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海风初识现代欢(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明末穿越,闯王一统》最新章节。

威海夏日的清晨,带着海盐味道的清新空气,透过薄如蝉翼的窗纱悄然潜入,仿佛连风都带着大海慵懒而湿润的问候。 阳光尚未变得炙热,只在东边的天际涂抹上一层淡淡的金粉,将戚睿涵家宽敞的客厅映照得明亮而温馨。

董小倩早已醒来,独自站在客卧那面光洁如水的银镜(现代穿衣镜)前。镜面清晰地映出她的身影,穿着一身戚母准备的棉质睡裙,柔软舒适,却与她习惯的广袖罗裙截然不同。她手中拿着一把普通的木梳,正一下下梳理着那头如云如瀑的长发。

动作间,依稀可见另一个时空烙印下的优雅韵律,却也带着几分难以言喻的滞涩与生疏。镜中的容颜清丽脱俗,眉眼如画,只是那双本该灵动含情的眸子里,此刻却萦绕着对周遭一切新奇事物的淡淡茫然,以及一丝不易察觉的、小心翼翼的探索。这镜子如此清晰,连她眼中细微的困惑都映照无遗,远比她曾在秦淮河畔用过的任何一面铜镜都要来得真实,真实得让她有时会感到一丝恍惚。

客厅里,戚母戚菲菲正利落地摆放着餐具。她是个干练而开朗的中年女性,岁月似乎格外优待她,只在眼角留下了些许笑纹。经营着一家本地小有名气的文创公司,让她身上既有商人的精明,又不乏艺术从业者的随和与热情。

餐桌上,热腾腾的豆浆散发着浓郁的豆香,刚出锅的油条金黄酥脆,旁边还特意复热了一盘昨晚董小倩赞不绝口的鲅鱼水饺,鱼肉的鲜香混合着面皮的麦香,勾人食欲。

“小倩,快来,别客气,就当自己家一样。”戚菲菲看到董小倩从房间出来,立刻笑着招呼,顺手用公筷给她夹了一个饱满的水饺,放到她面前的骨瓷小碟里,“睿涵都跟我大概说了,你们……嗯,这一路回来,经历了不少事。到了这里就安心住下,把这儿当成你自己的家。”她的语气自然而真诚,带着一种能安抚人心的力量。

董小倩微微欠身,行了一个她努力回忆并模仿的、尚显生疏的现代礼节,声音轻柔如风:“多谢伯母款待,此等珍馐,小倩生平仅见,昨日品尝已觉惊艳,今日再见,仍感欣喜。”

她小心翼翼地用筷子夹起水饺,轻轻吹了吹气,然后小口咬下。鲜美的汤汁混合着鲅鱼的细腻和韭菜的辛香,立刻在口中漾开,让她眼中流露出真实的愉悦。尽管昨晚已经见识过微波炉的神奇——那个方方正正的盒子,竟能在短短时间内将冰冷食物变得滚烫——此刻她心中依旧感到不可思议。这种便捷,在她所处的那个需要灶火慢炖的时代,近乎神迹。

戚睿涵看着母亲和董小倩的互动,心中温暖。他知道,将董小倩从那个血与火交织的乱世带回这个和平安宁的时代,是一个极其大胆甚至有些疯狂的决定,但看到她能坐在自家餐桌前,安然地吃着早餐,他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他笑着对董小倩说:“妈的手艺可是得了外婆真传,这鲅鱼水饺是本地一绝,你多吃点。”

早餐在一种温馨而略带新奇感的氛围中结束。门铃恰在此时清脆地响起。

白诗悦领着袁薇走了进来。袁薇一进门,目光便立刻落在了董小倩身上,她脸上绽开明媚的笑容,几步上前,极其自然地拉住了董小倩的手,语气亲昵得仿佛她们是相识多年的姐妹:“这位小倩妹妹,果然跟睿涵描述的一样,灵气又好看。在这里还习惯吗?睿涵这小子有没有欺负你?要是他敢,你告诉我,我帮你收拾他。”她说话语速稍快,带着现代都市女性的爽利,却又充满了真诚。

