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调查结束(2/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穿越民国,开启救国救民之路》最新章节。

在所有人惊愕的目光中,秦若兰从容地从贴身处取出一本封面古朴、边角磨损的硬皮笔记本,双手奉上:“此乃卑职个人保管之‘备用电台频率及应急密码本’。其中最后一页,请林次长过目。”

林蔚疑惑地接过,翻到末页。只见上面并非密码,而是一段刚劲有力的钢笔字迹,落款处赫然盖着军统局副局长戴笠的私章和指纹印!内容为: “兹证明秦若兰(化名白鸽)同志,系我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军统)特派潜伏人员,代号‘白鸽’。其受命打入第九战区,掌控核心通信,负有监控战区动态、甄别日谍、反制‘异党’渗透及特殊情况下保障与统帅部绝密联络之重任。其身份属绝密,仅限戴某及委座侍从室极少数人知晓。其一切行动,皆奉上峰指令。望知情者予以绝对配合及保护。戴笠 民国二十八年X月X日。”

密室内的空气瞬间凝固!高世明的脸色“唰”地变得惨白如纸,冷汗瞬间浸透了后背!郑介民也如同被雷击中,目瞪口呆!他们千算万算,做梦也没想到,秦若兰这个被他们视为“异党疑犯”的译电室主任,竟然是军统局长戴笠亲自安插的绝密特工!“白鸽”代号非但不是共党,反而是深埋的党国利刃!

“这…这不可能!伪造!一定是伪造!”高世明如同溺水者抓住最后一根稻草,失态地尖叫起来。

“伪造?”林蔚冷冷地瞥了他一眼,将笔记本递给身边一名精通鉴定的军法官。军法官仔细查验纸张、墨迹、印章、指纹,片刻后肃然道:“报告次长!纸张为军统特供,墨迹年份相符,戴局长私章及指纹印鉴真实无误!确系戴局长亲笔手令无疑!”

铁证如山!高世明精心编织的、针对林风眠和秦若兰“通共”的构陷之网,在这一刻被彻底撕得粉碎!他污蔑李锦“纵容异党”、“把控要害”,反而成了彻头彻尾的笑话!秦若兰的“军统特工”身份,不仅洗清了她自身的嫌疑,更如同一记响亮的耳光,狠狠抽在高世明和所有质疑者的脸上!李锦对译电室的信任,非但不是过错,反而是深明大义、配合党国秘密工作的体现!

四、正气凛然

高世明诬告案,随着秦若兰身份的铁证曝光,瞬间反转。调查组的工作重心立刻转向了对高世明本人的审查。很快,更多的真相浮出水面:

· 所谓“巨额弹药消耗不明”,是其心腹在统计时故意混淆不同批次、不同口径炮弹,并恶意夸大损耗,制造出的假账。

· 针对林风眠的“思想言论报告”,是其授意安插在政治部的眼线断章取义、歪曲捏造而成。

· 对徐文博后勤渠道的指控,更是毫无根据的污蔑。

· 那份牵强附会的“白鸽”旧档案关联,纯属其恶意揣测和构陷。

铁证如山,高世明无从抵赖。在调查组严厉的审讯下,他精神防线彻底崩溃,涕泪横流地交代了因个人野心膨胀、嫉恨李锦战功与地位,加之复兴社内部某些势力的暗示纵容,从而罗织罪名、构陷忠良的全过程。其行径之卑劣,用心之歹毒,令人发指!

民国三十一年元月二十五日,长沙。军政部特派专员林蔚中将召开第九战区高级军官会议,宣布调查结果。

会场内鸦雀无声,将星云集。林蔚站在主席台前,面容沉肃,声音洪亮: “经军政部特派调查组详查,现对第十九集团军总司令李锦将军被举报一案,做出最终结论:” “举报人所列李锦将军擅自调用装备、巨额消耗存疑、后勤来源不明、纵容异党、把控要害等诸项指控,经查证,均属子虚乌有,恶意构陷!” “第十九集团军在第三次长沙会战中,所有装备调用、作战消耗,皆系为国杀敌之必需,程序虽有战时简化,然情有可原,且无任何贪墨舞弊!其后勤渠道虽有特殊,然公开透明,一心为公!” “政治部主任林风眠少将,译电室主任秦若兰上校等核心人员,忠诚可靠,恪尽职守!秦若兰上校之真实身份,乃奉最高统帅部密令行事之军统特派人员(代号‘白鸽’),功在党国!李锦将军对其信任与支持,应予褒奖!” “原第19集团军军法处处长高世明少将,为满足个人权欲,嫉贤妒能,罗织罪名,诬告构陷战区副司令长官及有功将领,证据确凿,其行可鄙,其心可诛!严重破坏军纪,损害抗战大局!现决定:撤销高世明一切职务,剥夺军衔,移送军事法庭严惩!其幕后有无他人指使,一查到底!”

