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篇·问答:高血压、血糖、血脂“三高”关联,该如何一起控制?(2/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血管清淤指南血脂养护日常方》最新章节。
- 低糖:添加糖每天<25g,少喝含糖奶茶、可乐,用白开水、淡茶水替代,水果选苹果、蓝莓(每天200g以内);
- 低油:每天烹调用油<25g,选橄榄油、茶籽油,少吃油炸、红烧,多蒸、煮、凉拌;
- 高纤维:每天吃300-500g蔬菜(芹菜、菠菜、木耳)、200g粗粮(燕麦、糙米),膳食纤维能吸附胆固醇、延缓血糖上升;
- 优质蛋白:每天吃1个鸡蛋、100g瘦肉(鸡胸肉、鱼肉)、300ml牛奶,避免肥肉、动物内脏。
王大叔调整饮食后,早餐吃燕麦粥+水煮蛋+凉拌黄瓜,午餐吃杂粮饭+清蒸鱼+炒西兰花,晚餐吃小米粥+豆腐+炒青菜,3个月后血压降至135/85mmHg,血糖、血脂也明显下降。
2. 运动干预:每天30分钟,同时降“三高”
推荐“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每周2次力量训练”:
- 有氧运动:快走、慢跑、游泳、骑自行车,每次30-40分钟,每周5次,心率控制在“(220-年龄)×60%-70%”(如50岁心率约102-119次/分钟);
- 力量训练:用哑铃做深蹲、平板支撑,每次20分钟,每周2次,增强肌肉量,提高胰岛素敏感性;
- 注意:高血压患者避免剧烈运动(如短跑、举重),高血糖患者运动前测血糖(<4.4mmol/L需先吃点饼干),避免低血糖。
研究显示,规律运动可使收缩压降低5-10mmHg,空腹血糖降低0.5-1.0mmol/L,坏胆固醇降低8%-12%。
3. 体重管理:减掉“肚子”,同时改善“三高”
目标是将BMI控制在18.5-23.9kg/m2(BMI=体重kg/身高m2),男性腰围<90cm、女性<85cm。减重建议: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 每周减重0.5-1kg,避免极端节食;
- 用“饮食记录+运动打卡”监督,减少聚餐频率;
- 王大叔通过“饮食+运动”,3个月减重8斤,腰围从95cm降至88cm,血压、血糖、血脂同步改善。
4. 作息与心理:睡好、减压,不给“三高”“添乱”
- 作息:每天睡7-8小时,23点前入睡,避免熬夜(熬夜会升高血压、血糖);
- 减压:每天留20分钟做喜欢的事(养花、听音乐),练习“正念冥想”(每天10分钟),避免长期焦虑。
5. 戒烟限酒:保护血管,切断“伤害源”
- 彻底戒烟:吸烟会损伤血管内皮,加重“三高”;
- 严格限酒:男性每天酒精摄入<25g(约啤酒750ml),女性<15g(约红酒150ml),最好不喝。
(二)药物治疗:“三高”需“个体化用药”,不可自行调整
若生活方式干预3-6个月后,“三高”仍未达标,需在医生指导下用药,核心原则是“联合用药、定期监测”:
1. 高血压用药:常用钙通道阻滞剂(如氨氯地平)、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依那普利),需根据血压水平调整剂量,避免血压骤降。
2. 高血糖用药:若空腹血糖>7.0mmol/L,可选用二甲双胍(一线药物),若效果不佳,可联合胰岛素促泌剂(如格列美脲)或SGLT-2抑制剂(如达格列净,同时有护肾作用)。
3. 高血脂用药:以他汀类药物(如阿托伐他汀)为主,降低坏胆固醇,若不耐受,可联合依折麦布;极高危人群(如合并心梗)可使用PCSK9抑制剂。
重要提醒:“三高”药物需长期服用,不可因指标达标自行停药,否则会反弹;同时定期监测(血压每周测2次,血糖每3个月查1次,血脂每6个月查1次),根据结果调整方案。
(三)中医调理:健脾益肾、化痰祛湿,辅助改善“三高”
中医调理适合“预防”和“辅助控制”,需在中医师指导下辨证施治:
1. 辨证分型调理
- 痰湿内阻型(肥胖、乏力、舌苔厚腻):用二陈汤(半夏、陈皮、茯苓)加减,或服用脂必妥片、参苓白术丸,健脾化痰;
- 肝阳上亢型(头晕、血压高、脾气急):用天麻钩藤饮(天麻、钩藤、石决明)加减,或服用牛黄降压片,平肝降压;
- 肾阴不足型(口干、血糖高、腰膝酸软):用六味地黄丸(熟地、山药、茯苓)加减,或服用玉泉丸,滋阴降糖。
2. 穴位按摩:每天5分钟,辅助控“三高”
- 降血压:按揉太冲穴(足背第一、二跖骨间)、曲池穴(肘部横纹外侧),每次3分钟;
- 降血糖:按揉三阴交(内踝尖上3寸)、足三里穴(膝盖下3寸),每次3分钟;
- 降血脂:按揉丰隆穴(外踝尖上8寸)、血海穴(膝盖内侧),每次3分钟。
3. 传统运动:太极拳、八段锦,温和调“三高”
这类运动强度适中,可调节气血、健脾祛湿,每周练3次,每次30分钟,适合“三高”患者长期练习。
五、常见误区澄清:控“三高”,这些“错”别犯
1. “只吃药就行,不用管饮食运动”
错!药物是“辅助手段”,若继续高盐高油饮食、久坐,药物效果会越来越差,还可能需要加量,增加副作用风险。
2. “血糖/血脂正常了,就可以停对应的药”
错!“三高”是慢性代谢病,指标正常多是“药物+生活方式”的结果,停药后会很快反弹,甚至加重病情。
3. “保健品能替代药物,没副作用”
错!市面上的“降三高保健品”(如鱼油、卵磷脂)仅能辅助调节,无法替代药物;部分保健品含不明成分,可能与药物冲突,加重肝肾负担。
六、思考题
1. 王大叔通过“低盐低糖低油饮食+规律运动”,3个月内血压、血糖、血脂均明显改善。结合“三高”的共同机制(如胰岛素抵抗、血管内皮损伤),分析为什么一套生活方式方案能同时改善“三高”?若你身边有一位“三高”患者,你会如何帮他制定简单易执行的饮食计划?
2. 中医认为“痰湿瘀阻”是“三高”的共同病机,现代医学则强调“胰岛素抵抗”是核心。请举例说明中医“健脾化痰”的调理方法(如食疗、穴位按摩),如何与现代医学的“改善胰岛素抵抗”目标相结合,帮助“三高”患者更好地控制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