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魔性人生(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记忆的声音》最新章节。
早年波折,命运的初击
费奥多尔·米哈伊洛维奇·陀思妥耶夫斯基1821年出生于莫斯科的一个医生家庭。
他的童年既有温馨的家庭时光,也笼罩在社会阶层差异的阴影下。
父亲是医院的医生,凭借努力改善了家庭的经济状况,但他严厉且专制,陀思妥耶夫斯基既敬畏又反抗他。
母亲则温柔善良,她的早逝让年幼的陀思妥耶夫斯基遭受了沉重的情感打击。
1838年,陀思妥耶夫斯基进入彼得堡军事工程学校。
在这里,他接触到了文学,开始如饥似渴地阅读。
他尤其痴迷于席勒、巴尔扎克等作家的作品,这些作品不仅滋养了他的文学素养,也让他开始思考人性、社会等问题。
毕业后,他本有机会在军队中谋得一份安稳的工作,但他毅然决然地投身于文学创作,成为一名自由撰稿人。
1846年,陀思妥耶夫斯基发表了处女作《穷人》,这部作品以现实主义的手法描绘了底层人民的悲惨生活,一经问世便引起了轰动。
别林斯基称赞这部作品是“社会小说的第一次尝试”,年轻的陀思妥耶夫斯基也因此声名鹊起,成为彼得堡文学界的新星。
然而,成功来得快去得也快,他的第二部作品《双重人格》因风格晦涩、主题复杂,受到了评论界的批评。
这次挫折让陀思妥耶夫斯基陷入了自我怀疑和痛苦之中,他开始在文学创作的道路上艰难摸索。
牢狱之灾,灵魂的炼狱
1849年,对社会现状不满的陀思妥耶夫斯基加入了彼得拉舍夫斯基小组。
这个小组讨论社会主义思想、批判沙皇专制制度,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是非常危险的行为。
同年4月,陀思妥耶夫斯基因参与该小组的活动被捕,经过长时间的审讯后,他被判处死刑。
1849年12月22日,陀思妥耶夫斯基和其他犯人被押赴刑场执行枪决。
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经历了极度的恐惧和绝望。
然而,就在行刑前的最后一刻,沙皇下达了赦免令,将他的死刑改为流放西伯利亚服苦役四年。
这戏剧性的一幕,让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人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西伯利亚的苦役营中,陀思妥耶夫斯基过着非人的生活。
他与罪犯们一起劳作,遭受着身体和精神上的双重折磨。
但这段经历也让他对人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他看到了人性的丑恶,也看到了在苦难中闪耀的善良和坚韧。
苦役结束后,他又被强制编入军队,在边疆服役。
这段漫长的牢狱和服役生涯,使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思想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他开始从激进的民主主义者逐渐转向宗教神秘主义者。
文学重生,思想的爆发
1859年,陀思妥耶夫斯基终于结束了流放和服役生涯,回到了彼得堡。
此时的他已经历经沧桑,思想也更加深邃。
他重新开始了文学创作,进入了创作的黄金时期。
1861年,他与哥哥一起创办了《时代》杂志,在杂志上发表了一系列作品,其中包括《被侮辱与被损害的》。
这部作品延续了他早期关注社会底层人民的主题,同时更加深入地探讨了人性和道德问题。
小说描绘了一群被社会压迫和侮辱的人的悲惨命运,展现了他们在苦难中挣扎的灵魂。
1866年,陀思妥耶夫斯基发表了代表作《罪与罚》。
这部小说以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精湛的艺术技巧,成为世界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