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寰宇图志(2/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明末穿越,闯王一统》最新章节。
她的语气中,最初的惊叹迅速转化为一种深沉的、积郁已久的惋惜与不甘,那是一种洞悉了历史可能走向另一个分支却无力改变的沉痛。“若是……若是当年三宝太监郑和,七下西洋之后,朝廷能持续遣派船队,不为虚耗钱粮之议所阻,效法班超定远之志,扬帆远航,不畏艰险,持续考察这些新土……哪怕只是占据些许关键据点,与当地土人互通有无,建立贸易,引进那些后来所知的高产作物如番薯、玉米,或许还能驯化一些当地奇特的牲口……使我华夏子民,早得此等活命之粮,何至于后世屡屡为饥馑所困,饿殍遍野?朝廷财政,又何至于困守于田赋盐铁,最终……”
她没有再说下去,但那双骤然黯淡下去的眼眸,和微微紧抿的嘴唇,已将那份对历史机遇错失的扼腕,以及对后来华夏可能因此而在近代世界格局中陷入被动、甚至遭遇屈辱的预知般的悲悯,表露无遗。那种沉重,源自一个亲历过末世动荡、深知民生多艰的灵魂。
戚睿涵的神情也随之变得异常严肃,他深深地点了点头,目光重新落回世界地图上那片宽大的“海棠叶”,沉声道:“你的想法,与我不谋而合。历史的转折点,往往就在一念之间,一次决策,就可能影响数百年的国运。”他的声音带着一种穿越者特有的、洞悉历史悲剧的苍凉与沉重,“原定的历史轨迹……唉,”
他轻轻叹了口气,那些属于另一个时空线的、即便在这个已经被改变的时间线里回想起来依然让他感到压抑的记忆,再次浮上心头:“若非建州女真趁虚而入,最终入主中原,带来了长达两百余年的闭关锁国政策,严格海禁,固步自封,几乎彻底断绝了与外部世界的大规模交流,我华夏又何至于在西方轰轰烈烈的科技与工业革命大潮中远远落后,乃至积贫积弱,最终遭受那‘百年屈辱’?虽然后来,有无数仁人志士前仆后继、浴血奋斗,最终重新站立起来,但在我的那个‘原历史’里,直到我穿越之前,国家仍处于努力追赶的发展中阶段,诸多核心科技领域受制于人,周边的国际局势,亦常常风云诡谲,暗流涌动。”
他的话语,像一块冰冷的巨石,投入董小倩的心湖,激起层层寒意。她虽未能亲历,却能从戚睿涵那沉重的语气和凝重的表情中,感受到那段未曾发生的“原历史”的惨痛与艰难。
然而,下一刻,戚睿涵的语气陡然转为坚定,甚至带上了一丝难以掩饰的欣慰与自豪,他用手掌覆盖在地图上中国的区域,仿佛要感受那片土地的温热:“但是,小倩,你要记住,也正因为我们当年的努力,因为吴三桂最终选择了归顺大顺,因为我们促成了联顺抗清的战略成功,满清势力被我们扼杀于襁褓之中,那段在我所知历史中最为黑暗、最为屈辱的一页,并未在这个世界发生。”他的话语斩钉截铁,带着一种改写历史的豪情。
“你看到的这个现代中国,”他的手掌在地图上轻轻摩挲,“是另一个可能性的结果,是我们亲手参与创造的、一个更好的结果。在这里,没有那场因异族统治而可能带来的文化断层与浩劫,没有那场对经济基础造成毁灭性打击的长期锁国,华夏文明的主体性得以更完整、更自信地延续下来,并在与外部世界更早、更平等的交流中,顺利地融入了现代发展的洪流,甚至引领了部分潮流。”
