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章 甜品(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重生之能量科技》最新章节。

一路上在闵父捧着手机恶补西餐知识中度过。

虽说难免有些临时抱佛脚的嫌疑,但闵父却觉得多准备些总是好的。

尤其是看过了上届选手的表现后,闵父觉得自己还有许多提升的空间。

比赛场地不远,十分钟的车程就抵达直播现场,是当地电视台最大的演播厅。

这次的规模可比晚宴大多了,场地起码扩充了一倍有余。

每位主厨都配备了诸如烤箱炸炉等十分全面的烹饪工具。

可以说光看这些设备和厨具,当初闵记举办的主厨大赛就像是过家家似的。

摄像机和一应设备全面且先进,台下也有不少观众,估计应该有几百上千人,现场却不显哄乱。

一个照面,闵希就知道这个节目的底蕴。

这可不是冠名商就能决定的规格,没有强大的观众基数以及有口皆碑的含金量,即便投资再多钱,也无法恰如其分地展示这种井然有序的“经验”。

直播开始前半小时,所有选手简单地走了一遍流程,这是为了防止出现演出事故,并不涉及烹饪的内容,甚至没有选手知道第一场比赛的题目是什么。

等闵父回来后,紧张地又待了五分钟之后,终于被再次叫上台。

比赛正式开始直播。

第一场就是淘汰赛,听着主持人报幕后介绍赛制,底下的张母闵希二人心头也不由紧张起来。

十位选手将淘汰一位,晋级不算很难,只不过现在不知道第一场的题目是什么。

二人看向闵父,却意外的发现,赛前在台下紧张地查资料的闵父,此时却稍显平静,看到闵父如此神态,张母二人也心下大定。

不管什么时候,只要心态好,无论什么结果都不会影响到未来的信念。

想必闵父从站上台开始,就已经将结果看的不重要了。

台上主持人丝毫不拖泥带水,很快宣布了本场厨艺比拼的内容要求,翻译在闵父身后即时翻译题目要求。

台下闵希也用手机翻译软件:

“第一场的主题是甜品…”

“要求口感包含酥,软,果香,以及醇厚。”

“要求含有食材杏仁,牛扎,奶油,。”

“要求风格是农场田园风格。”

二人看到手机里的内容,皆微微一愣。

甜品可不是闵父擅长的,可以说过去人生中,古今中外的菜式里,闵父做的最少的就是甜品。

闵希看向闵父,其他选手听到题目时虽然都稍显意外,但很快就有了方向头绪开始准备厨具和食材,而闵父此刻却面露思索,手上没有任何准备厨具的动作。

“你爸这回算是遇到难题了…”

张母微微叹息,虽说第一场就淘汰也不算什么,毕竟是不擅长的菜式,加上语言不通比别人麻烦些。更何况就算做出来了,没准以他们的甜点口味和外国的区别,也难有所成绩。

闵希看着题目,心头也有些担忧。

虽说中式甜点也算是色香味俱全的大类,但所用的食材却不是这些国外甜品常见的配料。

比如奶油这类,实在是难以结合到中式甜点,即使现场创新,也容易把握不好细节翻车。

尤其是奶油受热后的状态非常难以把控,就算总共两小时时间可以尝试多次,但试错成本太高。

假设闵父想使用中西结合的方式做这道菜,最多只能尝试两三次。

更不用说这个农场田园风,显然是西方乡村的风格,而中式甜点重在精致古朴。

一个照面,闵希心中推演了数个方案,得出的结论,都是不利于闵父的。即便最终能做出来,兴许排名也在稍后。

二人紧张地不由互相握紧了手,在心头不住地为闵父加油。

台下二人的担忧闵父并不知道,他没有在意其他选手开始忙碌起来的气氛。

反而依旧站在原地,思索着题目。

现场导演以及工作人员乃至观众,很快就注意到了这位华夏来的选手。

其他选手都面带信心地快速想到了菜式,紧锣密鼓地准备,唯独这位华夏来的选手,似乎根本不知道要做什么一样,站在那里已经思索了5分钟。

虽然观众素质良好并没有议论声,但闵希能感知到大家看向闵父的视线带着些质疑。

但闵希看向闵父,对方并没有慌乱,反而面色十分镇定,眼神在中式蒸笼和西式烤箱上来回扫视。

又过了五分钟后,闵父终于动了。

只见他先看向张母二人的方向,给二人一个安心的眼神,随后去挑选所需要的食材。

由于放食材的地方距离台下稍远,闵希二人又在第一排不比后上方的观众视野远,只好互相看了一眼。

“你爸应该是有法子了。”