董小倩初见到陌生的袁薇,脸上本能地飞起一抹红霞,略显羞涩地垂下眼帘。但感受到对方手上传来的温热和话语中毫不作伪的关切,她紧绷的神经稍稍放松了些,轻声回道:“袁姐姐安好,戚……睿涵他待我极好,事事周全,小倩心中感激。”她还在努力适应对戚睿涵直呼其名,这在她的时代是近乎不可能的。

戚睿涵看着女友白诗悦和闺蜜袁薇与董小倩如此快地建立起融洽关系,心中那块一直悬着的石头终于安稳落地,他朗声笑道:“薇姐,你这架势,好像我平时多不靠谱似的。正好,你来了,今天天气这么好,咱们带小倩出去转转,让她好好见识见识咱们威海的市井风情,感受一下什么叫太平盛世的寻常日子。”

计划刚定,戚睿涵放在桌上的手机便嗡嗡震动起来,随即响起一阵轻快的铃声。他拿起那个轻薄的长方形物件,手指在屏幕上轻轻一划,接通了电话。一个语速很快、带着爽利劲儿的女声立刻从手机里传了出来,声音不大,但在安静的客厅里显得格外清晰:“喂,睿涵,听说你从那边带了个了不得的古代小妹妹回威海了?这么大的事儿,也不第一时间通知姐姐我?也太不够意思了吧!”来电的是身在烟台的刁如苑,一个消息灵通、开创两家文创公司的富二代奇女子。

戚睿涵对着手机无奈又好笑地告罪:“如苑姐,你这消息网也太厉害了,我这脚跟还没完全站稳呢。我们正商量着今天带小倩出去体验生活,感受现代气息。”

“等着!”刁如苑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我这就开车过去,一个多小时准到。这么有意思的历史性会面,怎么能少了我刁如苑?你们安排好行程,我到了就直接汇合。”话音刚落,她那边便风风火火地挂了电话,只剩下一串忙音。

于是,行程稍作调整,等待刁如苑的到来。近午时分,阳光变得有些热烈,一辆线条流畅、颜色低调的SUV果然精准地停在了戚家楼下。车门打开,先迈出的是一只踩着时尚矮跟凉鞋的脚,接着,刁如苑整个人利落地下了车。她穿着一身杏色的改良汉元素抹胸长连衣裙,裙摆绣着同色系的暗纹,外搭一件现代剪裁的灰色薄纱开衫,既保留了古典的韵味,又融入了时装的利落与时髦。

她一下车,那股自信而富有感染力的气场便扑面而来,瞬间吸引了众人的目光。她快步走来,先跟迎出来的戚菲菲热情地打了招呼,寒暄几句,然后目光便带着毫不掩饰的好奇与欣赏,精准地落在了被白诗悦和袁薇护在中间的董小倩身上。

“这就是小倩妹妹吧?”刁如苑走上前,极其自然地拉起董小倩的手,一双锐利却含笑的眼睛仔细端详着她,“果然眉目如画,灵气逼人,这一身沉静的气质,可不是现代女孩能轻易养出来的。我是刁如苑,睿涵认的干姐姐,在烟台做点小生意,爱好嘛,可能跟你还有些共通之处,都喜欢琢磨些老物件、老故事,听听那些被时光掩埋的往事。”她语气亲切,话语间带着商界女性特有的自信与感染力,很容易让人产生好感。

董小倩虽对“做生意”的具体含义懵懂,对“老故事”的理解也可能与刁如苑有所不同,但她能清晰地感受到对方身上那股强大的、不容忽视的善意和气场。她学着这几日观察到的现代人的样子,微微点头,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更自然些:“如苑姐姐安好。”

人员到齐,第一站便是市中心一家颇负盛名的海鲜自助餐厅。一行人驱车前往,当自动玻璃门无声滑开,踏入那灯火通明、冷气充足、空间开阔得惊人的大厅时,董小倩的脚步明显地顿住了,仿佛瞬间被施了定身法。

眼前的场景完全超乎了她贫乏的想象:巨大的水晶吊灯如倒悬的星河,折射出万千璀璨光芒;光洁如镜的地砖几乎能照出人影,倒映着天花板的华美;长长的、蜿蜒曲折的餐台上,密密麻麻摆放着数不清的各式食物,色泽或鲜艳或剔透,诱人至极;各种香气——海鲜的咸鲜、烤肉的热烈、水果的清新、甜点的甜腻——混杂在一起,却形成了一种奇异的、引人食欲的和谐氛围。

