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杰布山战役(3)(2/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穿越民国,开启救国救民之路》最新章节。
士兵们紧随其后,潮水般涌了上去。 碉堡内的日军已经被炸药包全部炸死。张峰带领士兵们迅速占领了这个曾经让他们付出巨大牺牲的1053高地主峰!他一把扯下头上的钢盔,狠狠地扔在地上,张开双臂,对着天空,发出了压抑已久的怒吼:“我们上来了!我们胜利了!”
“胜利了!”
“1053高地拿下了!”
士兵们激动地欢呼雀跃,许多人忍不住失声痛哭,那是喜悦的泪水,是付出巨大牺牲后终于迎来胜利的泪水! 几乎就在104师攻克1053高地的同时,右翼的105师在付出了同样巨大的代价后,也成功攻占了1120高地! 杰布山的两大核心阵地被新二军同时攻克,日军的防线彻底崩溃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全线突破!” “敌人崩溃了!”
新二军的士兵们如同潮水般涌入日军阵地,向着纵深追击逃窜的日军残兵。 残余的日军士兵失去了组织,如同无头苍蝇般四散奔逃。一部分试图沿着杰布山后的小路,向着孟拱方向突围,但他们刚刚跑出没多远,就遭到了早已在拉班外围严阵以待的新一军新30师的迎头痛击。密集的机枪火力和迫击炮如同死神的镰刀,将这些溃散的日军士兵成批地收割。绝望的日军士兵或被打死,或举手投降,只有极少数人侥幸逃脱,消失在茫茫丛林之中。
另一部分残余的日军,则被新二军的追兵死死咬住,在山谷中、丛林里展开了最后的追逐和围剿。负隅顽抗者,被当场击毙;放下武器投降者,则被集中看管起来。 战斗从清晨一直持续到中午。
炽热的阳光终于穿透了弥漫的硝烟,照耀在满目疮痍的杰布山上。枪声渐渐稀疏下来,最后彻底平息。
沈德威军长在一群参谋和警卫的簇拥下,登上了杰布山的主峰。这里曾经是日军第十八师团指挥部的所在地,如今只剩下一片断壁残垣和焦黑的土地。
沈德威站在主峰之巅,极目远眺。漫山遍野都是日军士兵的尸体、废弃的武器装备、被炸塌的工事和燃烧的车辆。山脚下,新二军的士兵们正在有条不紊地打扫战场,救治伤员,押送俘虏。远处的拉班方向,隐约还能看到冲天的浓烟,那是孙立人将军的杰作。
沈德威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空气中弥漫着浓烈的硝烟味和血腥味,但他却觉得无比的舒畅和振奋。他摘下军帽,默默地注视着这片浸透了无数中国将士鲜血的土地,眼眶微微有些湿润。 “胜利了……我们终于胜利了……”沈德威喃喃自语,声音中充满了感慨和激动。 他拿起望远镜,望向拉班方向,心中对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李锦总司令,以及率部奇袭、断敌后路的孙立人将军和新一军将士们,充满了深深的敬佩和感激。没有他们,新二军不知还要在这里付出多少牺牲,杰布山也不可能这么快被攻克。
杰布山战役,以中国驻印军第一集团军的完胜而告终!
此役,驻印军共歼灭日军第十八师团主力及其他配属部队一万余人,其中俘虏日军三千余人,缴获各种口径火炮八十余门,轻重机枪三百余挺,步枪、冲锋枪一万余支,汽车、装甲车数十辆,以及堆积如山的弹药、粮食和军用物资。
杰布山天险的攻克,彻底打开了通往孟拱河谷的门户,为下一步收复孟拱、密支那,将日军彻底赶出缅甸北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消息通过无线电波,迅速传回国内,传到了重庆,传到了每一个期盼胜利的中国人耳中。整个中国沸腾了!举国欢腾!人们奔走相告,庆祝这来之不易的伟大胜利!