张母肯定是相信闵父的,知道他既然开始动作,就表示心头有数了。

闵希闻言点点头,看回了台上,虽说闵希可以用透视看到闵父选食材以及之后的表现,但她也相信她爸,反而并不那么着急了。

看向其他选手,这些选手各个出自名门,堪称神仙打架。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虽说一开始也有几人发现闵父开场“呆楞”在原地,但这些人似乎并不在意,都面带紧张凝重地做着自己的事。

竞赛区正对面就是评委区,在闵父未动时,皆面露没有意外的神色,即使后来闵父开始动作,几人依旧不太看好。

不过虽然不看好,倒是都挺有礼貌,虽说似乎断定闵父的成绩不会理想,已经提前给人找补,左一个“题目偏西式”右一个“提供的中式厨具不全”,评价算是中肯。

反观她和她妈最先的忐忑,就可以看出他们的判断实属情理之中。

导演组的镜头焦点也都集中在其他选手上。

这些选手有国际着名餐厅的主厨,名厨世家子,上届第六再战,还有师从y国皇室的高徒等,可以说任何一个人的履历都是超过闵父的。

闵希简单地看了看几个选手准备的餐品,心头有了意识。

那位着名餐厅的主厨面上势在必得,最先熬制的是牛扎焦糖,然而比赛刚开始二十分钟不到,对方的第一锅焦糖似乎就熬过头了。

看到锅中微微发黑的褐色焦糖,对方十分果断地重新熬制。

也似乎因为糖浆熬制失败的原因,打乱了原本的烹饪步骤,看起来似乎有些忙乱了。

闵希又看向下一位,这位就比较可惜了,对方是现场最年轻的参赛者,才十八岁的年纪,出身名门世家。

按理来说,对甜点应当是得心应手的,当然对方的表现也确实行云流水,只不过对方似乎犯了个低级错误。

题目中说到的口味有酥软果香以及醇厚。

然而这位选手一开始就挑选了许多水果,从准备的蛋糕胚以及其他食材来看,对方似乎是听错题目了,或者说听漏了更合适些。

显然当宣布到口感时,这位选手就沉浸在思考制作什么甜品中,后头的那些要求食材都没有注意到。

当然,这也是闵希的猜测,或许这位选手是想先做一部分,随后再去挑选食材做接下来的也不一定。

旁边那位名师高徒,也很有信心,看样子是要制作颇具创意的翻糖蛋糕。

翻糖蛋糕可以最直观地表现甜品的风格,不过闵希认为在味道上或许会大打折扣。

从那堪称致死量的糖中,闵希不由移开了眼睛。

其他选手们的动作也比较流畅,看起来除开其中一两位稍显迟疑外,几乎都对自己要完成的作品颇具信心。

闵希一一掠过,随后将目光转回早已挑选好了食材,开始制作的闵父身上。

此时时间已经过去25分钟,将近半小时。

对制作一道甜品来说,假如需要使用烤箱或者烘培类的,那基础时间就需要一个小时以上。

这还是因为有面包机这类不需要手揉以及加快发酵的电器基础上。

节目组并没有规定不使用自己的独家秘方,只要在节目开始前通过食品安全检验,都可以携带非成品的独家秘方。

这其中,就有许多选手带着自己的发酵菌种。

看到几位选手将自带的菌种放入面团中,闵希猜测这几人的作品,应该是通过面包来体现酥和软这两个口感。

也算是个取巧且容易在风味上占据上风的选择。

