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4章 骤变(二)(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皇明土着大战穿越众》最新章节。

“怎么了?”十二奶奶一直留意十七奶奶的一举一动,赶忙凑到窗边要瞧瞧外边。

“没事。”十七奶奶无奈的坐到三太太身旁“太太何必计较,三爷心里也苦着呢。”

三太太瞥了眼不敢近前,抓耳挠腮的十二奶奶,低声道“他苦什么?不声不响,媳妇,孩子都有了。反而是我,没瞅见这两日我的皱纹又多了两条?”

机缘巧合也罢,命该如此也好,反正这个李显儿把郑家后院都得罪了。这幸亏孩子不是李显儿的,否则盛怒之下的老太太指不定还要迁怒于她。也得亏她因为四哥耗损了元气,再加上唐小姨妈的化妆手法,这才能在老太太的眼皮底下安然无恙。可这更让三太太恼怒,憋屈。

“俺听人讲珍珠粉美容最好。”十二奶奶立刻凑过来“过几日,就让他们给两位卿卿找来试试。”

三太太瞪了对方一眼,十七奶奶仿佛没听到,四下瞅瞅“六太太和十奶奶呢?”

“和沈家的几位娘子在一起呢。”十二奶奶立刻指给十七奶奶看向紧挨着楼梯隔断位置的麻将桌旁几人“听说是要为程检讨的儿子向沈家大姐保媒。”

十七奶奶心中一动,仔细瞅了瞅。果然那桌旁不但有六太太,十奶奶,沈家的三位婶娘,还有程娘子,不由暗道可惜。谢国表的儿子谢仪年前来了,原本她打算为对方与秦清娘说和。奈何秦娘子一直不表态,十七奶奶就又打算为对方说和程敬的儿子程平,奈何最近家里事多,也就耽搁下来了。不曾想,被六太太夺得先机。如此看来,汤家嫂子那里,该收网了,否则秦家还指不定以为她们家是金枝玉叶呢。

“来了来了。”汤娘子笑呵呵与尚娘子扶着大太太走了过来“这次我肯定赢。”

十七奶奶无可奈何,虽然大伙都想要哄大太太开心,却也生怕一个不好沾身腥。因此莫看今个儿来的人多,可是却最多陪着大太太聊聊天,可不敢让对方触碰什么刺激的。却不想汤娘子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你们玩,我在一旁看着就好。”大太太向来是个玲珑之人,自然体谅三太太和十七奶奶,赶忙给二人台阶。

“那哪行。”十二奶奶却道“有尚娘子这妙手回春,悬壶济世的高人在,有什么可怕的。来来来,三缺一,汤家伯母替俺……替我,我来陪着大太太。”

三太太无可奈何“对对对,十二奶奶每次都要偷牌,没品的很。”讲完立刻闭嘴,警惕的不吭声了。虽然大伙都不提,可是谁也不是傻子,在不了解内情的郑家普通人眼中,她的六姐是被抱走的十二哥娶了。虽然难听,却因为当时互不知情,也就没人在意。可若是太过张扬,指定是不妥的。

“那就这样吧。”大太太从鬼门关走过一回,很多事也就看得开了。她刚进京就发现了十二奶奶的不妥,可一来老太太没有吭声,二来三太太早在藁城的时候就认输了。因此大太太始终装糊涂,此刻又怎么可能让人记恨。

十二奶奶立刻扶着大太太坐下,众人也不再纠缠,纷纷落座。开始垒砖块打骰子,拿牌,打牌。

“胡了。”唐小姨妈笑着推倒牌“对对胡,翻一番啊。”

沈姨妈瞅了瞅对方的牌,不由无奈“妹妹这牌真的绝了,不胡是不胡,一胡就是大的。”嘴上虽然发牢骚,却爽快的从牌桌下的小抽屉里拿出一把银钱递给了对方。

这银钱是初一早晨郑直让人给各房送去的,每枚重一两,金钱十枚,银钱百枚。自然不是官钱,而是私铸花钱。

花钱源于汉代,花钱在早期使用的时候主要是民间自娱自乐的一种玩钱,这种钱币由于不是流通钱,因此它的材质大都比较粗糙。民间把这种钱俗称为“花钱”,又称押胜钱,厌胜钱。

“花钱”虽然具有钱币的形态,但不作流通使用,是钱币中的“非正用品”。民间花钱的种类繁多,诸如开炉、镇库、馈赠、祝福、玩赏、戏作、配饰、生肖等等都要铸钱,这种“钱”,其实是专供某种需要的辟邪品、吉利品、纪念品。

皇明禁止私铸钱币,伪造宝钞,却不禁止铸造花钱,更何况是金银材制的花钱。

“咦?”坐在沈姨妈对面的大奶奶,好奇的瞅了眼唐小姨妈正要收入怀里的银币“六太太这是把花钱都给了姨妈了?”前前后后,沈姨妈可是输了不少。

沈姨妈心头一紧,她打牌上瘾了,忘了亲达达私下里又给她五百枚花钱时的提醒‘小打小闹’。如今显然引起了有心人的注意,不由恼怒。连自个男人都看不住,反而来抓她的错。

却听坐在唐小姨妈身旁的唐姨妈道“还说呢,昨个儿在十七奶奶那里,沈姨妈可是把我吸干了。如今妹妹正替我报仇,大奶奶可不能打岔。”

立刻惹来牌桌周围一群莺莺燕燕的嬉笑。

沈姨妈看向唐姨妈,得意洋洋道“那我还不给姐姐机会了。”讲完将小抽屉里剩余的花钱拿走,笑道“换人,换人。”坐到了唐姨妈身旁。她早该想到,哪有不偷腥的猫。

一旁早就蓄势待发的汤家嫂子坐了下来“开始,开始。”

九奶奶却对围观的朱娘子道“妹妹替我,我也歇一会。”起身不动声色的将抽屉里的茄袋拿走。正所谓见贤思齐,沈姨妈这是花钱大手大脚惹人眼红,她平日里可是省吃俭用的。若是一下子拿出老多银钱,难免更让人惦记。

没错,昨个儿她从十七奶奶那里新得了五十两金子的分红。虽然不是花钱,却同样会惹人注意。只是可惜了,她如今手气正顺。起身四下瞅瞅,来到旁边刘娘子(腊梅),朱家四娘子(郑/郭氏),张娘子(李氏)身旁坐下“几位娘子怎么不打牌?”

讲起来也可笑,若是打牌,在家中哪里打不成,甚至还可以听‘十七班’一众大家的美妙唱腔。众人偏偏来到这,为的自然是要让大太太多瞅瞅外边的热闹。

“九娘子莫要理会我们,刚刚我瞅见了,你一直赢钱的。”刘娘子道“这手气来了,可不能错过。”

“就是就是。”朱四娘子附和一声“打牌最讲究手气,来了就不能放过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