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 瀚海狼烟:飞舟掠沙与铁甲破阵(2/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物流之王之再续前缘》最新章节。

被俘的艾哈迈德被押上飞舟时,双腿止不住地发抖。李三特意放慢速度,让他看清下方的战场——黑风口的火焰还在燃烧,蒸汽战车正拖着俘虏往哈密卫运送,远处的沙丘上,明军斥候骑着骆驼,在飞舟的指引下清剿残敌。

“这飞舟……能飞多远?”艾哈迈德颤声问。

李三指了指仪表盘:“满油能飞三百里,林先生说,明年的新飞舟能飞到奥斯曼的都城。”

艾哈迈德脸色煞白。他忽然明白,大明的飞舟不仅是武器,更是眼睛——他们的每一步行动,都在对方的注视之下。

三天后,飞舟发现了奥斯曼的补给队。李三通过传声筒引导蒸汽战车和骑兵,在“无水戈壁”设下埋伏。当三百名押运士兵赶着骆驼进入伏击圈,飞舟投下的烟雾弹瞬间迷了他们的视线,蒸汽战车从沙丘后冲出,迅雷铳的扫射配合骑兵的合围,不到半个时辰就结束了战斗。

看着满地的水囊和粮食,赵勇笑着对李三挥手:“多亏你们飞舟指路,不然这伙人藏在沙窝里,咱们找三天也找不着!”

俘虏营里的“飞舟课”

哈密卫的俘虏营里,艾哈迈德和士兵们被安排观看飞舟演练。李三驾驶飞舟在营地上空盘旋,时而俯冲,时而拉升,螺旋桨卷起的风沙让俘虏们睁不开眼。

“这飞舟靠什么飞?”一个年轻的奥斯曼士兵忍不住问。

明军翻译指着飞舟的机翼:“靠这‘翼面’产生的升力,就像雄鹰的翅膀。林先生说,只要速度够快,铁也能飞起来。”他又指着远处的蒸汽战车,“那战车靠蒸汽推动,比马快十倍;迅雷铳能连打二十发子弹,比弓箭厉害百倍。”

艾哈迈德看着飞舟在阳光下闪着金属光泽,忽然想起苏丹常说的“奥斯曼无敌论”。他从怀里掏出一封家信,那是飞舟从伊斯坦布尔带回的——信里,妻子说国内的商人都在议论,大明的飞舟能运货,蒸汽机能织布,与其打仗,不如通商。

“我们……能看看飞舟的内部吗?”艾哈迈德低声问。

秦岳听说后,让人带俘虏们参观了飞舟的驾驶舱。当他们看到仪表盘上的指南针、高度计,还有林远绘制的“西域航线图”,一个老兵突然哭了:“我们骑着马冲锋的时候,他们已经在天上指路了……这仗,确实不该打。”

苏丹的退让与飞舟传书

伊斯坦布尔的皇宫里,苏丹穆拉德四世捏着艾哈迈德的亲笔信,手指因用力而发白。信里详细描述了飞舟纵火、蒸汽战车冲锋的场景,最后写道:“大明的武器已非人力能敌,若再打下去,奥斯曼的骑兵只会变成飞舟下的灰烬。”

宰相帕夏适时递上一份厚厚的卷宗:“陛下,这是大明飞舟送来的‘通商章程’。他们说,若我们退出战争,可在西域设互市,飞舟每月会运来丝绸、瓷器,换回咱们的羊毛和宝石。”

苏丹翻开卷宗,里面夹着一张飞舟拍摄的照片——那是哈密卫的互市场景,各族商人围着蒸汽战车交易,飞舟正低空掠过市场,机翼下挂着“丝路通”的标语。照片的清晰度让他心惊——连市集上卖的葡萄都看得一清二楚。

“他们连天上都占了……”苏丹喃喃自语,忽然将卷宗扔在桌上,“传旨,撤军!告诉大明,奥斯曼愿意通商。”

消息传到哈密卫时,秦岳正和李三检查飞舟的新设备——林远刚送来的“空中传信筒”,能直接把消息传到百里外的驿站。“你看,”秦岳指着飞舟机翼下新漆的图案,“以后这飞舟不仅能打仗,还能送书信、运货物,比马快多了。”

李三笑着点头,发动飞舟。螺旋桨转动的瞬间,远处传来蒸汽战车的鸣笛——那是赵勇在庆祝西域平定。飞舟缓缓升空,将哈密卫的炊烟、战车的白雾、互市的喧嚣,都甩在了下方。

北境的飞舟与铁牛

京师的御书房里,万历皇帝抚摸着飞舟带回的西域沙盘,上面还留着火油弹灼烧的痕迹。沈括递上北境军报:“彼得一世的哥萨克骑兵已到雅克萨,他们在冻土上筑了冰墙,扬言要等冬天封江,直逼山海关。”

林远指着沙盘上的“冻土地带”:“臣已让江南造了十架‘雪地飞舟’,螺旋桨带防滑齿,能在零下三十度飞行;蒸汽战车也换了‘破冰履带’,专破冰墙。北境的冻土,正好让他们见识飞舟和铁牛的厉害。”

皇帝抬头望向窗外,一只信鸽正掠过宫墙。他忽然笑道:“以前靠马送信,后来靠飞鸢,现在有了飞舟——这天下的距离,是越来越近了。”

话音刚落,飞舟的轰鸣声从天际传来。那是李三驾驶的飞舟,正带着西域的捷报返回京师。螺旋桨搅动着暮春的风,将“飞舟掠沙,铁甲定边”的故事,吹向大明的万里疆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