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履新与暗流(2/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重生从抓小偷开始立一等功》最新章节。

1. 经济结构单一与国企困境:绵钢等大型国企历史包袱沉重,技术升级缓慢,市场竞争力弱,已成为地方财政的巨大拖累,且涉及数十万产业工人的生计。

2. 尖锐的民生欠账:城市基础设施老化,棚户区改造缓慢,教育资源不均,医疗保障水平低,环境污染问题突出,信访压力巨大。

3. 潜在的官场生态:初步接触,他感受到一种无形的“圈子”文化和惰性思维。一些干部对他这位“空降”市长表面客气,实则观望,甚至隐约能感觉到某种抵触情绪。汇报工作时,套话、空话多,具体解决方案少,对于触及深层利益的问题更是避重就轻。

在掌握了大量第一手资料后,沈青云主持召开了第一次市政府常务会议,专题研究绵钢改革脱困和关联民生问题。

会议上,分管工业的副市长王斌首先拿出了一份由绵钢管理层和市工信局共同拟定的方案,核心是请求市财政再次提供巨额补贴,并协调银行提供贷款,以维持企业当前运转,避免大规模裁员引发社会不稳定。

“……市长,各位同志,绵钢是咱们绵水的定盘星,一旦倒下,后果不堪设想啊。当前,保稳定是第一位的。”王斌副市长的发言,代表了市政府内部相当一部分人的观点,即“维持”现状。

沈青云静静地听完,没有立即表态,而是将目光投向其他人:“其他同志有什么看法?”

常务副市长李伟(一位在绵水工作多年的本地干部)沉吟了一下,补充道:“王市长的意见很中肯。绵钢的问题积重难返,牵一发而动全身。改革固然重要,但步子太大,恐怕……”

会议室里出现了短暂的沉默,许多人都看着这位新来的市长,想看看他有何高见。

沈青云知道,这是他必须立起规矩、表明态度的时刻。他轻轻放下手中的笔,目光扫过全场,声音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

“王市长、李市长,还有各位同志,你们担心稳定,这没错。但我们追求的,是建立在健康发展基础上的长久稳定,还是依靠不断输血、掩盖矛盾的暂时稳定?”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我这些天在绵钢和工人生活区看了看,也查了近几年的财政数据。持续的补贴,不仅没有让绵钢好转,反而让窟窿越来越大,挤占了本应用于教育、医疗、棚改的宝贵资金!这是一种恶性循环!工人们要的不是苟延残喘的饭碗,而是有尊严、有希望的生活!”

他拿起自己让秘书准备的一份简要报告:“我认为,对绵钢,必须启动真正的、伤筋动骨的改革!方向不是维持,而是转型升级和剥离增效!具体建议:第一,立即聘请国内顶尖的行业机构和会计事务所,对绵钢进行全面的资产和债务审计评估,摸清真实家底。第二,成立由专家、企业代表、职工代表和政府人员组成的改革领导小组,公开透明地制定改革方案,核心是主辅分离,发展非钢产业,引入战略投资者,对部分落后产能坚决淘汰。第三,同步研究制定配套政策,设立转型扶持基金,用于职工技能培训、再就业安置和创业支持,绝不能简单地把工人推向社会!”

他的话音刚落,会议室里响起一阵低声议论。这番言论,直接否定了过去“维持会”式的做法,触及了深层次的利益格局。

王斌副市长脸色有些难看:“沈市长,您的想法是好的,但改革涉及面太广,阻力会非常大,尤其是……职工安置和债务处理,稍有不慎就会出大乱子啊!”

“乱,是因为我们过去没有把工作做细、做透、做到群众心里去!”沈青云语气斩钉截铁,“怕阻力就不改革了吗?那我们这届政府存在的意义是什么?就是在这里当个‘维持会长’?”

他目光炯炯地看着王斌,也看着在场的每一个人:“同志们,省委派我来绵水,不是来守成的,是来攻坚的!绵水的问题,躲不过、绕不开!我们必须有壮士断腕的决心,也要有绣花功夫的耐心。从今天起,成立绵钢改革专项工作组,我亲自担任组长,请王斌同志、李伟同志担任副组长。我们要用实实在在的行动,给绵水人民,也给省委,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

会议室内一片寂静,所有人都感受到了这位新市长锐意改革的决心和强大的气场。原有的平衡,在这一刻被打破了。他们明白,绵水的天,要变了。

深夜,沈青云在市政府分配的住所书房内,仔细研究着绵钢的历年报表,眉头紧锁。初步接触,他已感到水面下的巨大冰山。

这时,他的私人手机响了,来电显示是一个省城的号码。

他接起电话,那边传来了省委政法委书记张克艰沉稳的声音:“青云,到绵水几天了,感受如何?”

“张书记,”沈青云揉了揉眉心,“压力比预想的还大。绵水的问题,根子很深。不仅是经济问题,社会问题,恐怕……人事问题更复杂。”

电话那头沉默了片刻,随即传来张克艰意味深长的话语:“感觉到了?这就对了。绵水的情况,牵涉面很广,你在前面推动改革,必然会触动某些人的奶酪,会遇到各种明枪暗箭。省里掌握一些情况,但需要确凿的证据。你放手去干,但要讲究策略,注意安全。记住,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政法战线,是你坚强的后盾。”

挂了电话,沈青云走到窗边,看着绵水市并不璀璨的夜景。张书记的话,既是一种鼓励,也是一种警示。

他知道,绵水之旅,注定不会平坦。经济改革的攻坚战,必然与扫黑除恶、深挖“保护伞”的斗争交织在一起。而他这位新任市长,不仅要直面发展经济的难题,还要有足够的政治智慧与勇气,去揭开可能隐藏得更深的盖子。

“那就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沈青云低声自语,眼中闪烁着坚定与无畏的光芒。他的绵水仕途,在挑战与机遇并存的暗流中,正式启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