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专注的力量(2/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爱情六十四封》最新章节。
他每次来,都会点不同的茶。周一可能喝龙井,周三可能喝普洱,周五又会换成交趾黄檀。他从不挑剔,也不要求什么特殊的泡法,只是安静地坐着,等林知意把茶泡好,然后细细品尝。
林知意也渐渐摸清了他的喜好:喝绿茶时,他喜欢水温稍低一点,这样能保留更多的鲜爽;喝普洱时,他不介意醒茶时间长一点,说这样能让茶性更温和;喝单丛时,他偏爱蜜兰香,说那股甜香像小时候外婆家的花蜜。
他们之间的交流不多,大多是围绕着茶。比如沈墨会问:“这款龙井是狮峰山的吗?喝着有股栗香。”林知意就会答:“是翁家山的,离狮峰近,风土很像,您能喝出来,是真懂茶。”或者沈墨看到她新收的茶器,会说:“这把汝窑杯开片很均匀,养得不错。”林知意就会笑着说:“天天用它泡白茶,慢慢就养出这样的纹路了。”
更多的时候,他们只是各做各的事。沈墨看书,林知意泡茶;沈墨看竹林,林知意擦茶器。没有尴尬的沉默,只有一种恰到好处的默契,像茶和水一样,自然地融在一起。
有一次,沈墨来的时候,林知意正在泡一款年份生普。那是她去年收的冰岛古树茶,茶饼紧实,需要慢慢醒。她坐在茶桌前,手里拿着茶针,小心翼翼地撬着茶饼,动作轻得像在拆一件珍贵的礼物。
沈墨在她对面坐下,没有说话,只是看着她撬茶。她的手指很细,指甲修剪得整齐,握着茶针的姿势很稳,每一次下针,都找得很准,不会把茶叶撬得太碎。
“生普的茶性烈,撬得太碎,泡出来会涩。”沈墨忽然开口,声音很轻。
林知意抬头看了他一眼,笑了:“您也常喝生普?”
“以前在云南待过几年,跟着茶农一起采过茶,学过一点撬茶的技巧。”沈墨的目光落在茶饼上,“冰岛的茶,甜韵重,即使是生普,也不会太烈,适合慢慢泡。”
林知意点点头,把撬好的茶叶放进盖碗。她这次用的是一把银壶,壶身是哑光的,上面刻着细密的缠枝纹,是她母亲传给她的老物件,用了很多年,壶身上已经泛着一层温润的包浆。
她提起银壶,注水的时候,动作格外轻——生普怕烫,水温要控制在九十度左右,注水不能太急,否则会把茶叶烫坏。水流像细雨一样,落在茶叶上,茶叶慢慢舒展,茶香渐渐飘了出来,带着一股淡淡的山野气息。
茶汤出汤的时候,是漂亮的橙黄色,透亮得能看到杯底的纹路。林知意把茶端到沈墨面前,他照例先闻后品。茶汤入口,先是一丝微苦,很快就化了,回甘从舌尖蔓延到喉咙,带着一股清凉的甜意。
沈墨放下杯子,目光落在那把银壶上,眼神里带着一丝怀念:“这把银壶,养得不错。”
林知意的手指轻轻碰了碰壶身,银壶的温度还没散,暖乎乎的。“是我妈妈以前用的,她以前也喜欢喝茶,这把壶陪了她三十年,后来她送给我,说女孩子要学会用茶养心。”
“器物有灵。”沈墨的声音很轻,目光掠过她的手指——她的手指因为长期泡茶,显得格外白皙,指尖有点薄茧,却很干净,“长久陪伴,用心对待,器物就会呈现出独特的光泽,就像人的心,静下来了,就会透着温润的气。”
他顿了顿,看向林知意,眼里带着一种洞悉的温和:“你泡的茶,能喝出里面的‘静’气。不是刻意装出来的安静,是从心里透出来的,安稳。”
林知意的心,像是被一片羽毛轻轻拂过,泛起一圈圈的涟漪。这是第一次,有人不用她说,就懂她泡茶时的心境。以前她总觉得,自己的变化只有自己知道,可现在才发现,用心泡的茶,会把心里的话,都告诉懂的人。
她抬起头,迎上沈墨的目光。他的眼睛很亮,像盛着星光,温和却不刺眼。她忽然觉得,这个沉默的男人,不仅懂茶,更懂她心里的那些坚持和柔软。
“以前总想着,茶馆要热闹才好,后来才明白,心不静,茶汤便是散的,浮的。”林知意轻声说,声音里带着一点自己都没察觉的坦诚,“现在把心沉下来,泡好每一杯茶,哪怕只有一位客人,也觉得踏实。”
沈墨的唇角微微上扬,勾勒出一个极浅的笑容,像水面上的涟漪,轻轻一闪就没了。他没有再说什么,只是重新端起茶杯,细细地品着茶,眼神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欣赏。
窗外的霞光渐渐淡了,暮色漫进茶馆,林知意点了盏小灯,暖黄色的灯光落在茶桌上,落在沈墨的书上,落在那把银壶上,一切都显得格外温柔。
“颐园”依旧不算热闹,没有排长队的客人,没有网红打卡的喧嚣,却渐渐有了属于自己的气息——那是茶香里的静,是器物里的暖,是人与人之间,不慌不忙的默契。
林知意坐在茶桌前,看着沈墨安静看书的样子,看着窗外渐渐暗下来的竹林,心里忽然觉得,有些东西,正在这静谧的茶香里,悄悄生长。不是轰轰烈烈的改变,是像春雨润物一样,细无声地,让“颐园”有了更鲜活的灵魂,也让她的心,有了更安稳的归处。
墙上的挂钟滴答响着,茶汤的香气还在弥漫,一切都刚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