不过烤面包上闵希了解不多,毕竟在老太太搬到自己之前,家里从不烤面包吃。

而老太太来后,也都是阿姨给烤的,闵父并不做这类西式点心。

不过自家不常吃,她对面包却不陌生。

毕竟当初她刚重生回到这个时空时,还没解锁农场空间,又因在系统升级经常肚饿,时常买许多零食放在空间,其中就有面包。

当然,那些价格不算贵的包装面包,很难体现“酥”这个口感。

而如果是新鲜制作的面包,或许会因为添加的配料能得以表现酥的口感。

但回忆之前于丽燕制作的酥皮类面包,她记得一旦时间久了,面包也会受到空气中水分含量的影响而受潮或发硬。

于丽燕虽然和现场大多数参赛选手不同,但根据对方既往主家皆对其厨艺尤其是西式面点的好评来看,厨艺也起码是中上水准。

所以她认为除非使用化学添加剂保持,否则时间影响口感的这一问题,应该是所有面点都会面临的,和厨艺水准的关系似乎并不大。

而烤一炉面包差不多30分钟左右,假如烤好后时间还剩下许多,评委无法及时品尝,那么酥的效果就大打折扣了。

除非已经算到了出炉后回温的时间,否则仅因为现场的人以及同时使用的厨具所产生的连锁效益,也会加快时间作用于空气湿度的变化。

其中变数太多,如果是闵希,是不会考虑用这个方案的。

虽然即便到时候烤出来即使有影响,却可以忽略不计,但却也在原本的效果上打了折扣,对比赛来说,显然是个遗憾。

并且由于题目是甜点而非主食,像面包这类在西方可以当作主食的,就算是烤制也只能算作品中的部分搭配。

最关键的还是甜这个字。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除开烤制面包的,还有两位备置面糊和奶油,应该是想通过烤蛋糕表现“软”这一口感,以及顺便满足奶油这个食材要求。

如此一来其他的口感以及风格上就需要做配了,这里也能看出那个一开始就果断做翻糖蛋糕的选手的水平。

毕竟对于一道有明确姓名的甜点,只要味道好,就有名次。

但对于一道有要求无明确规定的甜点来说,能达到所有要求就已经能超过大部分人。

而翻糖蛋糕虽然在味道上并不算突出,但可以通过造型直接表现出风格,再通过在蛋糕上点缀其他的元素,比如酥的口感和其他食材,就能满足所有的要求。

最重要的一点是作品满足了完整性,且其他的要求都能占据一定的比例。

这一个考量,是那个疑似听漏了题目的选手所欠缺的。

当要求很多时,有些人会遗忘部分,有些人会更多关注其中几点而忽略其中几点。

但根据闵希的判断,这一题目应该是由所有评委分别出的,假如你忽略部分的要求,那么部分评委的诉求就没能满足,显然无论对评分还是评委观感都不利。

而这位翻糖蛋糕选手,却精准地把握了关键,那就是无论口感和食材都分别是谁的要求,起码甜品和农场田园风,是所有评委都赞同且准备考教的。

而在完整的主题下,平衡地满足其他所有要求,就能一碗水端平,即便拿不到第一,但必然也是靠前的名次。

尤其是现场评委能品尝的口味,但观众和电视机前的大众却无法品尝,这个时候完整度最高以及最美观的翻糖蛋糕,显然实际味道如何对于外界的看法几乎不影响,除非评委特别说明不好吃,否则这位选手是最占优势的。

