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暖玉藏秘 兰心鬼影(2/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锦凰深宫谋》最新章节。
如果真是这样,那这支出现在祭月台、可能来自坤宁宫的簪子,是否就是母亲当年所见之物?它为何能解寒毒?又为何会“藏于”某处?如今为何又出现在皇后手中,或者至少与坤宁宫有关?
一个个谜团如同乱麻,纠缠在心头。她感到自己正站在一个巨大的迷雾边缘,而皇后、发簪、甚至可能包括楚家旧事,都是这迷雾中的关键线索。
傍晚时分,萧景琰来到了永寿宫。他眉宇间带着疲惫,但眼神依旧锐利。先去看望了已经睡下的太子,轻轻摸了摸孩子的额头,眼底闪过一丝父亲的柔情,随即又被帝王的冷峻所取代。
两人在内殿坐下,沈清辞将白日坤宁宫的情形详细禀报,并呈上自己的记录。
萧景琰仔细看着,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皇后果然沉不住气了。她越是急于撇清,越是强调发簪乃他人冒充,反而越显得可疑。”他冷哼一声,“朕已查过,兰心所谓的‘探亲’根本是子虚乌有。她最后出现的那处道观,香火冷清,背景却复杂,与京中几家权贵都有若有若无的联系。更重要的是,沈峰在道观后山一处隐秘山洞里,发现了这个——”
他从袖中取出一个小布包,打开,里面是一小撮灰烬,以及半片未烧尽的纸角,纸上隐约可见一个模糊的印记,像是一种特殊的符文,旁边还有一个“影”字的残痕。
“这是……”沈清辞心头一跳。
“与之前死士身上的‘影’字铜符类似,但更复杂。观主已不知所踪,道童一问三不知。”萧景琰眼神冰冷,“兰心这条线,看似断了,却又指向了更深处。皇后……她在这其中,到底扮演了什么角色?”
沈清辞又将母亲笔记中关于“莲花暖玉簪”的发现,以及自己关于“暖玉”可解毒的猜测告诉了萧景琰。
“暖玉?”萧景琰眸光一凝,“朕记得,内库中确有几块暖玉,多是藩国进贡,因其稀少,皆登记在册,作为珍宝收藏,并未制成簪饰赏人。若皇后手中真有暖玉簪,来源便值得深究。”他顿了顿,看向沈清辞,“清辞,你确定那发簪的玉质,有暖玉之象?”
“臣妾不敢十分确定,但触手生温,与寻常羊脂白玉确有微妙差异,且臣妾母亲特意记载,想来非同一般。”沈清辞答道。
萧景琰沉吟片刻:“若此簪真为暖玉,又能解寒毒,那它出现在祭月台,就绝非偶然。或许,那放冷箭之人,目的并非单纯助朕或灭口,而是……为了用这支簪,来传递某种信息,或者,克制萧启明未能完全发动的那邪阵之余毒?”
这个推测让沈清辞倒吸一口凉气。若真如此,那“镜先生”内部的复杂程度,远超想象。
“陛下,”沈清辞犹豫了一下,还是开口道,“皇后娘娘今日最后对臣妾说,深宫暗流涌动,让臣妾莫要被人利用……臣妾总觉得,她话中有话。”
萧景琰眼中寒光一闪:“她这是在提醒你,还是在警告你?或者,是想将水搅得更浑?”他站起身,走到窗边,望着坤宁宫的方向,“朕这位皇后,入宫十余载,一向以温良恭俭示人,从未有过半分逾越。正因如此,若她真与‘镜先生’有涉,才更为可怕。其心机之深,图谋之大,恐难以估量。”
殿内烛火跳跃,将两人的身影拉长,投在墙壁上,交织在一起,仿佛共同面对着无形的巨大压力。
“太子在你这里,朕方能安心。”萧景琰转过身,目光沉重地看着沈清辞,“但你也因此,成了众矢之的。坤宁宫,乃至其他暗中窥伺的目光,都会聚焦于永寿宫。清辞,朕将最重的担子交给了你。”
沈清辞迎上他的目光,没有丝毫退缩:“陛下放心,臣妾既承此恩,必不负所托。永寿宫上下,定如铁桶一般。”
就在这时,殿外传来沈峰急促而低沉的声音:“陛下,娘娘,有紧急情况!”
“进来说。”萧景琰沉声道。
沈峰快步进殿,脸色凝重,甚至带着一丝难以置信:“陛下,我们安排在京郊暗查的人回报……在通往北疆的官道旁一处废弃茶棚附近,发现了……发现了兰心的踪迹!”
“什么?”萧景琰和沈清辞同时一惊。兰心不是失踪了吗?怎么会出现在通往北疆的路上?
“确切吗?”萧景琰急问。
“发现踪迹的暗卫曾远远见过兰心画像,虽对方做村妇打扮,蒙着头巾,但身形和侧脸极像。而且……”沈峰顿了顿,声音更低,“暗卫说,她似乎……身怀六甲,行动已显不便!”
兰心不仅没死,还可能怀有身孕?这个消息如同惊雷,在寂静的深夜里炸响,让萧景琰和沈清辞瞬间怔在原地,一股更深的寒意,沿着脊椎悄然爬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