国民政府主席蒋介石亲自致电李锦,嘉奖全体参战将士:“欣闻杰布山大捷,将士用命,攻克天险,歼灭顽敌,实乃国家之幸,民族之福!特嘉奖李总司令及全体有功官兵,望再接再厉,肃清倭寇,还我河山!”
盟军中国战区参谋长史迪威将军,以及其他盟国将领,也纷纷致电或发表声明,对中国驻印军取得的辉煌战绩表示高度赞赏和由衷钦佩,称此役是“战术指挥上的杰作”,“展现了中国军队的强大战斗力”。
缅北的天空,似乎在这一刻,变得格外晴朗。阳光照耀着这片饱经战火的土地,也照亮了中国军队反攻胜利的道路。而对于李锦和他的驻印军第一集团军来说,杰布山战役的胜利,仅仅是一个开始。更艰苦的战斗,更大的挑战,还在前方等待着他们。孟拱、密支那……他们的目标,是彻底将日军赶出缅甸,打通这条至关重要的国际生命线!
杰布山的硝烟尚未完全散尽,胜利的喜悦如同温暖的阳光,洒遍了中国驻印军第一集团军的每一个角落。
攻克杰布山这道日军经营多年的“铜墙铁壁”,歼灭第十八师团主力万余人,俘虏三千余众,缴获的物资堆积如山,这份辉煌的战果,极大地鼓舞了全体官兵的士气。士兵们脸上洋溢着久违的笑容,虽然疲惫,但眼神中充满了自信和对未来的憧憬。
他们知道,自己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胜利,正一步步将侵略者赶出这片土地。 怒江对岸的第一集团军总指挥部内,气氛也同样热烈。参谋们兴奋地整理着各部队上报的战报和缴获清单,走廊里不时传来压抑不住的讨论声和低低的喝彩。
李锦站在宽大的地图前,目光平静地扫过杰布山、拉班以及更远处的孟拱河谷,脸上并没有太多胜利后的狂喜,只有一种运筹帷幄后的沉稳和对下一步行动的深思。 陈瑜参谋长端着一杯热茶走了过来,脸上带着由衷的笑容:“总司令,大捷啊!杰布山大捷!这可是自反攻缅北以来,我们取得的最辉煌的一次胜利!新二军和新一军都打出了军威,打出了国威!现在整个滇缅战场,乃至国内,都在传颂我们的胜利!”
李锦接过茶杯,指尖传来温热的触感,他轻轻呷了一口,淡淡道:“胜利是全体将士用命换来的,尤其是新二军的弟兄们,在杰布山正面承受了巨大的压力,付出了不小的牺牲。孙立人的新一军穿插迂回,功不可没。这份功劳,属于每一个浴血奋战的士兵。”
方维岳副参谋长也走了过来,接口道:“总司令说的是。不过,这次战役的胜利,关键还是在于总司令您那个大胆的‘斩首’计划!直插拉班,断敌后路,这一招实在是妙不可言,釜底抽薪啊!让小鬼子主力瞬间崩盘!”
李锦摆了摆手,目光重新投向地图:“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战争,没有一劳永逸的胜利。杰布山虽然拿下来了,但我们的任务还远远没有完成。”他的手指在地图上沿着拉班,一路向西,指向了那片广袤而富饶的河谷地带——孟拱河谷。 “孟拱河谷……”陈瑜和方维岳同时低声念出了这个地名,脸上的笑容渐渐收敛,神情变得凝重起来。
他们知道,总司令的目光,已经投向了下一个,也是更为关键的目标。
孟拱河谷,位于杰布山以西,南起孟拱,北至密支那,是缅北地区最重要的粮食产区和交通枢纽之一。
河谷内地形相对平坦,有铁路和公路通往缅甸腹地,战略位置极为重要。日军在丢失杰布山后,必然会依托孟拱河谷的有利地形,组织新的防御,企图阻止中国驻印军继续西进。
而孟拱和密支那,便是这道新防线的南北两大核心支撑点。
“日军第十八师团主力虽然被我们击溃,但并未完全肃清。”
李锦的声音低沉而有力,“其残部必然会向孟拱河谷收缩,与驻守在孟拱、密支那的其他日军部队汇合。根据情报,日军正在从滇西和缅甸南部抽调兵力,加强孟拱河谷的防御力量。我们必须抓住这个战机,趁日军立足未稳,乘胜追击!”
