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围魏救赵(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天朝魂》最新章节。

【围魏救赵 - 桂陵设伏】

公元前354年,魏国大将庞涓挟雷霆之势攻赵,邯郸城危如累卵!赵国求援的烽火燃至齐国。齐威王廷议上,军师孙膑(身残志坚的兵家奇才)力排众议:“救斗者不搏戟,批亢捣虚!”直指魏国心脏大梁!田忌依计率齐军精锐疾扑魏都。正猛攻邯郸的庞涓闻后院起火,仓惶回师。疲惫的魏军一头撞入孙膑在桂陵险隘布下的死亡口袋——万弩齐发,伏兵尽出!魏武卒精锐尽丧,庞涓仅以身免。(避实击虚的巅峰之作)(公元前354年)

1:烽烟骤起,邯郸泣血

(公元前354年,深秋,魏都安邑)

魏惠王赢罃端坐在象征霸权的青铜巨鼎前,手指兴奋地敲击着铺展在案几上的巨大羊皮地图。烛火跳跃,映着他眼中毫不掩饰的野心光芒。他的指尖重重戳在地图上标注着“邯郸”的那个圆点,仿佛已经将它攥在手心。

“庞涓!”魏惠王声音洪亮,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压,“寡人予你精兵八万,战车五百乘!三个月内,寡人要看到赵侯的降表摆在安邑的宫阶之下!要让天下诸侯看看,这中原霸主的冠冕,究竟该戴在谁的头上!”他的野心如同出鞘的利剑,寒光凛冽。魏国在文侯、武侯两代积累的国力,到了他赢罃手中,终于要化作称霸的铁蹄,踏碎一切阻挡。赵国,这个曾与魏国争锋的北方强邻,就是第一个祭旗的目标!

“臣,庞涓,领命!”阶下,大将庞涓轰然应诺。他身材高大,身着玄色重甲,头盔下的面容棱角分明,一双鹰目锐利如电,闪烁着冰冷的自信与嗜战的狂热。他仿佛一头蓄势待发的猛虎,周身散发着铁血杀伐之气。击败赵国,生擒赵侯,这将是他庞涓名震寰宇的垫脚石!至于那个曾让他蒙羞、如今不知在何处苟延残喘的残废师兄孙膑……一丝不易察觉的阴鸷掠过眼底,很快被滔天的战意取代。魏国霸业,无人可挡!

数万魏国精锐——威震天下的“魏武卒”,在震天的号角与沉闷的战鼓声中开拔。甲胄铿锵,戈戟如林,沉重的战车碾过初冬坚硬的土地,卷起漫天烟尘。这支带着魏惠王野望和庞涓杀气的铁流,如同一柄烧红的尖刀,狠狠捅向赵国的心脏——邯郸。

(同年冬,赵国邯郸城下)

凛冽的北风裹挟着雪粒,狠狠抽打在邯郸古老而厚重的城墙上,发出呜呜的悲鸣,如同这座城池绝望的呜咽。城头上,赵国守军士兵的皮甲早已被汗水、血水和雪水浸透,冰冷刺骨。他们紧握着手中的长戈或弓箭,眼窝深陷,布满血丝,死死盯着城外那片令人窒息的黑色海洋。

魏军营寨连绵不绝,旌旗猎猎,几乎将邯郸城围得水泄不通。营寨中心高大的望楼上,庞涓挺立如标枪。他俯视着这座曾经繁华的都城。城墙多处破损,浓烟滚滚,城下堆积着双方士兵的遗体,在白雪覆盖下形成一片片恐怖的隆起。

“将军,西门瓮城已被我军轰塌一角!敢死队已突入,正与赵军巷战搏杀!”一名传令兵浑身浴血,冲上望楼嘶声报告。

庞涓嘴角勾起一抹冷酷的弧度。他并不急于立刻攻破这座坚城,他要像猫戏老鼠一般,一点点磨掉赵人的血肉和抵抗意志,更要震慑所有胆敢觊觎魏国霸权的诸侯!“传令!”他的声音如同寒铁交击,“集中‘霹雳车’(大型投石机),轰击北城!让赵侯听听,他这邯郸城还能撑多久的丧钟!”

轰!轰!轰!

