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功成议息 科举之争(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开局岳飞薛礼,我称霸三国》最新章节。

第一百二十章 功成议息 科举之争

长安皇宫,养心殿内暖意融融。刘进手中捧着那份来自北疆的捷报,指尖轻抚过“封狼居胥”四字,嘴角抑制不住地上扬。案几上的铜炉冒着袅袅青烟,将他的身影映在明黄色的帐幔上,平添了几分威严。

“好!好一个李靖!好一个薛仁贵!”刘进放声赞叹,将捷报放在案上,“封狼居胥啊……自霍骠骑之后,汉家儿郎已有多久未曾踏足那座山巅?如今,他们做到了!”

上官婉儿端来一杯热茶,轻声道:“陛下慧眼识珠,用对了人,才有今日之胜。”

刘进接过茶盏,暖意从指尖蔓延至心底。他想起穿越之初的窘迫,想起北疆对抗鲜卑的惊险,想起征讨黄巾的辛劳,想起在弘农与董卓周旋的艰难,想起虎牢关前的鏖战……一步步走到今天,而今北疆平定,匈奴覆灭,这等功绩,足以让他在这个位面的历史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传朕旨意,”刘进对殿外的太监道,“嘉奖李靖、薛仁贵及北疆所有将士!李靖晋封良乡侯,食邑千户;薛仁贵封西乡侯,食邑千户;其余将士论功行赏,功劳大者可封列侯,另外伤亡者优抚家属,不得有误!”

“遵旨!”太监躬身领命,快步退了出去。

刘进望着窗外的宫墙,心中豪情万丈。北疆已定,接下来便是彻底平定凉州,然后……江南、巴蜀、辽东……天下一统的蓝图,已在他心中渐渐清晰。

次日朝会,太和殿内气氛热烈。刘进将凉州与北疆的战报公之于众,当听到“封狼居胥”与“韩遂遁逃、凉州大半已定”的消息时,文武百官纷纷出列,高呼万岁。

“陛下圣明!天佑大汉,方有今日之盛!”王猛出列奏道,“北疆平定,凉州将定,此乃万世之功,臣请陛下大赦天下,以彰圣德!”

“王大人所言极是!”群臣纷纷附和,殿内一片欢腾。

刘进抬手示意众人安静,沉声道:“大赦天下之事,容后再议。如今北疆虽定,但凉州尚未完全收复,仍需将士们浴血奋战。传朕旨意,令岳飞今冬好生休整,务必来年荡平李元昊,彻底收复凉州!”

“遵旨!”殿内齐声应道。

散朝后,百官陆续退出,张居正却独自留在殿外,等候召见。太监传他进殿时,刘进正对着地图沉思,见他进来,便笑道:“爱卿有何事?可是为了北疆与凉州的粮草?”

张居正躬身行礼,神色却有些凝重:“陛下明鉴。两线战事大捷,本是天大的喜事,只是……”他顿了顿,直言道,“国库支出已近极限。北疆之战耗费粮草七百万石,军械甲胄耗资八百万钱;凉州战事虽未结束,已用去粮草五百万石,钱财四百万。如今国库虽有结余,却已不足以前的三成。”

刘进脸上的笑容淡了几分。他知道打仗耗钱,却没想到短短数月竟用了这么多。

“先生的意思是?”

“臣以为,”张居正语气诚恳,“当暂缓大规模战事,休养生息。鼓励农桑,轻徭薄赋,让国库得以充盈。北疆已定,可暂止兵戈;凉州之事,依岳飞将军之才,想必不需太久便能平定,届时再徐图其他不迟。毕竟,国库乃国之根本,若耗尽钱粮,一旦再有变故,恐难支撑。”

刘进沉默片刻,觉得张居正所言有理。他穿越前便知“大炮一响,黄金万两”的道理,如今大汉初兴,确实经不起连年征战的消耗。

“先生说得是。”刘进点头道,“北疆方面,令李靖、薛仁贵安抚降部,整顿防务即可,不必再追击残敌,契丹那边,若是不主动进犯,就暂时不做理会。;凉州之事,仍按原计划进行,岳飞那边的粮草务必保证。待凉州平定,便让大军休整,全力恢复生产。”

“陛下圣明。”张居正躬身应道,心中松了口气。他知道刘进雄心勃勃,生怕他继续用兵,如今能同意暂缓,已是难得。

张居正离开后不久,樊梨花便来禀报:“陛下,田丰、王守仁两位大人求见,说是有要事禀报。”

“哦?让他们进来。”刘进有些意外,田丰主掌吏部,王守仁负责教化,两人一同前来,想必与人才有关。

果然,田丰与王守仁进殿行礼后,田丰便率先开口:“陛下,臣等今日前来,是为人才之事。如今北疆、凉州收复,新增郡县数十,急需官吏填补空缺,尤其是县令、县丞等基层职位,缺口极大,三舍法培养的人才已供不应求。”

王守仁补充道:“臣已在各地增设学堂数十所,但培养人才非一日之功,最快也需三年方能见效。眼下这空缺,实在难以填补。”

刘进皱起眉头。他深知基层官吏的重要性,地方治理得好不好,全看县令等人是否得力。三舍法虽好,却远水解不了近渴。

“依你们之见,该当如何?”

田丰与王守仁对视一眼,显然早已商议过,田丰道:“臣等愚钝,一时想不出良策,故来请陛下定夺。”

刘进沉吟良久,脑海中闪过一个念头——科举!这是打破世家垄断、选拔寒门人才最有效的办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