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匿名注资的温度与庆功宴的序章(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星脉之心破渊者》最新章节。

苏晚的指尖在投资协议的电子档上反复滑动,屏幕光映在她眼底,却没让那行“匿名投资方”的字样变得清晰半分。工作室的玻璃门外,财务老张正拿着员工工资表来回踱步,皮鞋跟敲在地板上的声音不算响,却像敲在苏晚的心尖上——昨天还愁云密布的资金缺口,此刻被五百万稳稳填上,可这份“天降的救赎”,却让她比面对住建局突然加码的碳排放标准时更紧张。

“苏姐,恒信那边的材料预付款已经打过去了,对方确认收到,说明天就安排第二批保温板送货。”老张推门进来,脸上终于有了笑意,手里的报表也不再攥得发皱,“还有员工工资,我按往常的时间做了发放明细,您过目没问题的话,今天下午就能到账。”

苏晚抬起头,看向工作室里的景象:之前因为资金问题垂头丧气的设计师们,此刻正围着电脑讨论预验收的汇报PPT,小夏甚至哼着歌整理材料样本——五百万,不仅救了工作室的运营,更稳住了这群跟着她打拼的人。她接过老张手里的报表,签字时笔尖顿了顿:“张叔,这笔投资款的来源,你那边能查到更多信息吗?比如转账账户的归属地,或者协议里有没有隐藏的条款?”

老张摇摇头,坐在她对面的椅子上:“我查了银行流水,转账账户是个匿名信托账户,归属地在海外,根本追不到源头。协议我也仔仔细细读了三遍,除了五年后5%的收益和优先回购权,没任何附加条件——不干涉管理,不要求分红,甚至没要我们提供抵押物,这哪是投资啊,简直是送钱。”

“天下没有白送的钱。”苏晚把协议收进文件夹,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文件夹边缘,“能拿出五百万,还对工作室的情况这么了解,甚至知道我们急需资金周转,肯定是认识的人。”

她脑海里第一个冒出来的,就是顾沉舟。

昨天深夜在顾氏总部改方案时,他说“会提供必要的资源支持”;恒信建材刁难时,他用双赢方案轻松化解;就连住建局的预验收标准变动,他都能立刻联系到材料供应商的技术总监——这样的人脉和实力,拿出五百万对他来说不算难事。更重要的是,他尊重她的专业,从不多干涉工作室的决策,这和协议里“不参与日常管理”的条款完美契合。

可她不敢问。

如果不是他,贸然提起只会显得自己自作多情,甚至可能破坏两人之间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平等合作关系;如果真是他,他选择匿名,必然是不想让她觉得欠了人情——顾沉舟那样的人,不会用金钱来捆绑关系,更不会让她在专业上有半分妥协。

“苏姐,不管是谁投的,咱们先把眼前的坎过去再说。”老张看出她的纠结,轻声劝道,“下周就是预验收,顾氏那边还等着咱们的汇报材料,要是因为这事分心,影响了项目,反而辜负了人家的好意。”

苏晚深吸一口气,把文件夹放进抽屉锁好——老张说得对,现在最重要的是顾氏总部项目的预验收,至于这笔匿名投资,总有水落石出的一天。她拿起桌上的平板电脑,调出保温板的检测报告:“走,去仓库看看第一批石墨烯保温板的质量,别出什么岔子。”

工作室的仓库在郊区,距离市区四十分钟车程。苏晚和老张抵达时,仓库管理员正围着一堆包装破损的保温板发愁。看到苏晚,管理员连忙迎上来:“苏姐,这批货早上刚到,打开一看,有十几箱的包装被划破了,里面的保温板边缘都受潮了,这要是用来施工,肯定影响保温效果。”

苏晚蹲下身,拿起一块受潮的保温板,指尖触到湿润的板面,眉头立刻皱了起来。她掏出手机,拨通了石墨烯保温板供应商的电话,响了十几声才被接起,对方的语气还带着不耐烦:“苏设计师啊,这点小事没必要较真吧?包装破了点,擦干就能用,实在不行,我给你打个九折,别耽误我们后续的合作。”

“这不是折扣的问题,是质量问题。”苏晚的声音冷了下来,“协议里明确规定,所有材料必须符合GB/T -2018《建筑绝热用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的标准,受潮的保温板导热系数会增加,直接影响外墙的保温性能,过不了住建局的预验收。我要求你们48小时内重新补发一批合格的材料,否则我会按协议条款追究你们的违约责任。”

“你这是故意找茬是吧?”对方的语气变得强硬,“现在石墨烯保温板供不应求,你不要,有的是企业要。想让我补发?等半个月再说!”

说完,对方直接挂了电话。苏晚握着手机,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距离预验收只有五天,要是等半个月,项目肯定会延误,到时候不仅影响顾氏的进度,工作室的声誉也会受损。

老张在一旁急得直跺脚:“这怎么办啊?换供应商来不及,等他们补发又要半个月,预验收肯定赶不上了!”