结论宣读完毕,会场内先是一片死寂,随即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薛岳长舒一口气,用力拍了拍身旁李锦的肩膀。楚南河、梁卫国、沈德威等将领更是激动得眼眶发红。林风眠和秦若兰相视一眼,眼中皆有如释重负的坦然。

林蔚的目光扫过会场,最后落在李锦身上,带着由衷的敬意和一丝歉意:“李副司令,让你和第十九集团军的将士们受委屈了!中央明察,还君清白!望将军以国事为重,不计前嫌,继续统领虎贲之师,为国征战!”

李锦站起身,身姿依旧挺拔如松,他向林蔚和会场众将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声音沉稳有力:“谢中央明察!谢林次长主持公道!李锦及第十九集团军全体将士,唯知精忠报国,杀敌御侮!个人荣辱,何足挂齿!此心昭昭,可鉴日月!”

一场险些动摇军心、自毁长城的内部风波,在铁的事实与正义的裁决下,终于尘埃落定。高世明身败名裂,锒铛入狱。笼罩在第十九集团军头上的阴霾,被彻底驱散。

高世明倒台,军法处长一职空缺。这个位置至关重要,关系到战区军纪监察的公正与部队的稳定。由谁来接任?各方目光再次聚焦。

数日后,一纸来自重庆军政部的委任令送达第九战区: “兹任命陆军少将方维岳,为第九战区司令部军法处处长。此令。军政部部长 何应钦。”

消息传来,熟悉方维岳的第十九集团军将领们,无不感到一阵由衷的欣慰。方维岳,原第十九集团军副参谋长!正是那位在第二次长沙会战中,以非凡才能统筹调度整个集团军庞大后勤、确保十五万大军在薛岳严令下隐蔽转移、并在决战关头保障了“钢铁洪流”油弹供给的幕后功臣!他作风严谨务实,为人刚直不阿,深得李锦信任和官兵敬重。李锦在受调查期间,其后勤系统能顶住压力、运转如常、账目清晰,方维岳功不可没!

赴任当日,方维岳没有盛大的仪式,只带着一名副官和简单的行囊,悄然走进了军法处那座曾因高世明而蒙尘的院落。他换下了副参谋长的参谋绶带,穿上了笔挺的军法官制服,领章上代表少将的将星与军法系统的铜纽扣在晨光中熠熠生辉。

在简短的交接会议上,面对军法处原班人马复杂各异的目光,方维岳没有长篇大论,只说了三句话: “第一,军法者,国之重器,非私刑之具。自今日起,军法处行事,只认军纪国法,不认山头派系。” “第二,高世明前车之鉴,望诸君共勉。构陷同僚者,军法处第一个不容!” “第三,我十九集团军将士,血洒疆场,忠勇无双。军法处之责,乃为其护法纪、张正义、清污浊!凡有冤屈,无论官兵,皆可直陈于我!我方维岳在此立誓:必以手中法尺,护佑忠良,严惩奸佞!”

话语铿锵,掷地有声。没有豪言壮语,却自有一股凛然正气弥漫开来。那些曾被高世明裹挟或心存疑虑的军官,看着这位以能力、正直和务实着称的新处长,心中仿佛注入了一股清流。

方维岳上任后的第一件事,便是亲自带人彻底清理了高世明留下的所有“黑材料”,当众焚毁。随后,他重新梳理军法条例,规范办案程序,将军法处的重心重新拉回到整肃军纪、处理违纪、保障官兵合法权益的正轨上。他亲自下部队调研,倾听基层声音,对之前因高世明构陷而受到不公对待的官兵,予以平反和抚慰。

李锦站在集团军司令部的窗前,看着军法处院落里那棵在寒风中依旧挺立的老槐树,对身边的陈瑜和林风眠说道:“方维岳来了,军法处才算真正有了军法的样子。正气存,邪自消。这湘北的天空,总算清朗了。”

长沙城头,硝烟散尽,冰雪消融。历经战火淬炼与污浊涤荡,这座英雄的城市和守护它的铁血雄师,在浩荡正气中,迎来了一个新的黎明。炉火澄澈,正气长存,照耀着前路未尽的烽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