陈瑜深以为然:“总司令英明!兵贵神速!一旦给了小鬼子喘息之机,他们凭借孟拱河谷的地形和资源,重新构筑防线,我们再想打过去,就要付出更大的代价了!”
“没错!”李锦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命令各部,在杰布山、拉班一线稍作休整,补充给养弹药,救治伤员,掩埋牺牲的战友。时间,最多三天!三天之后,全军出击,兵锋直指孟拱河谷!”
“是!”陈瑜和方维岳同时立正领命。
“具体部署如下,”李锦走到地图前,拿起指示杆,开始详细布置,“我军将兵分两路,对孟拱河谷实施向心突击!” 他的指示杆首先指向了新二军的位置:“沈德威的新二军,经杰布山正面,沿公路向西南方向推进,目标直指孟拱!沿途肃清残敌,粉碎日军的任何抵抗!”
接着,指示杆转向了拉班方向:“孙立人的新一军,从拉班出发,以新38师为先锋,沿孟拱河谷北岸,向西北方向迂回,直插密支那!切断孟拱日军向密支那的退路,并相机夺取密支那!”
“孙立人部的任务,依旧是穿插迂回,直捣要害!”李锦加重了语气,“密支那不仅是孟拱河谷的北大门,更是日军在缅北最重要的航空基地和交通枢纽。拿下密支那,就能彻底断绝缅北日军的空中支援和大部分陆路补给,其战略意义,不言而喻!”
陈瑜和方维岳听得连连点头,这个“两路并进,南北夹击”的战略部署,与攻克杰布山时的战术思想一脉相承,都是集中优势兵力,以正面强攻吸引敌人,同时以精锐部队实施深远迂回,断敌后路,一举歼敌。
“为了配合新一军的行动,”李锦继续说道,“命令集团军直属的独立坦克营和机械化步兵营,配属给新一军!增强其突击能力和机动能力!同时,命令空军加强对孟拱、密支那地区日军据点和交通线的轰炸,为地面部队的进攻提供空中支援!”
“高瞻远瞩!”方维岳由衷赞叹,“如此一来,南北两路大军,一鼓作气,定能在孟拱河谷打一个更大的胜仗!”
“通讯与电子战司令部也要跟上,”李锦补充道,“严密监控日军的无线电通讯,干扰其指挥系统,务必做到知己知彼,掌握战场主动权!”
“是!” 一道道新的命令,迅速从总指挥部发出,传向正在休整的新二军和新一军。 新二军的阵地上,士兵们正在抓紧时间休息。有的靠在战壕边打盹,有的在擦拭保养武器,有的则围坐在一起,分享着缴获的日军罐头和香烟,脸上带着劫后余生的庆幸和对未来的期盼。
各级军官则在忙碌地检查部队伤亡情况,统计弹药消耗,安排炊事班为士兵们准备热食。
沈德威军长接到李锦总司令的命令后,立刻召集各师师长开会。 “弟兄们,杰布山的胜利,只是开胃小菜!”
沈德威站在临时搭建的木板台上,看着下面这些风尘仆仆却眼神坚毅的部下,声音洪亮,“总司令有令,三天后,全军开拔,目标——孟拱!”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孟拱?!”
“好!打下孟拱,喝庆功酒!” “军座,您就下命令吧!我们保证完成任务!” 师长们群情激昂,纷纷请战。经历了杰布山的血战和胜利,他们对自己的部队充满了信心。 沈德威满意地点点头:“好!我命令:104师为左路,105师为右路,军直属部队居中,沿公路两侧,梯次推进!各师务必加强侦察,注意搜索前进,防止小鬼子的伏击和袭扰!后勤部门要保证弹药和粮食的供应,不能让前线的弟兄们饿着肚子打仗!”
