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史海觅踪启新程(2/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明末穿越,闯王一统》最新章节。
然而,无论是厚重的《顺史》,还是网络上的海量信息,戚睿涵反复搜索、仔细阅读每一个相关的词条和章节,都没有找到任何关于“戚睿涵”、“李大坤”、“张晓宇”的明确记载。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在一些涉及关键转折点的描述中,比如促成吴三桂归顺、协调南明与大顺联盟、盛京战役的某些战术决策等,偶尔会出现“有异人献策”、“得力于某神秘人物周旋”、“得一厨艺高超者助益军需,稳定民心”等模糊不清、近乎传说式的字眼,或者将某些关键的功劳直接归结于李岩的深谋远虑、吴三桂麾下某位不愿留名的幕僚、史可法军中的某位无名义士等等。
看到这些,戚睿涵非但没有失望,反而长长地、无声地舒了一口气,心中那块悬了许久、几乎已成负担的大石,终于安然落地。他们没有成为青史留名、被后人反复研究评说的英雄,他们的名字,被历史的尘埃巧妙地掩去,或者说,被那自我修正后的历史本身,以一种近乎本能的方式自然而然地“过滤”掉了。他们成为了真正的“幕后之人”,深度参与了进程,甚至改变了河流的走向,却不必背负留名的负担,不必面对后世无休止的探究与追问。这很好,非常好,正是他最希望看到的结果。
他站起身,将《顺史》小心地放回原处,动作轻缓,带着一种完成重大仪式后的庄重感。他转过身,看到白诗悦、袁薇和董小倩正站在不远处的一个摆放着地方史志的书架旁,安静地看着他。
白诗悦的眼中带着清晰的询问,袁薇则是一副早已了然于胸的神情,唇角带着一丝放松的笑意,而董小倩,则似乎从他刚才那专注、紧张乃至最终释然的神情变化中,隐约猜到了他在验证什么,那双清澈的眸子里,流露出一种复杂难明的情绪,有追忆,有感慨,最终归于平静。
戚睿涵走过去,对她们露出了一个这些天来最为轻松而肯定的笑容,微微点了点头,用口型无声地说了一句:“没问题了。”
白诗悦和袁薇立刻完全明白了,也都彻底松了口气,相视一笑,笑容里带着同样的如释重负。她们同样不希望自己现有的、平静的生活因为那段离奇而惊心动魄的经历而被彻底打乱,成为聚光灯下的焦点。
董小倩虽然不完全明了所有细节,但她能清晰地感受到戚睿涵身上那种紧绷感消失后散发出的释然与轻松气氛,她也浅浅地笑了笑,那笑容如同初秋的水波,淡然却真切。对于她而言,那个曾经亲身参与、波澜壮阔、充满了血与火、理想与挣扎的时代,已经彻底落幕,无论是大顺还是大明,都已成为这本厚重《顺史》中的冰冷文字,供后人翻阅评说。而她的人生,她的未来,即将在这个崭新的、充满了无限可能的时代展开。
这时,戚睿涵的目光被旁边书架上另一本书吸引了过去。那是他记忆中着名明史学家顾诚的着作,但书名却不再是《南明史》或《明末农民战争史》,而是变成了《明末抗清史》。他抽出来随手一翻,里面的章节设置也与原本的记忆完全不同,重点讲述了吴三桂投降李自成的前因后果、南明联顺抗清的艰难决策过程、敌后战场的开辟与作用、以及最终抗清战争的伟大胜利,当然,也浓墨重彩地描述了清军在后期使用的那些超乎当时寻常水平的“先进火器”、“毒气”与“瘟疫武器”所带来的残酷考验。书中同样没有提及他们任何一个人的名字。
他将书轻轻放回原处,心中最后一丝疑虑也烟消云散。历史真的走向了另一条岔路,一条由他们这些意外来客,在因缘际会之下,轻微却关键地扳动了道岔后,驶向的未知而……从结果来看,似乎也并非不堪的轨道。至少,那片土地上,避免了一场浩劫。
“好了,历史问题暂时解决,心里的石头总算落地了。”戚睿涵拍了拍手,语气变得真正轻快起来,“走,带我们的小倩同学去体验一下这个时代年轻人最喜欢的体育运动之一,活动活动筋骨。”
