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功成议息 科举之争(2/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开局岳飞薛礼,我称霸三国》最新章节。
“朕倒有个主意。”刘进眼中闪过一丝亮光,“开科举。文、武两科皆开,广纳天下人才。”
田丰与王守仁皆是一惊:“科举?”
“不错。”刘进道,“就是用考试选择人才。这第一次科举,就简单些。传檄天下,凡有学问、通经史者,皆可参加文科;凡有武艺、晓兵法者,皆可参加武科。让他们都来长安,朕亲自出题,考三场。”
他顿了顿,定下时间:“就定在明年七月十五开始,八月十五结束。第三场由朕亲自主考,通过者,不论出身,皆按成绩授予官职,填补基层空缺。”
田丰与王守仁眼前一亮,这办法既公平又高效,能在短时间内选拔出大量人才,还能打破世家对官场的垄断。
“陛下圣明!”两人齐声赞叹,“此法既能选拔贤才,又能彰显陛下求贤若渴之心,实乃良策!”
“你们二人便负责筹备此事,”刘进叮嘱道,“务必传檄天下,让所有有识之士都知晓此事。考场嘛,在长安建立一座学府,名为国子监,考场就设在长安国子监,考试之时,需严格监考,杜绝舞弊。”
“臣等遵旨!”两人躬身领命,兴冲冲地退了出去。
三天后的朝会,田丰出列,将科举之策公之于众。
“……陛下欲开文武两科,广纳天下人才,凡通过考试者,皆授予官职,填补基层空缺。此事关乎国本,恳请陛下准奏!”
话音刚落,殿内便响起一片反对之声。王允出列道:“陛下,万万不可!科举取士,有违祖制!自周以来,官吏皆从世家、荐举而出,岂能让寒门白衣随意踏入朝堂?此举恐失天下世家之心啊!”
董承附和道:“王大人所言极是!世家乃国之柱石,若失其心,天下必乱!还请陛下收回成命!”
杨彪也道:“陛下,世家子弟自幼饱读诗书,通晓礼仪,方能胜任官职。寒门子弟未经教化,恐难堪大用。只要陛下善待世家,他们自然会为朝廷输送人才,何必行此险策?”
刘进坐在龙椅上,冷冷地看着他们,忽然开口问道:“王大人说开科举会失世家之心,那朕问你,朕不开科举,他们就真心向朕了吗?”
王允一愣,张了张嘴,却说不出话来。在场的谁都清楚,关东世家对这位起于草莽的皇帝,表面顺从,暗地里却各有盘算,若不是刘进手握重兵,他们怕是早已阳奉阴违。
杨彪强辩道:“陛下只需励精图治,善待百姓,世家自然会认可陛下。”
“认可?”于谦出列反驳,声音洪亮,“陛下乃天子,九五之尊,统御天下,何须世家认可?难道世家不认可,陛下就不是天子了?此乃本末倒置!”
刘伯温也道:“陛下,世家垄断官场已久,致使贤才埋没,百姓困苦。科举取士,正是为了打破垄断,选拔真正的贤才,与国与民,皆有大益!那些反对者,不过是怕失去世代相传的特权罢了!”
王猛更是怒视王允等人:“当年董卓之乱,世家子弟多有附逆者;如今陛下平定关中,他们却想着把持官场,此等行径,与叛逆何异?”
双方争执不下,太和殿内吵成一团。刘进听得心烦意乱,猛地一拍龙椅扶手,大喝一声:“够了!”
殿内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都看向刘进,只见他脸色铁青,目光扫过王允、杨彪等人:“你们说科举有违祖制,会失世家之心。好,朕可以不开科举。”
王允等人脸上露出喜色,刚要谢恩,却听刘进话锋一转:“但眼下基层官吏缺口数千,你们说,谁来填?是王大人你家的子侄,还是杨大人你家的门生?你们能保证他们个个贤能,能安抚百姓,能治理好地方吗?”
王允、杨彪等人顿时语塞。他们世家子弟虽多,但大多养尊处优,能胜任地方治理的少之又少,更何况要一下子拿出数千人,根本不可能。
“怎么?说不出来了?”刘进冷笑一声,“既然你们拿不出办法,那就休要再反对科举!朕意已决,明年七月十五,开科取士!谁敢再阻,以抗旨论处!”
“陛下圣明!”于谦、刘伯温、王猛等人齐声拥护。
王允、杨彪等人面如死灰,却再也不敢多言。他们知道,这次是彻底输了。
刘进看着殿内的景象,心中暗叹。打破世家垄断,注定不会一帆风顺,但他别无选择。只有选拔出真正有才能的寒门子弟,才能让大汉真正强大起来。
“退朝!”刘进拂袖而起,转身走进偏殿。太和殿内,阳光透过窗棂洒下,照亮了空气中的尘埃,也预示着一场席卷天下的变革,即将拉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