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履新与暗流(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重生从抓小偷开始立一等功》最新章节。
林峰市的工作在沈青云的强力推动下,已然步入快车道。烂尾楼项目在龙腾集团接手后,工地重新竖起了塔吊,机器的轰鸣声成为了城市复苏最动听的乐章;以赵彪团伙覆灭为标志的扫黑除恶专项行动,如同一次彻底的外科手术,清除了附着在城市肌体上的毒瘤,社会风气为之一清;随之而来的营商环境优化措施,开始吸引更多谨慎观望的目光投向这片正在焕发新生的土地。
然而,就在林峰局面一片大好之际,一纸来自省委的调令,打破了表面的平静,也将沈青云的仕途推向了一个全新的、更复杂的舞台。
调令下达前,沈青云被紧急召往省城,在省委组织部那间充满庄重气息的办公室里,面对的是省委组织部长李国华和省委政法委书记张克艰两位重量级领导。
“青云同志,你在林峰的工作,省委是充分肯定的。”李国华部长声音沉稳,目光如炬,“短时间内,稳定了局面,打开了缺口,尤其是在处理复杂经济遗留问题和扫黑除恶的结合上,做出了有益的探索。成绩斐然啊。”
沈青云端正坐姿,谦逊回应:“感谢组织肯定,这都是在林峰市委集体领导和同志们支持下取得的成果,我个人只是尽了本分。”
政法委张克艰书记接过话,他的语气更直接,带着军人般的硬朗:“不必过谦。林峰的成绩,证明了你处理复杂局面的能力。但也正因为如此,组织上认为,你的能力应该放在更关键、也更需要攻坚克难的位置上磨砺。”
沈青云心念微动,知道重点来了。
李部长拿出一份文件,缓缓说道:“经过省委常委会研究决定,并报中央组织部备案,任命你为绵水市委委员、常委、副书记,并提名为绵水市市长候选人。”
市长!虽然是副书记、市长,是政府一把手,但相较于他在林峰担任的市委书记,这无疑是迈上了掌管一个地区全面工作的关键台阶。绵水市是省内重要的工业城市,经济体量远超林峰,但近年来也面临着传统产业转型艰难、信访压力突出、官场生态复杂等一系列深层次问题。
“青云同志,”张克艰书记语气凝重了几分,“绵水的情况,比林峰更复杂。那里盘根错节的关系网,以及经济发展与民生保障的突出矛盾,是对你全局把控能力、政治智慧和斗争艺术的全面考验。省委希望你去了之后,能像在林峰一样,沉下心去,调查研究,找准症结,特别是要在保持社会稳定的前提下,推动产业升级,改善民生福祉。省委会全力支持你的工作。”
沈青云深吸一口气,感受到了肩上沉甸甸的责任。他知道,这不是一次简单的升迁,而是一场更为艰巨的战斗。他站起身,目光坚定:“感谢组织的信任和培养!我坚决服从组织安排,一定尽快熟悉情况,融入绵水,恪尽职守,不负重托!”
消息传回林峰,引起了不小的震动。虽然大家都知道以沈青云的能力和背景,离开是迟早的事,但没想到会如此之快,而且是去绵水那样一个“硬骨头”地区担任市长。
告别会上,气氛热烈而感伤。周伟、张辰等一路跟随他打拼的干部们,眼中充满了不舍与敬佩。
“书记,不,现在该叫沈市长了!”周伟端着酒杯,情绪有些激动,“您放心,林峰打下的基础,我们一定守好,绝不让歪风邪气死灰复燃!您指明的路,我们会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张辰也动情地说:“沈市长,在您手下工作,我们学会了如何真正地为老百姓做实事,如何顶着压力坚持原则。这笔财富,比什么都珍贵。”
沈青云看着这些并肩作战的战友,心中暖流涌动。他举杯回应:“林峰的成绩,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我相信,没有我,你们一样能把林峰建设得更好!记住,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这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无论我在哪里,都会关注着林峰的发展。”
他与众人一一碰杯,殷殷嘱托,将他在林峰形成的改革理念、工作方法,尽可能多地传承下去。这场告别,不仅是人事的变动,更是一次执政理念的巩固与深化。
赴任绵水,沈青云没有搞任何迎来送往的仪式。他只带着秘书,轻车简从,直接扎了下去。
他的第一站,并非市政府办公室,而是选择了绵水市最大的国有企业——绵水钢铁集团(简称绵钢),以及环绕绵钢形成的、庞大的工人生活区。
在绵钢,他谢绝了企业高管们准备好的汇报材料和豪华会议室,直接穿上工服,戴上安全帽,深入高炉车间、轧钢生产线,与满身油污、汗流浃背的一线工人并肩而行,倾听他们对企业现状的看法、对家庭生活的忧虑。
“市长,咱这技术不比别人差,就是设备老了,成本下不来,产品卖不动啊!”
“工资都快发不出来了,家里孩子上学、老人生病,处处要钱,难啊!”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听说上头又要裁员?这可让我们怎么活?”
在破败的工人生活区,他走进低矮潮湿的棚户房,查看漏雨的屋顶,拧开生锈的水龙头,与围上来的老工人们坐在马扎上拉家常,听他们讲述当年的辉煌与如今的困顿。
随后几天,他的身影又出现在信访局的接待大厅,默默旁听群众反映的问题;出现在拥堵不堪的城市主干道,实地勘察交通规划的死结;出现在城乡结合部的垃圾堆放点,皱眉看着堆积如山的城市废弃物;出现在因污染而备受争议的化工厂区,感受空气中刺鼻的气味。
一系列的调研,让沈青云的心情愈发沉重。绵水的问题,远比纸面报告上来的更加复杂和严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