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4章 骤变(二)(2/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皇明土着大战穿越众》最新章节。
“我们打的太慢,不成的。”张娘子给了一个实在答案,至于有孕什么的,讲出来只会败兴。
自从改嫁之后,她的日子就越来越有盼头了。亲达达和两个儿子的官职越来越高,她还又有了身孕。不但对方,就是阿姑都认为这是李氏给张家带来的好运气,以至于如今她的腰杆都是直的。昨个儿在郑阁老家中见到了以前的嫂子谢氏,着实让她扬眉吐气了一回。
当然这种扬眉吐气并不是衣食住行这方面的,看得出对方如今过得也相当舒心甚至惬意。所谓的扬眉吐气,是指如今自个能够以正室娘子的身份来这里茶叙,而大嫂,谢瑶光却只能闷在家……好吧,她家足够大;她的事情也足够多,不会无聊。
“那不如几位娘子陪我练练手吧。”九奶奶笑道“我们也摆上一桌,边打牌边聊。”
朱四娘子无可无不可的看向张娘子;刘娘子跃跃欲试的同样看向张娘子。张娘子哭笑不得“诸位娘子若是不嫌弃我打牌慢,那咱们就摆上一桌。”
刘娘子大喜,笑着就要起身,旁边的朱四娘子赶忙扶住对方,引来众人哄笑。
正在下围棋的施大姐和秦清娘听到动静,抬头瞅了瞅,又收回目光继续较技。一旁的秦娘子,汤小娘子,白娘子(白钺妻),石娘子(石珤妻翟氏),王娘子(王宸妻),边娘子(边璋妻谷氏),谢娘子(谢国表妻封氏),张娘子(张彩妻吴氏)李娘子(李梦阳妻左氏)则继续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
秦娘子虽然出身不高,却也想着让女儿日后做官娘子。还必须是文官的官娘子,毕竟这武臣最近几十年,越来越不得用了。奈何汤娘子出身武臣,除了她那好命女婿外,再不认识旁的文官。因此这段日子,给秦家介绍的全都是武臣。十七太太倒是瞧出来了,却只愿意撮合一个吏员出身的微末官员儿子。
秦娘子今个儿是想借着郑家在一众官娘子面前夸赞女儿,以便能够在这些人家中,择一良婿。奈何不是一个圈子里的人,千万不要勉强。这话可不是说说而已,比如目下,秦娘子就感觉几位娘子讲的,她听不懂,她讲的几位娘子不感兴趣,当然也不绝对“郑阁老明个儿要去为老太太进香,不如几位娘子一同到十七太太那里高乐一番。”
李娘子与王娘子对视一眼,赞叹道“郑家果然纯孝。”
明个儿初四,按理讲郑直上了复班题本,应该当值的。显然是主上并没有批复,这意味着什么?
“一切都是主上仁慈,体谅。”边娘子不动声色道“好在衙门要到二十才开印,也不会误了公事。”
按理讲这话应该十七太太来讲才最合适,奈何对方忙于家事,也就只能她来讲了,况且边娘子也是愿意的。旁观者清,这么多年下来,郑直始终没有亏待边家,眼瞅着家族兴盛,子嗣繁茂,边娘子决不允许出现差错。
谢娘子道“讲起来,真定的隆兴观已经修好了,听人讲,规模宏伟。尤其是观中供奉的西王母,乃是内官监亲造,栩栩如生。”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虽然文臣口口声声‘子不语怪力乱神’,可是谁家老人不供奉道家,释家仙佛。尤其是今上夫妇笃信道门,更让内宅妇人趋之若鹜。
石娘子道“听谢娘子这么一讲,真的后悔跟着我家官人入京早了。听人讲内里有碑林,乃是将历代书法大家真迹雕刻其上。”
这隆兴观是郑家鼓捣起来,才成的皇观。夸赞隆兴观的好,也就相当于夸赞郑家。再者,郑家能够求来皇观,不也就意味着恩宠不断吗?故而,众人再怎么夸赞都不为过。
众人由此,开始讨论起各地的寺观,反而没人理会秦娘子之前的邀请。秦娘子自然也去过不少寺观,却不过烧香磕头许愿还愿,根本无法像在场诸位一般评头论足,不由气沮。
“母亲。”此时,惜败于施大姐的秦清娘凑过来低声道“女儿有些气闷,母亲陪女儿去窗边歇歇吧。”
秦娘子一听,下意识的瞅了眼最近的窗户。郑家的那位十三姐,正坐在那里“没瞅见我在和诸位娘子讲事情吗?”
谢娘子却起身道“秦小姐若不嫌弃,老婆子陪着去歇歇吧。”却不等秦清娘答复,已经起身走了过去。
“不用,不用。”因为汤家娘子和十七太太不在跟前,秦娘子也就放开了些性子,急忙起身“娘子和诸位娘子歇着,我去陪她。”
谢娘子不曾想对方会如此无礼,差点没站稳,立刻被一旁的王娘子扶住“当心。”
谢娘子道谢之后,重新坐了下来。面上不动,心里却恼了。这秦娘子真的以为她家女儿是金宝贝?若不是谢国表一再叮嘱,要确保这门亲事,谢娘子才不屑于理会秦娘子这种人。
谢家虽然出身胥吏,可是因为谢国表有本事,吃穿用度,一向宽裕。自从得了小阁老的垂青,这眼瞅着更是前程似锦,万不可被这无知妇人搅和了。
公明楼二楼空间不小,因此这边刚刚的事,并没有引起远处的众人留意。不过近在咫尺的众人,却看在眼里。
十三姐扭头看了眼,又回过头来,继续想心事。这次汤小娘子进京,带来了王家的生辰八字。她特意请惠静师太占卜,可是师太只讲了一句“做之前,要多想。”然后就不发一言走了。
可是她还能怎么想?整个京师,不,整个北方已经没有她的容身之地了。如同英国公,保国公般,目下但凡郑家有个点风吹草动,所有人都会想当然的把这脏水泼到自个身上。
愣神间,一抹紫色出现在眼前。仔细一看,院内许娘子引着几位贵妇人向功名楼走来。
“英国公家和保国公家的几位女公子来了。”远处传来动静,是大奶奶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