“是!”
与新二军相比,刚刚经历了数百公里艰苦丛林穿插和拉班激战的新一军,同样需要时间休整。但孙立人军长深知任务的艰巨性和时间的紧迫性。
接到命令后,他没有丝毫懈怠。 新一军的营地就设在拉班镇及其周边。士兵们得到了难得的热食和充足的睡眠。医疗兵们则忙碌地为伤员换药、包扎,对一些重伤员进行紧急处理后,将通过空运或后方医院的担架队转运下去。缴获的日军物资,尤其是粮食和药品,极大地补充了部队的消耗。 孙立人在指挥部内,与李鸿、唐守治、潘裕昆三位师长研究着向密支那穿插的路线和作战方案。
“密支那不同于拉班,”孙立人指着地图上的密支那,神情严肃,“那里有日军的机场,防御力量也更为雄厚。我们这次穿插,距离更远,地形也更为复杂。而且,日军在杰布山失利后,必然会加强对后方的警戒,我们想要像奇袭拉班那样出其不意,难度会更大。”
新38师师长李鸿说道:“军座放心,我们新38师愿意再次承担先锋任务!保证完成穿插任务!”
孙立人点了点头:“李鸿,你的新38师,依旧是全军的尖刀!你们要在前面开路,扫清障碍,为后续部队打开通道。唐守治的新30师,紧随其后,负责巩固阵地,保障侧翼安全。潘裕昆的50师,作为军预备队,随时准备投入战斗。”
他顿了顿,特别强调:“记住,我们的目标是密支那!沿途的小股敌人,能绕则绕,能歼则歼,但绝不能因此耽误了行军时间!我们的核心任务,是尽快赶到密支那,切断敌人的退路,配合新二军,将孟拱河谷的日军主力,一举围歼!”
“是!”三位师长齐声应道。 三天的时间,转瞬即逝。 新二军和新一军,两支刚刚经历过大战洗礼的王牌劲旅,在得到初步的休整和补充后,如同两把磨砺一新的锋利宝剑,再次出鞘!
南线,新二军在沈德威军长的率领下,沿着通往孟拱的公路,浩浩荡荡地向西南方向开进。军容严整,士气高昂。士兵们穿着崭新的军装,扛着擦拭得锃亮的武器,迈着坚定的步伐,唱着激昂的军歌,向着孟拱方向挺进。坦克、装甲车、卡车和骡马牵引的火炮,在公路上排成了长龙,扬起滚滚烟尘。 北线,孙立人的新一军,则再次钻入了孟拱河谷北岸的茫茫原始丛林。
这一次,他们有了独立坦克营和机械化步兵营的加入,装备更加精良,火力更加强大。但丛林行军的艰苦依旧。士兵们背负着沉重的武器弹药,在泥泞湿滑的林间小道上艰难跋涉。阳光透过茂密的树冠,洒下斑驳的光影。他们的目标,是遥远的密支那。
一南一北,两支钢铁洪流,如同两条矫健的巨龙,在广袤的缅北大地上,向着孟拱河谷,发起了势不可挡的钳形攻势!
李锦站在杰布山的主峰上,目送着南北两路大军出征的背影,目光深邃。他知道,真正的硬仗,现在才刚刚开始。
孟拱河谷之战,将会比杰布山战役更加惨烈,更加艰苦。但他坚信,在全体将士的奋勇拼搏下,胜利,终将属于他们,属于这支为了民族独立和自由而战的正义之师!
怒江的流水,仿佛在为出征的将士们壮行;杰布山的山峦,如同忠诚的卫士,守护着这片来之不易的土地。
中国驻印军第一集团军的旗帜,在缅北的蓝天下,高高飘扬,指引着胜利的方向。兵锋所向,直指孟拱河谷!一场决定缅北命运的大决战,即将拉开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