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医院扬名(2/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重生七零军嫂逆袭从腌酱开始》最新章节。

年轻医生赶紧汇报了准备用药的方案,并略带迟疑地提到了林晚秋的“草药水”和拍背行为。

陈老没有立刻评价,而是看向林晚秋,目光深邃:“女同志,你刚才用的,是什么手法?那草药水,又是什么方子?”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林晚秋身上。

陆沉舟下意识地向前半步,隐隐将妻子护在身后半个身位,姿态是无声的支持。

林晚秋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镇定下来。她知道,关键时刻到了。她不能暴露空间的秘密,但可以用“家传”作为掩护,展现自己的价值,也是为了孩子。

她微微垂下眼睑,姿态谦逊却并不卑微,声音清晰地说道:“陈院长,各位医生同志。我叫林晚秋,是部队家属。我娘家祖上几代都是行医的,留下了一些手札和方子,我从小跟着学了些皮毛。孩子刚才在家抽搐得厉害,情况危急,我来不及送医院,就用了家传的安宫牛黄丸,取了四分之一丸化水给他喂了下去,又用了点推拿手法辅助,这才暂时稳住。刚才我看孩子痰阻气机,怕西药治标不治本,所以才冒昧……”

“安宫牛黄丸?”陈老眼中精光一闪,打断了林晚秋的话,“你确定是安宫牛黄丸?现在这药可不好找。”

“确定。是家里压箱底的存货,蜡封完好,香气浓郁,金衣尚在。”林晚秋肯定地回答,细节描述得无可挑剔。

陈老点了点头,没再追问药的来源,转而问道:“你刚才拍背的手法,看似简单,实则暗含导引之术,刺激的是肺俞、定喘诸穴,意在宣肺涤痰,开窍醒神。这也是家传的?”

“是,”林晚秋心中微惊于陈老的眼力,面上依旧平静,“家传手札里有记载一些应对急症的小手法。”

陈老不再说话,再次将手指搭上冬冬的脉搏。这一次,他诊得更仔细。片刻后,他收回手,对那年轻医生说道:“小张医生,孩子的情况,这位林晚秋同志判断得基本准确。热邪深入营分,痰浊蒙蔽清窍。安宫牛黄丸用得很及时,是对症的。现在痰浊未清,贸然使用强力镇静剂,确实可能加重气机壅滞。”

他顿了顿,看向林晚秋,眼神中带着审视,也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欣赏:“林晚秋同志,既然你懂,那你觉得,接下来该如何处理?”

这是考校,也是给予机会。

林晚秋心念电转,迅速结合空间知识和当前情况,谨慎答道:“陈院长,我认为当务之急是继续清热豁痰,开窍熄风。安宫牛黄丸药力峻猛,不可再多用。可否用针灸辅助?针刺人中、涌泉开窍,丰隆化痰,曲池、大椎泄热。同时……同时可以用些温和的草药,比如竹沥水,兑入少量姜汁,频服,以涤痰通络。”

她提到的都是中医应对此类急症的经典思路,穴位和方药选择精准老道,完全不像一个只懂“皮毛”的家属。

陈老听着,脸上的表情越来越缓和,甚至露出一丝极淡的笑意。他转头对张医生吩咐道:“就按她说的思路调整方案。镇静针先不用了,准备针灸!竹沥水药房应该有备,快去准备!”

张医生虽然还有些将信将疑,但陈老的权威不容置疑,他立刻和小护士去准备了。

陈老则亲自从自己的诊室取来了针包,那是一个用旧蓝布缝制的、边缘已经磨损的针袋。他抽出一根细长的毫针,在酒精灯上燎过,看向林晚秋:“你来,还是我来?”

林晚秋看着那泛着冷光的银针,又看看昏迷的儿子,心中虽有万般不舍和担忧,但她知道这是证明自己、也是真正帮助孩子的好机会。她深吸一口气,眼神变得坚定:“陈院长,如果您允许,我想试试。穴位和手法,我认得。”

陈老深深看了她一眼,将针递了过去:“好,你来做,我在旁边看着。”

陆沉舟站在一旁,看着妻子接过那根细长的银针,她的手很稳,没有丝毫颤抖。灯光下,她专注的侧脸仿佛镀上了一层柔和的光晕,那种在危急关头迸发出的专业与冷静,是他从未见过的另一面。他的心,像是被什么东西轻轻撞了一下,一种混杂着骄傲、心疼和某种难以言喻的情愫悄然蔓延。

林晚秋屏息凝神,回忆着空间传承和前世积累的经验,找准穴位,手腕轻巧地一抖,银针便精准而轻柔地刺入了冬冬的人中穴。她的动作行云流水,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韵律感。

紧接着是涌泉、丰隆……每一针都稳、准、轻。

陈老在一旁看着,不时微微颔首,眼中赞赏之色愈浓。

几针下去,配合着林晚秋指尖那若有若无的灵泉气息引导,冬冬的呼吸变得更加平稳,喉咙里的痰音似乎也化开了不少。最让人惊喜的是,他的眼皮动了几下,竟然缓缓地、虚弱地睁开了一条缝!

“醒了!孩子醒了!”小护士惊喜地低呼一声。

虽然冬冬很快又因为虚弱闭上了眼睛,但这一次,是安稳的沉睡,而不是昏迷。

林晚秋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这才感觉到后背已经被冷汗浸湿。她拔出银针,身体微微晃了一下。

一只温暖而有力的大手及时扶住了她的胳膊。是陆沉舟。他没有说话,只是用那双深邃的眼睛看着她,那里面充满了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有担忧,有庆幸,更有一种前所未有的、深沉的认可。

陈老走上前,再次检查了冬冬的情况,满意地点点头:“处理得很好。高热已经开始退了,痰浊渐化,神志已清。后续再用些清淡化痰、养阴清热的汤药调理即可。”他看向林晚秋,目光灼灼,“林晚秋同志,你的家学渊源,很不简单啊。有没有兴趣,以后常来医院走走?我们这里,正缺你这样有真才实学、又敢想敢干的中医人才。”

窗外,天色已经蒙蒙亮。一夜的惊心动魄,终于迎来了曙光。

林晚秋站在医院的病床前,看着儿子趋于平稳的睡颜,感受着丈夫手掌传来的温度,再听到陈老这意味深长的邀请,心中百感交集。她知道,她的人生轨迹,或许从这一刻起,将要发生意想不到的偏转。而这一切,都源于一个母亲的本能,和一个深藏于心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