巨大的岩石带着死亡的风啸,猛烈地砸在邯郸北城墙上。每一次撞击,都伴随着城墙的剧烈震颤和守军绝望的惨叫。碎石崩飞,烟尘弥漫。城楼一角在连续的重击下轰然坍塌,激起更大的烟尘和更深的恐惧。

邯郸王宫内,赵成侯赵种脸色惨白如纸,再无半分诸侯威仪。他听着宫墙外传来的、似乎越来越近的喊杀声和坍塌声,冷汗浸透了内袍,身体控制不住地微微颤抖。案几上,是刚刚收到的、又一个城门告急的军报。

“庞涓……这是要亡我赵国啊!”赵种的声音嘶哑,“快!派出死士!多路突围!务必……务必把求援信送到齐国、送到楚国!告诉齐威王、楚宣王,寡人愿割五城……不!十城!只求……只求救兵!救我赵国!”他已经彻底乱了方寸,眼中只剩下亡国的恐惧。

殿内死寂一片,只有炭火盆偶尔发出的噼啪声,映照着赵国君臣绝望的脸庞。邯郸城,在魏军的铁蹄和重击下,发出阵阵濒死的呻吟。北风卷着冰冷的雪粒,如同天地抛洒的纸钱。

【章节警句·危城】

当霸主的野心燃成燎原之火,邻国的城池便成了祭坛上的牺牲——弱者的生存之道,从不是祈求豺狼的仁慈,而是找到另一柄能斩断锁链的利剑。

2:齐廷激辩,批亢捣虚

(数日后,齐国临淄,威王议事大殿)

赵国死士用生命送来的求援血书,像一块烧红的烙铁,落在了齐威王田因齐的案头。殿内气氛凝重,炭火盆烧得正旺,却驱不散那股无形的寒意和压力。齐国重臣分列两侧,空气仿佛凝固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威王的目光扫过群臣,最终落在老成持重的相国邹忌身上:“相国,赵使泣血哀求,愿割十城以求援兵。魏强赵弱,庞涓兵锋正盛。我齐,救是不救?如何救?”他的声音沉稳,但眼底深处也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凝重。齐国刚经历吏治整顿,国力正在恢复,卷入这场大战,是福是祸?

相国邹忌捋着花白的胡须,眉头紧锁,沉吟道:“大王,魏之野心,昭然若揭。若赵国亡,魏国尽吞赵地,其势将不可遏制!下一个矛头,必指我齐、指楚、指韩!救赵,实为自救!”他顿了顿,语气转为沉重,“然庞涓善战,魏武卒精锐冠绝中原,我军若正面驰援邯郸,与之硬撼……”他摇了摇头,“恐胜算渺茫,纵胜,亦是惨胜,徒耗我国力,让秦楚坐收渔利啊!”

大将田忌(田氏宗亲,威王信任的统帅)闻言,浓眉一扬,出列朗声道:“大王!相国所言老成谋国!然兵贵神速!邯郸危在旦夕,若坐视不救,待城破,万事皆休!末将愿领精兵五万,星夜兼程,直扑邯郸!与赵军内外夹击,或可解围!”他身材魁梧,声如洪钟,浑身散发着沙场宿将的剽悍之气,眼中燃烧着战意。在他看来,战场胜负,当在刀锋上见真章!

一时间,殿堂内议论纷纷。主救派认为唇亡齿寒,必须出兵威慑魏国;谨慎派担忧与魏主力决战损失太大;强硬如田忌者则主张速战速决。威王的目光在争论的臣子中逡巡,最终,落在了角落处一辆特制的轮椅上。

轮椅上坐着一个清瘦的中年人,面色略显苍白,双腿盖着厚厚的毛毡毯。他便是威王新拜的军师,孙膑。自从被庞涓陷害,遭受膑刑(挖去膝盖骨)后,身体的残疾剥夺了他驰骋疆场的可能,却将他逼入了更深邃的兵家殿堂。此刻,他微微垂着眼睑,仿佛周遭激烈的争论与他无关,手指无意识地在轮椅扶手上轻轻叩击着,发出微不可闻的笃笃声。

威王看着孙膑,声音温和却带着期待:“军师,寡人知你深谙兵法,胸藏韬略。众议纷纭,寡人想听听你的见解。”大殿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到这位沉默的军师身上。田忌更是目光灼灼地看着这位老友(孙膑与田忌私交甚笃)。

孙膑缓缓抬起头。他的眼神异常清澈,如同深秋的潭水,平静无波,却又仿佛能洞穿一切纷扰的表象。他没有立刻回答威王,而是驱动轮椅,徐徐移至大殿中央巨大的沙盘地形图前。这沙盘,正是他根据各方情报,精心堆制而成。

所有人的目光都随着他的轮椅移动。孙膑伸出略显苍白但异常稳定的手,指向象征邯郸的那个小木牌。他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得如同玉石相击,瞬间穿透了整个大殿:

“夫解杂乱纷纠者,不控卷(拳);救斗者,不搏撠(戟)。”(要解开一团乱麻,不能用拳头去硬砸;要解救正在打架的人,不能自己也拿着兵器直接冲进去厮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