更让她感到惊奇的是,许多穿着各异但神情放松的人们,端着或白或青的瓷盘,自由地穿梭在各色餐台之间,从容地选取着自己心仪的食物,无人引导,也无人催促。

“这……此处是酒肆么?”董小倩下意识地靠近戚睿涵,声音压得极低,充满了困惑,“为何无人招待引领,亦不见菜单呈上?众人皆可自行取食,岂非……有失秩序?”在她所处的明末清初,即便是最繁华的酒楼,也必有小二殷勤引座,奉上菜单,客人点选后由后厨制作,断无眼前这般“自行其是”的景象。

戚睿涵早已预料到她的反应,耐心地低声解释:“这叫自助餐厅。你看,所有做好的食物都分类摆放在那里,喜欢什么,自己去拿,用这个盘子装。”他示意了一下旁边消毒柜里洁白的瓷盘,“想吃多少就拿多少,只要不浪费,最后我们离开的时候,按人头付一个固定的钱就行。”

“自己拿?不论身份,皆可自取?”董小倩的惊讶更甚,眉头微蹙,“这……岂非更失体统?”在她根深蒂固的观念里,饮食不仅是果腹,更是礼仪和等级的体现,如此“随意”,近乎“无礼”。

白诗悦见状,亲昵地挽住她的胳膊,声音清脆地笑道:“小倩,在这里啊,这叫‘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大家都这样,没什么体统不体统的,反而自由自在,好玩着呢!走,我陪你去拿盘子,告诉你哪些好吃。”

袁薇和刁如苑也在一旁微笑着鼓励。董小倩犹豫了片刻,终于鼓起勇气,接过一个略显沉重的白色瓷盘,指尖传来瓷器特有的冰凉触感。她跟着白诗悦,像初学走路的孩童般,有些笨拙地走向那琳琅满目的餐台。

看到覆盖着碎冰、铺满泛着珍珠光泽的生蚝和扇贝的“冰山”;看到琉璃盏(在她看来)中堆叠得整整齐齐、橘粉色相间、纹理如大理石般精美的三文鱼刺身;看到旁边餐盘里裹着金黄外衣、在灯光下闪闪发亮、形状各异的炸物(天妇罗);她的眼睛几乎不够用了,每一种陌生的食物都引动着她的好奇心。

“此……此为何物?”她指着一盘切得薄薄的、颜色鲜亮如同晚霞的鱼肉,小声问道。

“这是三文鱼,来自深海,是可以生吃的,口感很肥美嫩滑,你等会儿试试看。”戚睿涵一边解释,一边用公共夹子夹了几片放到她端着的盘子里,鱼肉接触盘底,发出轻微的声响。

又看到旁边金灿灿的炸虾,董小倩眼中闪过一丝惊艳:“这个色泽,好似金玉雕琢而成,竟舍得下锅油炸?”

刁如苑笑着接口,她的见识显然更广一些:“这个叫天妇罗,是东瀛那边传来的一种吃法,外面裹着特制的面糊炸得酥脆,里面却保留了食材的鲜嫩,你应该会喜欢这种口感和味道。”

董小倩学着他们的样子,小心翼翼地用夹子或勺子取食物,每拿一样,都要低声询问名字和大致吃法。她对餐台尽头那一排排盛放着各色酱料的小盅更是好奇不已,从深色的酱油、清亮的醋,到浓稠的白色沙拉酱、刺鼻的绿色芥末,她都怀着探险般的心态,用旁边的小勺各自取了一点,放在小碟里。

当一点芥末混着酱油被她送入口中,那强烈的辛辣感瞬间直冲鼻腔和脑门,她忍不住猛地侧过头,掩住口鼻,眼圈微微发红,秀美的眉头紧紧蹙起,那副想保持仪态又难以忍受的窘态,惹得身旁的众人忍俊不禁,却又连忙递上清水。这番体验,对她而言,无疑是新奇而刺激的。

回到座位,董小倩开始细细品尝盘中的食物。三文鱼蘸着酱油,入口即化的肥美和独特的油脂香让她睁大了眼睛;天妇罗咬下去,外皮的酥脆和虾肉的弹嫩形成了绝妙的对比;烤鳗鱼刷着浓郁的酱汁,咸中带甜,口感丰腴……每一种味道都像是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强烈地冲击着她被这个时代相对简单烹饪方式所塑造的味蕾。

