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5章 海勒姆·宾厄姆:从“考古社畜”到“摸鱼盗宝王”(2/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记忆的声音》最新章节。
这场拉锯战持续到2010年,连宾厄姆的孙女都看不下去,公开表示:“爷爷确实不厚道,文物该还。”
最终耶鲁认怂归还部分文物,但偷偷留了“学术备份”。
像极了现代甲乙方撕逼时,乙方说“修改完发你”却永远只改标点的操作。
但更打脸的是历史真相的揭露。
20世纪末,学者在秘鲁档案馆发现1902年的农民家谱,上面赫然写着:“曾祖父在山上种土豆时见过石头城。”
这意味着宾厄姆根本不是马丘比丘的首位发现者!
网友笑喷:“合着您就是个大号旅游博主?带着团队去网红地打卡第一人?”
更有人翻出他当年吹牛的日记对比现实,发现这位“考古英雄”连遗迹名称都写错过三次。
这场史诗级翻车让宾厄姆从学术明星沦为争议人物。
秘鲁人给他起了个外号“强盗教授”,耶鲁学生则在校园里贴满恶搞海报:“寻找宾厄姆的良心——报酬:一件印加文物。”
但这位职场老油条始终保持微笑,甚至在自传里写道:“历史由胜利者书写,而我是那个带相机的人。”
四、社畜的终极遗产:黑红也是红,魔幻操作带火马丘比丘
尽管黑料缠身,宾厄姆却凭一己之力让马丘比丘火成网红打卡地。
20世纪30年代,当第一批游客沿着他当年开辟的路线攀登时,纷纷被眼前的美景震撼。
但震撼过后,吐槽接踵而至:“这老哥当年怎么爬的?连瓶矿泉水都没有!”
“石阶这么陡,他是不是穿着增高鞋?”
景区门口的小贩更是深谙“黑红也是红”的道理,举着宾厄姆的黑白照片吆喝:“买秘鲁羊驼毯吗?宾厄姆同款哦~防寒又时尚!”
更魔幻的是,2011年马丘比丘申遗成功时,秘鲁政府在感谢词里竟然提到了宾厄姆:“虽然您是个强盗,但...谢谢啊!”
这句话被网友做成表情包疯狂传播,配文“甲方:我恨你,但离不开你”。
而宾厄姆当年运回耶鲁的文物,如今成了连接两国的文化纽带。
秘鲁学生常去耶鲁博物馆“云认祖”,而美国游客则带着“赎罪”心态疯狂消费秘鲁旅游产品。
五、穿越时空的社畜共鸣:当代打工人看宾厄姆就像照镜子
宾厄姆的故事之所以能跨越百年引发热议,是因为他的每个操作都像极了当代职场人:
关于报销:他把骡子饲料费写成“战略物资采购”,被耶鲁财务打回时理直气壮:“没有骡子,文物怎么运下山?这是必要支出!”
网友秒懂:“这不就是我把奶茶费写成‘团队建设’?”
关于PPT:他用马丘比丘照片做的汇报PPT,至今仍是耶鲁商学院“忽悠投资人”经典案例。
教授们会特意提醒学生:“看这构图!这数据!这才是真正的‘用一张图讲好故事’!”
关于摸鱼:清理遗迹时,宾厄姆偷吃古柯叶提神,被队员抓包后狡辩:“我在体验当地文化!”
当代打工人纷纷点赞:“这理由我熟!下次摸鱼就用这个!”
这位把“乙方精神”发挥到极致的考古界泥石流,用实力证明:只要PPT做得够炫、脸皮够厚、会讲故事,连盗宝都能写成励志职场剧。
从迷路菜鸟到争议网红,海勒姆·宾厄姆的故事堪称《论如何把甲方需求玩成个人真人秀》。
而秘鲁的云雾中,似乎还回荡着他当年的豪言:“这次出差,必上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