一尺——”

他说着,从怀中取出一根短竹尺,尺面并无刻度,唯有“法度”二字,递予荀彧,“请转呈孟德公。尺无刻,意在‘不失其矩,不困于格’。”

荀彧接尺,指腹一触,目中似有笑意一现即收:“将军溯言若泉。请回禀:我主不拒三合,不争先名。明日之议,名可在前,法在心中。”

“好。”张辽抱拳,目送荀彧入内,袖中微一紧。他知这一营最难撬——撬不开,便让其自重,重到别人绕行。

临去前,他忽而侧首,见营外有戏班支棚,白布未开,角声轻按。荀彧回身道:“两出戏——《宰相门生》《两造对案》。”

张辽笑,拱手:“孟德公以戏破戏,张某受教。”

——

第三站,刘备义棚。

义棚前‘义灯’仍在,灯焰伏得低却稳如小石。

棚后熬粥的蒸汽裹着药香,几名医士忙进忙出。刘备素袍而来,衣襟尚湿,见张辽,先拱手:“文远。”

张辽回礼:“玄德公。家将军谢君之‘辞冠书’,并约明日三合。张某不取命,亦不负‘义’。”他顿了顿,从怀里取出一只小木斗,斗沿已磨得圆润,轻轻按在案上,“斗空,则轻;斗满,则重。‘义’如斗,民心如粟。张某斗上空,不敢多话,只请玄德公慎惜。”

刘备看斗,沉默片刻,忽笑:“若斗空,我便去装粟;若斗太满,我便分给人。文远转告温侯:义灯若熄,刘备先罪己,再求灯。”

张辽抱拳:“记下了。”又压低声,“诸侯夜议‘盟主’在即。君之‘辞冠’,已立。记得‘不受虚名,只救实困’。”

刘备目中有光,光里却有一丝红,“承教。”

张飞在旁不耐,哼一声:“文远,你家主将戏耍咱们三合,今日又请战,待我明日便上!”关羽一抬手,按住他,向张辽微微一揖,神色淡,礼极整。

张辽回身,掀帘而出。

义棚外,孩童又唱起童谣,但尾句换了:“刘郎辞冠救民心。”他停了一瞬,忍不住笑——陈宫的风,吹得灵。

【断史回声:阶段回报:袁营‘前锋之名’触发;曹营‘谨法守中’触发;刘营‘辞冠保义’巩固。风险提示:夜间潜入递物时,袁术营巡逻增倍。建议:顺序:曹→袁→刘;撤退经西堑沟。】

——

日斜,风转寒。张辽归关复命,吕布只问:“肩,看到了几分?”

“袁公肩膀宽,里头空了一寸;孟德肩膀窄,心里装了一尺;玄德肩膀柔,却有一股向下沉的力。”张辽答。

陈宫失笑,颔首:“形神兼得。”

吕布不多言,抬手一摆:“夜里行‘三物’。文远,你亲去。”

“喏。”张辽应得爽快。高顺一拱手:“陷阵营在外开两道‘幽径’,一条通曹营,一条通袁营;刘营义棚近民,张将军便自己收着把握。”

张辽点头,入内换上夜行衣,黑如墨,衣里束紧,不露半寸缝。他在灯下检看三物:一杆铜秤、一根竹尺、一只纸斗。秤微偏,尺无刻,斗极轻。他用布包好,收于背囊,腰侧只置一把短匕,匕上缠布,不露刃。

走之前,他回望了一眼敌楼。‘义灯’轻伏,像一只心脏平稳的跳。他抬手作揖,转身入夜。

——

夜深,云压。关外野径,风声被草尖吞掉。

张辽避开第一道巡哨,伏低通过一段土坡,再借一行树影贴地滑行。

远处曹营的木牌在火光里像两片静止的夜色。他先投曹营——此营法严,若先破其门,再入他营自易。

营外角楼上有人低语,语尾截然断落。

张辽伏于角影下,缓缓吐气。当班门卒换更,他贴着影子抖开背囊,取出竹尺,尺面“法度”二字隐在灯背的暗里。

他不从门走,绕至一处马厩外侧,那里墙根下生着一丛稀草,草根边有一孔雨水冲出的细洞。他把尺埋在洞里,只露一角,角一出,就像有人不经意间遗落。

“谁!”短喝!

张辽身形一伏,顺势贴至厩后。

两个巡卒提灯来,光从草上扫过,扫到那露出的尺角,一人伸手去摸,另一人道:“何物?”前者拔出一看,低声:“竹尺,写……法度?”两人对视,沉默片刻,其一道:“送中军。”转身走了。

张辽在影里无声一笑:尺,已入心。守法者,不弃符。

他沿堑沟遁去,第二站转袁营。

袁术营火光最乱,旗影斜斜,酒声未绝,骂声夹其中。

张辽趁一队醉兵争吵,贴帐角而行,摸至近卫营外。一员守卒正以矛抵地,打呵欠。他从背囊抽出铜秤。秤盘微旧,秤砣在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