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封锁北苑 暗流涌动(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锦凰深宫谋》最新章节。
晨曦初露,内务府的太监们便忙碌起来。北苑各处宫门被贴上钦天监特制的符咒,朱砂绘就的符文在晨光中泛着诡异的光泽。一队僧人、道士在礼部官员的引领下缓步而入,法铃轻摇,拂尘微摆,诵经声与咒语声交织在一起,为这片荒废已久的宫苑平添了几分神秘色彩。
"奉陛下旨意,北苑驱邪法事三日,闲杂人等一律回避!"内务府副总管王有才高声宣旨,声音在空旷的苑内回荡。工匠们抬着木材、砖石在外等候,只待法事一毕便开工修缮。
沈清辞站在永寿宫的高处,远远望着北苑的动静。表面看来,一切井然有序:僧人道士各司其职,内务府人员进退有度,工匠们在指定区域待命。但她知道,这平静的表象下,暗流正在涌动。
"娘娘,"云苓悄步上前,"长春宫那边派了个小太监来打听,问是否需要太妃娘娘派人协助法事。"
沈清辞唇角微扬:"回复说陛下已安排妥当,不敢劳动太妃娘娘大驾。"
果然,淑太妃坐不住了。尽管称病不出,但眼线早已布下。
午时刚过,又一道消息传来:老王爷府上今日戒备格外森严,侧门进出的人员都要经过严格盘查。更有眼线回报,王府后门凌晨时分曾有一辆蒙得严严实实的马车悄悄驶出,去向不明。
"看来皇叔是嗅到风声了。"萧景琰在养心殿听着暗卫禀报,面色沉静,"继续监视,但不要打草惊蛇。"
皇后那边却是另一番光景。坤宁宫内,柳皇后正悠闲地修剪着一盆兰草,听着宫女禀报北苑法事的进展。
"陛下为了个楚妃,真是兴师动众。"她轻笑一声,剪下一段枯枝,"北苑那地方荒废多年,如今倒成了香饽饽。"
心腹宫女低声道:"听闻楚妃前日在北苑遇险,陛下这是心疼了。"
"心疼?"皇后眼中闪过一丝讥诮,"咱们这位陛下,何时变得这般儿女情长了?"她放下金剪,"吩咐下去,坤宁宫的人离北苑远些,免得惹祸上身。"
与此同时,裘丙贵通过秘密渠道给沈清辞传来消息:北苑东南角的枯井附近,近日曾有可疑人物出没。更令人不安的是,据老宫人回忆,光化二年楚家出事前后,那口井附近也曾有过异动,当时值守的两个太监后来都莫名其妙地"失足落井"了。
沈清辞心中警铃大作。她立即将这一情报密报皇帝,同时加派了眼线监视那口枯井。
是夜,北苑法事进入最关键环节。僧道们设下九重法坛,诵经声彻夜不绝。苑内烛火通明,香烟缭绕,在外人看来,确是一派庄严法象。
然而在这喧闹的掩护下,一场秘密行动正在悄然进行。
子时三刻,沈清辞换上一身深色劲装,外罩法事人员的道袍,悄然来到北苑东南角。这里相对偏僻,法事的喧嚣远远传来,反而成了最好的掩护。
萧景琰早已等候在一处假山后,同样作道士打扮。四名暗卫扮作工匠,在周围警戒。
"都安排好了,"皇帝低声道,"法事还要持续一个时辰,足够我们下井探查。"
沈清辞点头,从袖中取出那枚青铜令牌:"清辞发现,这令牌不仅能指示方位,上面的纹路还与井壁的机关吻合。"
两人悄然来到枯井边。井口的杂草已被清理,但特意留了一些作为掩饰。骆云峰伤势未愈,但仍坚持带队,此刻正守在井边。
"陛下,娘娘,"他低声道,"井下已经初步探查,确实有暗道,但机关重重。方才有个兄弟险些中了陷阱。"
萧景琰皱眉:"可有什么发现?"
"暗道深处似有密室,但需要特定方法开启。"骆云峰看向沈清辞手中的令牌,"或许这就是钥匙。"
沈清辞将令牌对准井壁某处,果然严丝合缝。轻轻转动,井壁悄然滑开,露出仅容一人通过的暗道。
"朕先行。"萧景琰挡在沈清辞身前,不容置疑地说道。
暗道内阴冷潮湿,石阶上长满青苔。暗卫在前开路,小心地探查每一处可能机关。果然,不出十步,就发现三处暗弩机关,都被熟练地解除。
"这些机关都是军用制式,"暗卫低声回禀,"绝非普通宫苑该有。"
越往深处,空气越发稀薄。终于,前方出现一扇石门,门上刻着虎头图案,与父亲札记中描述的印鉴一模一样。
沈清辞心中激动,正欲上前,却被皇帝拉住:"小心有诈。"
他示意暗卫仔细检查。果然,在石门周围发现数道几乎看不见的丝线,连接着顶部的落石机关。
暗卫小心地剪断丝线,这才尝试推门。石门沉重,需要两人合力才能推开。
门内是一间不大的密室,正中放着一个铁箱,上面落满灰尘,但锁孔依然光亮,似是常被开启。
"陛下请看,"暗卫发现墙角有些异样,"这里有新近搬动的痕迹。"
萧景琰蹲下身,用手指抹过地面:"不错,灰尘比其他地方薄很多。有人比我们早来一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沈清辞心中一惊:"难道东西已经被取走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