他停顿了一下,让董小倩有时间去消化这些信息,去体会这其中蕴含的巨大意义。然后,他继续用他那清晰而有力的声音说道:“所以,你看到了,你亲身感受到了,如今的中国,是全球当之无愧的最强国之一,甚至在很多领域是唯一的领先者。我们的科技水平、经济总量、军事实力,皆稳居世界前列,是维护全球和平与稳定的重要基石。昔日的大国如美国、俄罗斯,亦需审慎处理与我国的关系,寻求合作而非对抗;周边的日本、韩国、越南等国,更是在历史的教训和现实的实力对比下,不敢再存轻易挑衅、妄图称霸东亚之心。整个世界,虽然仍有局部的纷争和动荡,但大的格局,确实比我所知的‘原历史’同期要稳定和安全得多。这……或许就是我们当年不惜奔波流血,殚精竭虑,所能换来的最好结果之一,是值得我们为之骄傲的成就。”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书房里陷入了一阵短暂的沉默。这沉默并非空无,而是充满了翻涌的思绪与激荡的情感。只有窗外远处隐约传来的、如同背景音般规律而模糊的城市车流声,以及窗棂间漏进的、带着凉意的晚风,提醒着他们身处何时何地,提醒着这个由他们参与改变的现代是何等模样。
董小倩的目光依旧牢牢锁定在那幅巨大的世界地图上,眼神复杂难言。有得知华夏避过一场大难后的欣慰,有看到此世中国强盛稳定的释然,但更多的,是一种在新的认知基础上重新燃起的、名为“责任”与“可能性”的火焰在瞳孔深处跳跃。戚睿涵的话语,不仅解释了这个美好现代的由来,抚平了她心中部分因历史对比而产生的遗憾,更在她那从未真正安于现状的心中,点燃了一簇新的、更为炽热的火焰。
她缓缓转过头,不再看地图,而是深深地凝视着戚睿涵,眼神清澈如水,却又坚定如磐石:“元芝,我明白了。我们昔日的奋战,抛洒的热血,确然改变了历史的航道,护佑了华夏文明的火种,使其在此世得以如此璀璨绽放,避开了那段你可能知晓的屈辱历程。看到此情此景,我心甚慰,昔日种种艰难险阻,皆值得。”她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穿透寂静的力量,字字清晰。
然而,她话锋随即一转,声音略微压低,却更加凝聚起一股不容置疑的决断力量:“然而,观此寰宇全图,方知天地之广阔,文明之多样,远胜你我昔日奋战时所知所见。既然我们曾以微薄之力,竟能扭转乾坤于既倒,改变了如此巨大的历史走向……那么……”她的目光再次扫过地图上那片代表着明末时空的、抽象而又具体的区域,“倘若我们能再回彼世,是否可凭藉对此未来大势的清晰认知,引导那个时代的人们,尤其是当权者,将目光投向更遥远的海洋与未知的大陆?是否可以在那个历史的关键节点,就为华夏播下开眼看世界、勇于探索、走向深蓝的种子?避免后世可能因再度目光短浅、固步自封而错失新的良机?”
她越说,眼神越是明亮,那是一种找到了新方向的振奋。“哪怕只是尽一份绵薄之力,凭借我们对这些新大陆、高产作物、世界格局的了解,推动些许微小的改变,或许也能为那个时代的亿万百姓,开拓更广阔的生存空间,找到更多活命之资;或许也能为华夏文明,在未来的世界竞争中,提前占据有利位置,注入更悠长、更旺盛的生命力。这,难道不是比仅仅安居于此,享受这太平盛世,更有意义吗?”
她的话语,如同一块投入戚睿涵心湖的巨石,不再是带来寒意,而是激起了万丈波澜,漾开层层名为“使命”与“可能”的涟漪。他何尝没有过这样的念头?尤其是在彻底了解了这个因他们而改变的历史线后,他更加确信,他们的穿越并非一次单纯的意外或巧合,或许冥冥之中,承载着某种更深层次的、关乎文明走向的使命。不仅仅是救亡图存于一时,更是要为一个古老的文明,开启一扇通向更宏大、更辉煌未来的窗户,绘制一幅更广阔的蓝图。
“我正有此意。”戚睿涵迎上董小倩那灼灼的目光,语气郑重得如同立下誓言,眼中闪烁着与她同样的光芒。“自从傅山先生赠予我们那延寿续命的丹药,自从我们确认能够顺利返回现代,并发现两个时空之间存在巨大的时间流速差异,这个念头就在我心中萦绕不去,日益清晰。我们拥有时间,拥有超越时代数百年的见识,更拥有亲手改变历史的经验和被证明可行的能力。就此安居于此,虽享太平富贵,无忧无虑,却总觉辜负了上苍赐予的这番奇异际遇,心中难安。”