她吃得极为认真,一小口一小口,咀嚼得很慢,仿佛在品味的不仅仅是食物本身,更是这个崭新世界的一部分构成。她尤其偏爱天妇罗的香酥和三文鱼的肥嫩,在众人的鼓励下,又起身去连续取了几次。

“慢点吃,喜欢就多吃点,这里管够。”袁薇笑着递给她一杯橙黄色的果汁,杯壁上凝结着冰凉的水珠。

董小倩咽下口中香酥的炸虾,接过杯子,指尖感受到凉意,她由衷叹道:“此间食物,种类之繁多,滋味之奇特,烹制之便捷,实非小倩所能想象。更难得是,人人皆可依自身喜好,自取所需,无分贵贱高低……观此景象,方知何为‘市井繁华’,何为‘太平盛景’。”她的话语带着文言的韵味,声音虽轻,却引来了邻桌些许好奇的目光,但更多的是理解与善意的微笑。他们或许以为这是一个特别热爱传统文化的女孩在感慨。

戚睿涵在一旁听着,心中微微触动。他知道,董小倩是由眼前这丰盛、自由、平等的就餐场景,联想到了明末清初那个物资匮乏、饿殍遍野、等级森严、连吃饭都透着规矩与压迫的时代。两相对比,眼前的寻常,于她而言,确是难以企及的盛世景象。

午餐在董小倩不断的低声惊叹和满足的神情中结束。接着,一行人驱车前往附近的派出所,为董小倩办理身份证。这个过程,对董小倩而言,又是一番全新的、略带紧张的体验。

拍照的房间简洁而肃静。工作人员是位面容和善的中年女性,她示意董小倩坐到指定的椅子上,背后是纯白色的背景板。“姑娘,来,坐正一点,头稍微抬一下,对,看着镜头。”工作人员耐心地指导着。

董小倩依言坐下,双手规规矩矩地放在膝盖上,背脊挺得笔直。当面对那冰冷的、黑洞洞的相机镜头,以及随之亮起的、短暂却强烈的闪光灯时,她明显地身体僵硬了一下,手指不自觉地蜷缩起来。在她看来,这仿佛是一种未知的“摄魂”法器,那瞬间的强光让她有些心悸。

“别紧张,小倩,就像平时一样看着前面就好。”戚睿涵在摄影师旁边轻声安抚。

白诗悦也凑近些,用轻松的语气说:“很快就好了,眨下眼睛也没关系。”

在两人温和的引导下,董小倩才勉强放松了紧绷的肩膀,配合着完成了拍照。接下来是按指纹环节。工作人员拿出一个巴掌大小的电子设备,让她将手指依次放在一个发着微红光的小窗口上。董小倩对这个小巧的“铁盒子”能如此清晰地记录下自己指尖那些曲曲折折的纹路,感到不可思议。她按照指示,小心翼翼地将手指按上去,感受到冰凉的触感和微微的震动,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屏幕上显示的指纹图像,仿佛在确认那是否真的是属于自己的印记。

当终于拿到那张印有她略显拘谨的照片、姓名“董小倩”以及一串长长的公民身份号码的临时凭证时,她反复摩挲着那张硬质光滑的小卡片,指尖感受着凸起的字体和冰冷的质感,喃喃低语:“此薄薄一物,便可证明我是何人,居于何处,行走四方皆需凭此?”

“对,”戚睿涵肯定地点头,用她能理解的概念解释,“这就是你在我们这个时代的‘路引’和‘身份文牒’,非常重要,以后买车票、住店、办理很多事务,都需要它。”

董小倩郑重地将那张临时身份证收进戚睿涵给她准备的一个小巧的帆布钱包里,动作轻柔,仿佛收藏什么易碎的珍宝。

随后,他们又来到了附近一家规模不小的手机卖场。店内灯光雪亮,柜台玻璃光可鉴人,里面陈列着各式各样、屏幕亮闪闪的方形“铁块”(手机),琳琅满目,让人眼花缭乱。面对如此多的选择,董小倩再次陷入了茫然,清澈的眸子里写满了无从下手的困惑。

最终,在大家的建议下,戚睿涵为她挑选了一款操作界面相对简单直观、颜色是素雅浅蓝色的智能手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