他们一行人离开图书馆那充满书卷气与历史尘埃的宁静,重新融入室外明媚得有些晃眼的阳光和喧闹的、属于现实的人声中。沿着林荫路走不远,便是一片由铁丝网围起来的室外篮球场。水泥地面被太阳晒得有些发烫,几个篮筐下正空着,只有远处一个场地上有几名学生在进行半场对抗,篮球撞击地面发出沉闷而富有节奏的“砰砰”声。
戚睿涵熟门熟路地走到旁边的器材管理室,凭学生证借了一个皮质有些磨损但气很足的篮球。他单手抓着球,走到董小倩面前。
“小倩,看,这叫篮球。”戚睿涵一边用一只手不太熟练地拍着球,一边向董小倩做着最简单的介绍,“是一种主要用于手,将球投进那个悬挂在高处的铁圈的游戏。”篮球在他手下一起一落,发出规律的声响,在地上弹起阵阵微尘。
白诗悦和袁薇也活动了一下手腕和脚踝,准备做示范。董小倩看着戚睿涵那在她看来颇有些杂耍意味的运球动作,又仰头看了看那高高在上的、带着白色网状物的铁圈,眼中流露出浓厚的好奇和一丝显而易见的怯意。“投中……那个圈?”她纤细的手指指向篮筐,语气里充满了不确定。
“对,看到那个网了吗?球从上面穿过它,落到地上,就算得分。”袁薇走上前,指着篮筐耐心地解释道,她试图用最直观的方式让董小倩理解,“来,别怕,我们先教你最基本的动作,很容易的。”
戚睿涵将球传给站在罚球线附近的白诗悦。白诗悦接过球,双手持球,膝盖微屈,瞄了一下篮筐,然后手腕柔和地将球推了出去。篮球在空中划出一道还算优美的弧线,可惜力道稍轻,在篮筐前沿上弹了一下,没能钻进网窝。
“哎呀,手生了。”白诗悦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袁薇反应很快,抢到落下来的篮板球,她的运球技术看起来比白诗悦还要生疏一些,拍了两下差点脱手,连忙抱在怀里。她调整了一下姿势,也没有太多花哨的动作,就在原地一个简单的颠投,球竟然“唰”地一声,空心入网。
“好球!”戚睿涵由衷地赞道,鼓起掌来。
董小倩看着觉得有趣,那进球时清脆的“唰”声似乎带着一种奇妙的魔力,让她也跃跃欲试。戚睿涵看出了她的心思,将球捡起来递给她,开始指导她如何正确持球。“对,手指分开,托住球的侧面,这只手扶住就好,不要用力……对,就是这样。”
董小倩学着他们的样子,起初还是双手紧紧捧着球,像抱着一件易碎的珍宝。在戚睿涵的纠正下,才勉强改为单手托球,另一只手虚扶的姿势。她深吸一口气,有些笨拙地、几乎是全靠手臂的力量,将球朝着篮筐的方向推了出去。篮球软绵绵地飞出去,划出一条低平的轨迹,连篮筐的边都没能沾到,就直接落在地上,弹跳着滚到了一边。
她白皙的脸颊瞬间浮起一抹红晕,有些不好意思地低下头。白诗悦笑着快步跑去把球捡回来,鼓励道:“没关系,没关系,第一次能扔出去就很好了,我当初第一次连篮筐都碰不到呢。多试几次,找到感觉就好了。”
戚睿涵也耐心地再次示范动作要领,他将投篮动作分解成下蹲、举球、拨腕几个步骤,让她仔细观察手腕发力的瞬间。“看,主要是靠这里的力量,把球送出去,而不是用整个手臂去推。”他一边说,一边又投了一个,球再次空心入网。
董小倩认真地看着,努力模仿着那看似简单实则需要协调发力的动作。她又尝试了几次,虽然动作依旧显得僵硬而不协调,但一次比一次投得远,一次比一次更接近那个高高的篮筐。额头上甚至渗出了细密的汗珠,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终于,在不知第多少次尝试时,篮球从她手中脱离后,划过一道算不上优美甚至有些歪斜的弧线,竟然磕磕碰碰地在篮筐的金属边沿上弹了两下,然后……在几人期待的目光注视下,奇迹般地、晃晃悠悠地落入了网中!
“进了,小倩进球了!”白诗悦第一个惊喜地欢呼起来,声音里充满了由衷的喜悦。
袁薇也笑着用力鼓掌,说道:“太好了,小倩你真棒!这么快就找到感觉了!”