他走到窗边,双手撑在窗台上,望着窗外深邃的、繁星点点的夜空,以及天边那一弯清冷的新月,继续道,声音带着理性的思考:“不过,再次穿越,非同小可。我们需要弄清楚穿越的原理,找到稳定可控的方法。上次依靠的是舟山那个特殊地点的地理能量,以及某种不明时空能量的周期性涌动,但这种方式太过随机和危险,如同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我们需要更可靠、更安全的手段,或许需要借助某些特殊的‘物件’作为媒介或钥匙,来定位、来稳定通道,就像……就像一些古老传说、道家典籍中隐约记载的那样。”
他转过身,眉头微蹙,显然已经在脑海中开始勾勒具体的技术难题和需要准备的事项。“而且,再次穿越,并非我一人之事,亦非你我二人之事。需要志同道合者同行。诗悦心思机敏,袁薇沉稳干练,如苑姐阅历丰富且对我们深信不疑,她们都曾与我们并肩作战,或在我们最困难的时候给予了毫无保留的支持。她们的态度和意愿,至关重要。还有……”他的话语在这里顿住了,脑海中蓦然浮现出一个清晰的身影——那个做事一丝不苟、逻辑严密、总是带着几分清冷与疏离气息的班长。在之前的校园生活中,他曾因一些项目与她有过接触,隐约感觉到她对于非常规知识的兴趣和强大的分析能力。
“还有重要的人。”他若有所思地低语,眼神变得清明而确定起来,“我想起一个人,或许她能在这个阶段帮上忙。她对我们之前的‘特殊经历’略知一二,虽然未必尽信,但她的思维方式和分析能力,正是我们目前探索穿越机制所需要的。”
“是谁?”董小倩好奇地追问,她对于戚睿涵在现代社会的社交圈了解有限,但相信他的判断。
“我们班的班长,刘菲含。”戚睿涵答道,语气中带着一丝欣赏,“她是个典型的理科高材生,成绩常年名列前茅,思维缜密,做事极有条理,而且……我隐约感觉,她对一些超常规的、现有科学难以完全解释的事物,接受度似乎比一般人要高,或者说,她更愿意用探究的态度去面对,而非简单地斥为迷信或妄言。我曾因一些课程项目,向她隐约提及过一些关于多维时空、历史可能性的设想,她并未当作无稽之谈,反而表现出了一定的兴趣,并提出过几个颇有见地的问题。等开学后,我找个合适的时机,正式请她帮忙,或许她能从现代科学的角度,为我们分析穿越现象的理论可能性,甚至帮忙搜集资料,寻找其中可能存在的规律和所需媒介的线索。”
董小倩闻言,轻轻点了点头。她对那位仅有过数面之缘、气质沉静中带着锐利、举止得体的戚睿涵班里的女班长印象颇深。那确实是一位看起来就极为聪慧、可靠的女子。若能有这样一位心思缜密、逻辑清晰之人加入,哪怕是作为外围的参谋,无疑也是极大的助力。
两人的目光再次交汇,书房柔和的灯光下,他们都清晰地看到了彼此眼中那重新燃起的、名为“可能性”与“使命”的火焰,灼热而明亮。眼前的现代生活安逸、舒适而美好,但对于曾经在历史洪流中搏击过风浪、亲手转动过命运齿轮的他们来说,那片广阔的、充满了未知与挑战的过去时空,以及它背后所连接的、关乎整个文明未来走向的巨大潜力,有着同样甚至更为强烈的吸引力。那是一种源于灵魂深处的召唤,一种对更大生命价值与历史责任的追寻。
书桌上的那幅世界地图静静地悬挂着,蔚蓝的海洋与彩色的大陆板块,在明亮的灯光下仿佛在无声地呼吸、脉动。那不再仅仅是一张描绘地理知识的图纸,更像是一张无声的邀请函,一份沉甸甸的使命状,邀请他们,不,是召唤他们,再次启程,去往那片更为广阔的天地,去书写一段超越时空界限的、更为恢弘壮阔的传奇。
戚睿涵再次望向窗外,繁星如钻,月色如水银泻地,宁静的夜晚包容着一切。他心中已然有了明确的决断。开学之后,寻找刘菲含,坦诚部分真相,争取她的帮助,将是他和董小倩,或许还有未来即将汇聚的同伴们,迈向又一次穿越征程的、至关重要第一步。前方的路依然迷雾重重,充满了未知的艰险,但目标,却从未像此刻这般清晰起来——为了华夏文明更广阔的星辰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