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受封安国君(2/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蒸汽机轰碎诸侯这个战国我承包了》最新章节。
他先执起一枚青铜符节,朗声宣道:“一授汝职:擢为鲁国工正,秩同上大夫,掌百工技造,直奏于寡人。”
继而取过镌刻铭文的玉牍,神色愈庄:“二赐汝爵:封为‘安国君’,授土授民,世袭勿替。”
言毕,他俯身展臂,手指稳落于案上地图,朱砂所圈之地赫然如血:“鲁国不负忠良。这尼山以北、沂水之阳——自尼山烽堡残垣,至鹿鸣野径荒芜,新辟沃野三十五里,便是你的疆土。”
“虽经宋人铁蹄踏遍,百业凋敝,然陶丘百亩黏土犹存,正待你重燃窑火;南倚尼山余脉,清泉未涸,尚可复苏千顷焦田。”
“旧堡虽颓,石基犹在,可筑为安身之邑;聚流散之民——望你聚土为城,抚疮痍而安社稷,不负‘安国’之号,赐汝封地名为安城。”
随即,他目视内侍捧漆盘上前,盘中金帛熠熠,铜钥沉黯,更有一枚青铜虎符静卧其间:“三赏汝仪:赐黄金百镒,丝绸百匹,曲阜阜门内府邸一座。”
赏赐既毕,姬显身体微微前倾,目光如刃,语转沉凝:“然,虚名不足以御实祸,空爵不足以镇疆场。寡人予汝三实权,即为国之藩篱:”
“其一,开府之权。赐汝旌节,许尔自辟僚属,邑宰、司马、工正以下,皆可署置,不报司徒府。”
“其二,征缮之权。许练甲士,额两百人。安城之壮,悉入军籍;兵甲器仗,先由曲阜武库给授,尔后可于封内自设工坊铸造。”
“其三,专营之权。安城赋税,岁输公室三成,余尽归卿以养士民。境内陶土、林木、矿脉,皆归君府专营;百工作坊,不论官私,一并于卿节制。”
“另外,尼山左近的山泉、近山林地,归你管领调度。”
他补充道,语气稍缓:“可引山泉修渠灌田,伐林造屋、做农具,但需记着——此山旁的昌平乡是孔丘先生故里,乡中士人、孔氏族人岁时祭祀,常取近山之木做礼器,你莫要让手下尽数伐尽,留些成材之木便好。”
语至此处,他目光锁定曹复,字字千钧:“寡人予汝爵、地、兵、权四者皆备,望汝为鲁国铸一柄利器,永镇此方。莫负‘安国’之名,更莫负寡人今日之托。”
曹复肃然整冠,双手过顶,深深俯拜,接过那沉甸甸的印玺、旌节与丹书契券。
绢布滑得像刚拧干的水,指尖刚碰到就打滑,赶紧用另一只手托住。
朱印红得刺眼,指腹蹭到文书边缘的墨渍——是姬显圈画时蹭的,还带着点体温。
黄金锭的冷光透过木盒缝漏出来,丝绸的柔滑裹着指腹,触感格外清晰。
柳大夫拱手笑,胡须都翘起来,指腹蹭过曹复的印玺:“恭喜安国君!安城陶丘多,日后烧陶瓮、陶火罐,再也不愁土料!”
季良、季宁也围过来,声音里满是热络,季宁还递过块帕子:“擦擦汗,这可是大喜事。”
曹复笑着应着,眼角却瞥见殿外廊下——孟浩攥着袖中的木牌,指节泛白,目光沉得像尼山的晨雾,没待片刻就转身走了,衣摆扫过廊柱,带起些灰尘。
他心一紧:封爵掌工正,三桓的眼睛,怕是要更紧地盯着他了。
“工坊之事,就交你了。”
姬显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带着期许:“墨家、公输家在工坊争得快把陶窑砸了,该整肃了,不能再内耗。”
曹复点头,工械仪、文书、残片压得胳膊发沉,却踏实得像鹅山堡的石墙——终于有机会做实事了。
刚要退下,姬显突然喊住他:“宋兵还在边境晃,改良的火罐,得尽快批量烧造,武库等着用。”
“臣遵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