戚睿涵也露出了惊喜的笑容,对着正有些愣神、似乎不敢相信自己做到了的董小倩,竖起了大拇指,眼神里满是赞许。
董小倩自己确实愣了一下,她看着那空空的篮网还在因为球的穿过而轻轻晃动,又低头看了看自己刚刚将球投出去的双手,随即,脸上绽放出如同孩童般纯真而毫无保留的灿烂笑容。
那是一种通过自身努力克服困难、最终获得小小成就感的巨大喜悦,这种喜悦超越了时代隔阂,直抵内心最原始的快乐源泉。她看着那篮筐,又看了看身边为她真诚欢呼的伙伴们,心中被一种温暖的、充实的幸福感填得满满的。这个时代,有太多如此新奇的事物等待她去探索,去学习,去征服,而这过程本身,就充满了乐趣。
运动过后,几人都感到有些发热和疲惫,便走到篮球场边树荫下的长椅上休息。午后的阳光透过层层叠叠的树叶,在地上投下斑驳摇曳的光影。戚睿涵从随身带的双肩背包里拿出几包零食——印着外文的巧克力威化、鼓鼓囊囊的烧烤味薯片,还有那一小盒黑白分明的奥利奥饼干。他逐一打开包装,递给每人一份。
董小倩好奇地打量着这些包装精美、色彩鲜艳的现代工业食品。她先拿起一片薄薄的金黄色薯片,按照他们的示范,小心翼翼地用门齿咬了一小口。“咔嚓”一声极其轻微的脆响在口中迸发,浓郁的、混合着香料味道的烧烤风味瞬间占据了她的味蕾。她眼睛微微睁大,点了点头:“此物甚为香脆,滋味浓厚。”
接着,她又尝试了那条巧克力威化。外层巧克力的甜腻丝滑与内里威化饼干的酥脆轻盈结合在一起,这种复合而富有层次的口感让她感到新奇而愉悦。“此糕饼……甜而不腻,外柔内脆,层次分明,倒是别致。”
最后,她的目光落在那块黑色的、像两片小圆饼夹着白色奶油的奥利奥饼干上。戚睿涵拿起一块,熟练地表演了一下“扭一扭,舔一舔,泡一泡”的经典吃法。
董小倩觉得这种吃法甚是有趣,也学着他的样子,有些笨拙地试图扭开饼干,第一次差点把饼干捏碎,第二次才成功将两片饼干分开,露出了中间雪白的奶油夹心。她依言伸出小巧的舌尖,轻轻舔了舔那甜腻的奶油,然后按照指示,将饼干在戚睿涵递过来的、打开的矿泉水瓶口里,快速地蘸了一下,再放入口中。
混合着奶香、可可香和经过水浸后变得略微软化饼干的独特口感在味蕾上层层铺开,那种甜、脆、软、香交织的奇妙感觉,让董小倩细细品味着,脸上露出了近乎惊叹的、无比认真的表情。“此物……”她斟酌着词句,看着手中剩下的半块奥利奥,由衷地赞叹道,“味道组合着实奇妙,竟有如此吃法。真乃美味。”
看着她那发自内心地享受这些现代工业食品的样子,仿佛在品尝什么稀世佳肴,戚睿涵、白诗悦和袁薇都忍不住笑了起来,那笑声里充满了善意的愉悦。这些对他们而言司空见惯、甚至平日里会被归类为“垃圾食品”而有所节制的东西,在来自几百年前的董小倩这里,却成了代表这个时代某种奇妙创造力与生活乐趣的鲜明符号。
夕阳的余晖开始给校园的建筑、树木和行人的身影涂上一层温暖而浓郁的金色,拉长了所有的影子。
一天的奔波与新鲜体验让董小倩略显疲惫,脚步不如清晨时那般轻快,但她的眼神却始终明亮如星,里面闪烁着对未知未来的期待,对学习新知识的渴望,以及对融入这片新天地的决心。她知道,在这所名为“大学”的所在,她将系统地学习这个时代的知识,真正理解这个光怪陆离世界的运行规则。而身边这些曾经共历生死、如今又为她铺就归途的伙伴,将是她探索这一切最坚实、最温暖的依靠。
历史的篇章,无论曾经多么波澜壮阔,多么惊心动魄,都已经翻了过去。属于她董小倩,也属于戚睿涵、白诗悦、袁薇,乃至所有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人的新篇章,就在这片九月的、沐浴在金色夕阳下的校园里,悄然开始了。
前方的路依旧漫长而未知,充满了挑战,但至少在此刻,阳光正好,微风不燥,空气中飘荡着青草与秋叶的清新气息,口中巧克力的甜味尚未完全散去,而希望,如同那颗历经数次尝试后终于投入篮筐的篮球,已经实实在在地、带着沉甸甸的充实感,落在了这片崭新而充满无限可能的土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