此人情商极其高,“表面功夫”有时候拿捏到位,已经超过了现场大部分选手。

其他的选手,在闵希看来,主题意识较淡泊,而对其他口感或者食材的要求,又都有各自的侧重点。

假如这个题目不是由一个人出的,或者是由评委全体出的,那么其他选手就得凭运气了。

换位思考,一个没有满足自己要求的选手,第一印象对后续的评分的影响几乎是必然的。

这倒像是节目组刻意布置的陷阱。

回想起这档节目过去从未在第一期比拼过甜点,几乎都是汤品正餐或主食类,而闵父一来,就考量他以往最不擅长的,闵希倒是对节目组有了更多的认识。

虽然没有内定的黑幕,评委的口碑也不错,但有时候只凭赛制以及挖坑,结果大概率也是意料之中的。

闵希将视线看向闵父,她认为,这些坑不会影响到她爸。

毕竟,这段时间闵父已经恶补过西餐的许多知识以及技能,尤其赛前没出国时,闵父就在家做过几道甜点。

而方才他思索的十分钟,极有可能就是在思考风格的问题。

即便闵父没有意识到题目中的陷阱,但他显然不是个顾头不顾尾的选手。

所以闵希认为,就算闵父在口感和食材的侧重上不同,但必然一开始就考虑了主题,作品的完整性不会低。

此时闵希不知道的是,电视台导播厅内,几位导演以及副导演在镜头流转于几位选手后,切换到了闵父的视角。

随后这些人皆面露一丝意外,时间已经过半,其他选手都或多或少节奏加快,然而没想到这个华夏的主厨竟然一丝紧张的神态都没有。

众人不由将视线移到了闵建国的手中,只见在他手中,正拿着勺子用融化的糖浆在案板上画着什么。

其他选手都使用做装饰,或者和牛扎结合,没想到他却将融化在了麦芽糖浆中,并且还打算画糖人?

导演组的人显然误会了,闵父并没有打算做糖画。

他要做的是糖浆篮!

只见他手中快速地勾画着篮子的底部,由于添加了,原本黄褐色晶莹剔透的糖浆,带上了乳白。

让画出来的糖画不仅看起来没有那么脆,还更靠近竹篾的颜色。

闵父快速画好篮子的圆形镂空底部,等彻底干透后拿薄薄的面包刀将其与案板分离开,随后在它的四周又迅速倒上一圈糖浆。

在所有人惊讶的目光中,闵父拿起镂空的底部糖块,而那原本在它周围的一圈滚烫的糖浆,就在闵父的拉动下变形了!

所有人眼前就出现一个如同竹质篮筐一样的半透明篮子!

并且篮子在空气的作用下迅速凝固,泛起了光泽,看起来精巧极了。

现场看到大屏画面的观众,皆因这一手来自华夏的手艺而惊讶连连,就连张母也打趣:

“你爸这是故意在老外面前炫技呢。”

闵希闻言也面露笑意。

原本导演组的镜头会在每个选手前停留5分钟,轮换,然而许是因为方才闵父那一手太过出彩。

节目组的收视以及观感大幅度提升,导演组就暂时没有切换镜头,反正其他选手大多数都变得稍显急躁,而这位华夏选手却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让人不由好奇对方究竟要做什么。

即使这个用糖浆制作的花篮也能算得上满足酥脆以及的要求,那其他部分呢?

随后闵父继续用糖浆给篮子做了个提手,看样子竟和一般的果篮似的。

这时大家才注意到,这位选手的烤箱以及蒸箱里都在蒸烤着东西。

“看来我们错过了精彩的部分!”

大家正在好奇烤箱里和蒸箱里的是什么,闵父就从烤箱里拿出了用杏仁以及面粉黄油烤制的坚实酥皮,看那个形状,竟然就像是个水果的果核一样。

而镜头给它的特写,也证明了其酥却不散,看起来反而有一种硬脆的质地。这一个发现让哪怕是评委组的人都大感意外。

他们原本以为果篮就已经是对方完成的“酥”,没想到对方还准备了别的!

“是牛扎,他在里头加了牛扎。”

看到闵建国竟然趁着热上手给果核塑形,众人才恍然大悟,难怪酥皮会显得坚硬,原来里头加了融化的牛扎,这样以来结合酥皮的质感才会如此。

而因为添加的牛扎不多,所以最终的口感依旧是酥的,却在冷却前拥有塑形的可能。

最终闵父烤好的十个果核形状酥皮,只有六个塑形完整,呈现完美的果核形状且兼具了外观和酥的性质。

大家纷纷猜测华夏主厨要做的是什么。

闵建国在剩下的糖浆中加入碳粉,随后搅动均匀后,糖浆就成了纯黑的颜色,再拿一根筷子蘸起一根结实的“黑线”。

闵希猜测,这个应该就是水果的“果柄”。

闵建国将果柄和筷子部分分开,拿着火枪烧了一两秒后就将融化的部分沾到了果核上。

而等果柄干透后,闵建国就徒手拿着果柄,将果核提了起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