苏晚没有慌,她打开通讯录,找到那个熟悉的号码——昨天顾沉舟说过,这家供应商的技术总监是他的大学同学。她犹豫了几秒,还是按下了拨号键,电话接通后,她尽量让自己的语气保持平静:“顾总,打扰你了,有件事想麻烦你——石墨烯保温板供应商那边出了点问题,他们拒绝补发合格的材料,我……”

话还没说完,顾沉舟的声音就从听筒里传来,带着一丝安抚的力量:“我知道了,刚才技术总监已经跟我提了这事。你在仓库等我,二十分钟后到。”

苏晚愣住了——他竟然已经知道了?难道是技术总监主动跟他说的?

二十分钟后,黑色轿车准时停在仓库门口。顾沉舟下车时,手里还拿着一份文件,走到苏晚面前,直接把文件递给她:“这是供应商的生产计划表,他们手里其实有一批备用的合格保温板,只是想借着你们急需的机会抬价。我已经跟技术总监沟通过了,他们会在今天下午五点前,把新的保温板送到仓库,破损的这批也会安排退货,所有费用由他们承担。”

苏晚接过文件,看着上面清晰标注的“备用库存”字样,心里忽然泛起一阵暖流。她抬头看向顾沉舟,刚好对上他的目光,他的眼底没有丝毫邀功的意味,只有对问题解决的坦然:“预验收不能出岔子,材料质量是关键。以后遇到这种供应商刁难的事,不用跟他们浪费时间,直接找我。”

“谢谢你,顾总。”苏晚的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每次遇到问题,你都能这么快帮我解决。”

“我们是合作伙伴。”顾沉舟的语气很平淡,却让苏晚心里的某个角落软了下来,“走吧,一起核对下这批材料的质量,确保没问题。”

两人蹲在仓库里,逐一检查新送来的保温板。阳光透过仓库的天窗洒下来,落在顾沉舟的侧脸上,柔和了他平日里冷硬的轮廓。苏晚看着他认真核对参数的样子,忽然觉得,有他在身边,再棘手的问题似乎都能迎刃而解。

“对了,预验收的汇报PPT准备得怎么样了?”顾沉舟忽然开口,打破了仓库里的安静。

“差不多了,主要分三个部分:设计理念、材料选择依据和成本控制方案。”苏晚回答道,“成本控制那块,我会重点说明怎么通过优化结构设计,把建造成本降低30%,还有这次更换保温板,虽然材料单价高了点,但通过减少保温层厚度,整体成本反而节省了5%。”

顾沉舟点点头,眼里闪过一丝赞许:“很好。住建局的张科长很看重成本控制和环保效益,你把这些数据做详细点,用图表展示出来,会更有说服力。”

他顿了顿,补充道:“汇报那天,我会陪你一起去。有什么问题,我们一起应对。”

苏晚的心猛地一跳,抬头看向顾沉舟,却发现他已经转过身,继续检查保温板了。她看着他的背影,嘴角不自觉地向上扬了扬——原来,被人放在心上,被人护着的感觉,是这样的。

接下来的几天,苏晚全身心投入到预验收的准备工作中。顾沉舟偶尔会发来消息,要么是提醒她补充某个数据,要么是告知她住建局的最新动态,从不越界,却总能在最关键的时候提供帮助。工作室的氛围也越来越轻松,员工们不再担心工资问题,都卯着劲为预验收做准备。

预验收当天,苏晚穿着一身简洁的白色西装,抱着汇报材料走进住建局的会议室。顾沉舟已经在里面等她了,看到她进来,起身帮她拉开椅子:“别紧张,你的方案很完善,没问题的。”

他的声音很轻,却像一颗定心丸,让苏晚瞬间平静下来。

汇报开始后,苏晚按照准备好的内容,条理清晰地讲解着设计理念、材料选择和成本控制方案。当她展示出“建造成本降低30%”的图表时,会议室里响起一阵低低的惊叹声。张科长看着图表,忍不住点头:“苏设计师,你们的成本控制做得很到位啊,既保证了绿色建筑的标准,又节省了成本,这很难得。”

“谢谢张科长认可。”苏晚微笑着回应,“我们在设计过程中,通过优化梁柱结构,减少了15%的钢筋用量;同时选用新型环保材料,不仅降低了碳排放,还减少了后期的维护成本。这些都是和顾氏集团反复沟通后确定的方案,离不开顾总的支持。”

她下意识地看向顾沉舟,发现他也在看她,眼底带着淡淡的笑意。

预验收进行得很顺利,住建局最终给出了“通过”的结论,并称赞这个项目“真正实现了科技与地产的融合”。走出住建局大楼时,阳光正好,苏晚忍不住松了口气,脸上露出了轻松的笑容。

顾沉舟看着她的笑容,眼底的暖意更浓了:“恭喜你,预验收通过了。为了庆祝,晚上一起吃个饭?”

苏晚愣了一下,随即点头:“好啊。不过,应该是我请你,谢谢你这段时间的帮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