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儒术初立根基稳 方士惑君引祸端(2/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我,昊天,开局洪荒当天帝》最新章节。
北方匈奴,依仗骑兵之利,屡犯边塞,杀掠吏民,劫夺财物。云中、辽东等郡,虽被其害。和亲之策,仅能暂缓,无法根除。武帝欲雪耻,然国力虽经积累,尚未足支撑大规模长期远征。且军功集团多为旧臣,与新晋儒臣隐隐有别。
此时,一人之出现,恰为武帝提供了另一种思路,亦埋下隐患。
此人名曰李少君,自称年数百岁,能祠灶致物,化丹沙为黄金,以作饮食器则益寿,并可见蓬莱仙人。
某日,武帝于宫中设宴,席间有一老者,年九十余。李少君指而言:“吾曾与汝祖父游射某处。” 老者幼时确曾随祖父至其地,识其处,一宫尽骇。
李少君又言:“臣尝游海上,见安期生,食巨枣,大如瓜。安期生仙者,通蓬莱中,合则见人,不合则隐。”
武帝闻言,大感兴趣,自此始亲祠灶,遣方士入海求蓬莱安期生之属,并事化丹沙诸药剂为黄金矣。
李少君周身,绕着一股虚浮的灵气与狡黠的魅惑之气,绝非正经修仙之士,更像是精通幻术与骗术的方士,其神魂深处,隐约有一丝微弱的魔道杂气,似是某位陨落魔修散逸的残念附着,最擅捕捉人心欲望,放大其贪婪与恐惧。
然武帝正值青年,虽雄才大略,亦难逃长生不死之诱惑。李少君一番鬼话,竟使其对求仙问道之事产生了浓厚兴趣。
天庭,巡天司。
仙官急报:“陛下!南赡部洲长安宫中出现方士,身染微末魔气,以幻术蛊惑人皇,引其向虚妄长生之术!是否干预?”
昊天上帝眸光扫过,淡然道:“此乃人间帝王心魔之劫,亦是其欲超越凡俗生命极限之常情。小小方士,魔气微弱,尚不足以扭曲大势。着巡天司标记此人,监控其言行。若其胆敢以魔功直接戕害人皇或重臣,立斩不赦。其余,任其发展。此亦是对人皇心性之考验。”
“臣遵旨!”
幽冥地府,孽镜台前光华微闪。
“李少君,阳寿本七十有三,以幻术延颜,伪称高龄。其身负‘欺君’、‘惑众’之业,然其魔气来源蹊跷,似与上古魔道残迹有关,记录在案,待其阳寿尽时,打入拔舌地狱,再勘其魔气根源。”鬼判官批注。
与此同时,军事上的将星已开始孕育。
平阳侯府。
一名唤作卫青的少年,身为骑奴,地位卑贱,然其目光沉静,举止沉稳,于牧马驾车之余,常暗自观察山川地势,模拟排兵布阵。其神魂之中,一丝源自天庭斗部辅星的坚韧与刚毅之气正在悄然觉醒,虽微弱,却极具成长潜力。他尚不知,自己的命运即将因姐姐卫子夫得幸于武帝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另一边,未央宫旁侧,侍中官署内。
年仅十余岁的霍去病,已是武帝侍中,深受宠爱。其人性聪敏,勇力过人,尤好军事,常与武帝论兵,语出惊人。其神魂深处,一股锐利无匹、充满侵略性的兵家战意混合着一丝仿佛源自西方锐金之星的锋芒,已初露峥嵘。他渴望战场,向往着像舅舅卫青那样建功立业,虽此时尚无人知晓其名。
而真正的儒术大家,仍在默默耕耘。
广川国,董仲舒宅邸。
董仲舒虽未立即位居显要,然其“天人感应”、“大一统”之论已成帝国指导思想。他深居简出,继续着述《春秋繁露》,完善其理论体系。其周身文华清气与天道秩序道韵交融愈发紧密,引动文曲星投下更为凝练的光华,照耀其书斋。他深知,儒术虽立,然将其融入帝国血脉,非一朝一夕之功。
建元六年,太皇太后窦氏崩。
压制武帝与儒臣的最大阻力消失。田蚡复出为丞相,赵绾、王臧等再度得势,欲大展拳脚。
然,赵绾、王臧因先前急于求成,树敌过多,很快被人告发其不法事,下狱自杀。儒术推行,再遇挫折。
武帝虽痛心,然亦从中吸取教训,深知改革需掌好节奏,平衡各方势力。其帝王心术,于此挫折中愈发成熟。
至此,汉武帝统治初期,“独尊儒术”仅为国策之始,根基初立,远未稳固。朝堂新旧势力交错,边患悬而未决,方士蛊惑隐现,而真正的军政大才,尚在潜邸之中,待时而飞。
帝国巨轮,已在武帝掌舵下,调转方向,驶向一片充满机遇与未知的汹涌海域。而高居九天的洪荒诸圣,则静观其变,等待着下一个足以引动天道注目的节点到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