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保住大汉的根(2/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辅佐汉室,重振三国》最新章节。

见到陆瑁,蒋琬那张沉稳的国字脸上也露出了激动之色,而一向圆滑示人的费祎,更是眼眶泛红。

“子璋,你总算到了!”

“见过大司马,见过尚书令。”陆瑁拱手行礼。

“子璋你这不是折煞我们吗。”蒋琬摆了摆手,急切地说道,“丞相……就在里面,他吩咐了,你一到,便可直接进去见他。”

陆瑁点了点头,目光投向那扇紧闭的房门。

那扇门,此刻在他眼中,重若千钧。

他深吸一口气,整理了一下衣冠,对关凤说:“你在此等我。”

关凤知道,接下来的谈话,将决定大汉未来的国运。她默默地点了点头,退到一旁。

姜维也知趣地对蒋琬和费祎道:“我们去偏厅等候吧,让将军和丞相单独谈谈。”

庭院中,很快只剩下陆瑁一人。

他站在门前,久久未动。

他想起了初见诸葛亮时,在前往江陵的船上,对方意气风发,指点江山。

他想起了成都托孤之夜,对方双目含泪,誓要鞠躬尽瘁。

他想起了数年前长安城外,两人并肩而立,看着曹魏的使者狼狈而逃。

一幕幕往事,如在昨日。

而如今,这位为大汉擎天一生的巨人,即将倒下。

陆瑁推开了门。

吱呀一声轻响,打破了满室的寂静。

房间里光线很暗,窗户都用厚重的帷幔遮着。浓重的药味中,一个极其瘦削的身影,半靠在床榻上。

他身上盖着厚厚的锦被,但依然能看出那身躯的单薄。花白的头发散乱地披在肩上,曾经那张运筹帷幄、淡定从容的脸庞,此刻已是蜡黄一片,深深的皱纹如同刀刻。

若非那双眼睛,陆瑁几乎认不出,眼前这个行将就木的老人,就是那个智绝天下的诸葛孔明。

那双眼睛,依旧清亮,依旧深邃,仿佛能洞穿人心,看透世事。

听到开门声,诸葛亮缓缓地转过头。当他看到门口站着的陆瑁时,那双古井无波的眼睛里,终于泛起了一丝光彩,一丝欣慰的,如释重负的光彩。

“你……来了……”他的声音,微弱得如同风中残烛,却清晰地传入陆瑁耳中。

陆瑁鼻子一酸,眼泪险些夺眶而出。他快步走到床前,单膝跪下,握住了诸葛亮那只伸出被子,瘦得只剩下皮包骨头的手。

那只手,冰冷得没有一丝温度。

“丞相,瑁……来晚了。”陆瑁的声音,抑制不住地颤抖。

“不晚……刚刚好……”诸葛亮费力地扯出一个笑容,那笑容,比哭还难看,“咳咳……咳……”

一阵剧烈的咳嗽,让他本就苍白的脸涨得通红。

“丞相!”陆瑁急忙为他抚背顺气。

好半天,诸葛亮才平复下来,他摆了摆手,示意自己无碍。

“让他们……都出去……我有话……只与你说……”

陆瑁回头,对门口一直悄悄守着的侍从点了点头。

很快,房门被轻轻关上。

房间里,只剩下他们二人,以及那跳动的烛火,和越来越微弱的呼吸声。

“子璋……”诸葛亮喘息着,目光却死死地盯着陆瑁,“坐……坐到我身边来。”

陆瑁依言,搬了个坐墩,坐在床沿。

诸葛亮吃力地抬起手,指了指床头的一个楠木盒子。

“打开它。”

陆瑁依言,打开了盒子。

盒子里面,没有金银珠宝,没有兵书密信,只有三样东西。

一卷竹简,一份地图,以及一枚小小的,用黑铁铸成的,不知是何用途的令牌。

“这竹简……是先帝临终前,托付于我的……治国方略……我修修改改,用了半生……如今,交给你。”

“这地图……是我毕生心血所绘,上面标注的,不仅有山川地理,还有……曹魏和东吴,所有我知道的……暗桩和内应……”

陆瑁的心神,接连受到巨大的冲击。这两样东西,任何一样传出去,都足以在天下掀起腥风血雨!

“至于这枚令牌……”诸葛亮的呼吸,变得愈发急促,他的眼中,闪烁着一种近乎狂热的,令人心悸的光芒。

“子璋,亮此生……最后一计,非为北伐,亦非为联吴……”

他死死地抓住陆瑁的手,用尽最后一丝力气,一字一顿地说道。

“而是为了……保住大汉的……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